

新疆的水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乌鲁木齐 刘鹏)
笔者居住在新疆,自然对“海水进疆”议题充满关切。从理论上来说,引渤海水入新疆,用以改善新疆大片沙漠和戈壁的生态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从情感上讲,我们也希望影响到内蒙古、甘肃与新疆三省的“海水西调”工程,能像专家设想的那样,成为改良沙漠的最好办法,为中国增加至少18亿亩的耕地面积。然而,这一个从大局上看利国利民的工程,是否有必要,仍然需要谨慎论证。
首先,要考虑的无疑是“海水西调”这个保护与改良生态的工程,会不会最终成为破坏生态的工程?其次,要衡量的是目前工程所需的各项条件是否成熟。“海水西调”是一个几近天方夜谭的设想,其实施,必然要建立在国富民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各项技术(比如海水淡化处理技术)非常成熟且可广泛应用的条件之下。目前而言,国家虽然小富,但民强尚需努力,各项技术支持依然存在难度,那么,这项浩大的工程是不是尚需再等待几年?第三,在我看来也是最有现实意义的必要衡量是,是否应该大力开展其他可替代或暂时性替代“海水西调”思路的研究?比如新疆距离黄河之滨、长江之源均比渤海要近得多,是否可以利用汛期的黄河水和长江水?这既为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减少了威胁,又改善了西部生态,是否比“海水西调”更靠谱一些?最后,要追问的是,新疆等西部省份的水资源利用率是否还有可挖的空间?新疆有伊犁河等河流,流量并不小,是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新疆每年几乎都会发生几次融雪性洪灾,这些洪水是否可以通过工程加以利用?11月5日,也就是120多位专家在新疆开“海水西调”研讨会的当天,新疆普降雨雪,乌鲁木齐市又一次发生城市内涝,导致多处积水,市民出行不便。由此我们不禁要问,每年冬天需要清理的大量积雪,是否可以加以利用,比如集中后用于农田灌溉?
有90%以上的网友认为“海水西调”是一项“贵在折腾”的工程,希望相关专家和新疆等省份,能够重视民意,对“海水西调”工程多一些慎重的权衡。 新疆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