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加拿大人那样旅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袁越)
( 安大略省内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一问,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流传很广的一则关于国人旅游状态的顺口溜。其实这种状态应该叫做“观光”才对,这是旅游的一种初级形式。旅游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度假、探险、生态考察和人文考察等,这些玩法都能让旅游者享受到远比观光更愉快的体验,获得更丰富的收获。作为中国游客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加拿大完全可以提供上述所有这些旅游方式,只要你学会沿着当地人的足迹走,像加拿大人那样旅游。
格雷郡的苹果园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也是很多中国游客来加拿大的第一个落脚点。这个城市本身缺乏令人惊艳的景点,但它附近有个尼亚加拉瀑布,是游客必去之地。正因为如此,那里太过拥挤,多伦多本地人很少去,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后花园,这就是布鲁斯半岛(Bruce Peninsula)。它像一个东西走向的分水岭,将北美五大湖之一的休伦湖(Lake Huron)一分为二。北边的部分面积较小,另有一个名字叫做乔治湾(Georgian Bay)。休伦湖的湖水为布鲁斯半岛带来了湿润的空气和相对温和的气候,因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宝地,也一直是多伦多人的度假胜地。
布鲁斯半岛分为南北两个郡,北边临近乔治湾的是格雷郡(Grey County),首府欧文桑德(Owen Sound)是整个半岛最大的城市,距离多伦多市180公里,开车两小时就可到达。欧文桑德是加拿大著名画家汤姆·汤普森(Tom Thompson)的老家,他是加拿大“七人画派”的代表人物,因为长相英俊而又离奇地英年早逝,一直是加拿大人热衷于谈论的对象。但大部分中国人肯定对另一个欧文桑德人更感兴趣,他就是白求恩。白求恩在这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他的古怪性格就是在这里养成的。有趣的是,白求恩可以说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但他甚至在欧文桑德也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也有不少老人知道他,因为他不但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更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好医生,他发明的很多野外外科手术器械至今仍在使用。
欧文桑德只有2万多居民,却共享着一座总面积高达40公顷(1公顷等于15亩)的公园。这块地是加拿大富翁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于1875年买下来的,他只稍微做了修整,一直保持了这块地原始的样子。他死后家人将其捐给政府,条件是永久对市民免费开放,不得挪作他用。
( 安大略省南瓜节上用稻草做成的迷宫 )
公园里有几条小溪,水流湍急。10月正是三文鱼洄游的季节,一群群尺把长的肥鱼逆流而上,不时溅起一片浪花,场面颇为壮观,吸引了不少市民。加拿大政府为保护野生鱼类,制定了严格法律,严谨捕捞洄游鱼种,娱乐性的捕鱼活动则需要申请许可证,捕到的鱼必须当场放生。事实上,整个五大湖区全都禁止商业捕鱼,在通向湖区的河流上建坝也必须在旁边修一条“之”字形河道专供洄游鱼类使用。这些措施保护了北美的江河鱼种,既维护了生态平衡,同时又使得钓鱼成为一项在北美普及度很高的休闲活动。夏天的“飞钓”和冬天的“冰钓”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和钓鱼爱好者,这些商业活动产生的价值远比鱼肉本身要高得多。
离开欧文桑德向西进发,眼前很快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森林,这里松柏和杉树这类常绿树种的比例较高,枫树太少,很难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路边还有不少平整的农地,但以草场为多,庄稼地并不常见。格雷郡的气候特别适合种水果,欧洲移民早在1846年就开始在这里种苹果了,乔治湾苹果和苹果派一直是加拿大人最喜爱的苹果品牌。但是,加拿大超市里供应的苹果酱和苹果汁居然全都来自中国,这是怎么回事呢?要想知道答案,就必须去当地的苹果园实地考察一番。
( 格雷郡最大的苹果园由麦克、玛丽夫妇经营 )
格雷郡最大的苹果园是由麦克和玛丽(Mike & Mary Lynn)夫妇共同经营的,夫妇俩一共种了300英亩苹果,其中125英亩是祖上传下来的土地,其余是租种的(1英亩约等于6亩)。10月正值苹果收获季节,果园里到处飘扬着苹果的香味。这是一种名叫“红王子”的新型苹果,不是当地的传统品种,但这种苹果产量高,味道好,两人几年前忍痛将原有的果树砍掉,改种“红王子”,好不容易等到果树成熟了,却赶上了暖冬。今年4月份时气温就曾上升到25℃,苹果树的花期比往年提前了3周。谁知高温过后又来了一次霜冻,花掉了不少,所以苹果密度不如往年。好在剩下的苹果个头大,算是部分地弥补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
可是,如果你就此认为气候变化没有危害,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加拿大种苹果的成本太高,苹果园不能只靠卖苹果为生,必须多种经营,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额外收入就是城里人付费采摘。麦克和玛丽的苹果园甚至还专门建成了一座乡土生活教育基地,饲养了很多家禽家畜让城里孩子玩。当地旅游部门为了鼓励这种行为,甚至专门出版了一张“苹果旅游图”,并开辟了一条旅游专线。但问题在于,加拿大本地人都习惯在感恩节假期来摘苹果,通常情况下,当地苹果也都在这个假期成熟,但今年的苹果比往年早成熟3周,感恩节还没来苹果就都掉下来了。掉下来的苹果只能做苹果酱,利润很低。
( 蒙特利尔山上的游客 )
那么,为什么不赶紧把掉在地下的苹果捡起来呢?因为没人捡。事实上,这就是加拿大苹果园经营成本如此之高的根本原因。苹果好种不好摘,加拿大全国人口不到3300万,劳动力严重短缺,加拿大政府出于各种考虑,垄断了外国劳动力市场,要求外籍劳工必须与加拿大人同工同酬。这家苹果园通过政府招募了不少来自墨西哥和牙买加的工人,每人每天工资至少100加元,还要为他们提供住处和国际交通费,成本算下来比雇用本地工人高多了,这就是为什么产自加拿大本地的苹果产品竞争不过来自中国的对手的原因。
食品的长途运输消耗了大量化石能源,对环境很不友好,因此加拿大正掀起一股新的风潮,叫做“100英里食品运动”(100 Mile Diet),只吃产自离家100英里范围内的农产品。格雷郡的农场主们积极参与了这项运动,比如麦克和玛丽夫妇就与附近很多家农场达成了农产品交换协议,用自己的苹果换对方产的粮食和蔬菜。他们还呼吁政府强制超市在食品包装外贴上产地标签,鼓励加拿大消费者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 蒙特利尔菜市场内卖花菜的老人 )
加拿大人强烈的环保意识正在从各个方面影响加国的政治和经济政策。
布鲁斯步道
( 魁北克城是一个完全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城市,也是北美最像法国的城市 )
多伦多所在的安大略省是个名副其实的瀑布省,省内不但有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瀑布,还有众多中小型瀑布。周末驾车游瀑布是安大略人的一项传统休闲活动,安省旅游局为此专门开设了瀑布游线路,吸引了众多观光客。
安大略瀑布的特点是落差不大但水量丰沛,这是因为安大略瀑布的落差不是由地质活动造成的,而是由冰川侵蚀而成。这块地方在4.5亿年前还是一片海洋,海洋生物的尸体沉在海底,再经过多年的高压和化学反应,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三明治。“三明治”的下层主要是泥板岩(Shale,也叫页岩),上层则是白云岩(Dolostone)。泥板岩比较柔软,而白云岩本质上就是一种含镁的石灰岩,非常坚硬。在冰川的侵蚀下,这种不稳定的地质结构发生了断裂,形成了一条漫长的断裂带,这就是著名的尼亚加拉断崖(Niagara Escarpment)。这断崖从安大略湖南岸纽约州开始,穿过尼亚加拉瀑布,一路北上到达布鲁斯半岛尖端,然后沉入休伦湖中,再从布鲁斯半岛对面的马尼图林重新出现,沿密歇根湖北岸然后向南,终止于美国密歇根州。
尼亚加拉断崖的地质结构“头重脚轻”,很容易形成外悬绝壁,不但视觉效果奇特,而且攀爬不易,是徒步爱好者的乐园。上世纪60年代,喜爱户外运动的加拿大人沿着尼亚加拉断崖修建了一条徒步步道,东起尼亚加拉瀑布,西至布鲁斯半岛的最西端,取名“布鲁斯步道”(Bruce Trail)。这是加拿大人最喜欢的一条步道,总长度约850公里,部分路段难度很大,即使那些富有经验的高手走完全程也至少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此到目前为止仅有2300多人完成了这一壮举。
不过,这条步道的大部分地段都是修整过的林间小道,难度不高,而且景色优美,空气新鲜,适合各种年龄的人使用。据统计,每年有50万加拿大人来这里走上一段,步道的使用率极高。虽然如此,这条步道保护得很好,路两边见不到任何垃圾。这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人环保意识较高,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良好的维护。
布鲁斯步道的维护全部由民间组织负责,政府不管。比如,格雷郡境内的沃特斯瀑布(Walters Falls)附近有一段长达175公里的步道,维护者就是一个完全由当地志愿者组成的环保组织。该组织的领头人名叫罗纳德·萨瓦奇(Ronald Savage),是加拿大国家广播电台的工程师。他管理着50名不拿工资的志愿者,负责定期清理垃圾和树枝,保证步道畅通。志愿者们还负责在步道上做记号,就像当年杨子荣在林海雪原里做的那样,每隔几米在树干上画一个白色方块,防止游客迷路。
这段175公里的步道属于加拿大政府,易于管理。但加拿大的土地大都是私有的,整条布鲁斯步道大约有一半需要穿过这些私人领地,步道的管理者和地主们达成了口头协定,允许游客自由使用。但有时某块地易主,新主人如果不认可这个协议,就只能改道,这就是这些年布鲁斯步道的总长度一直在增加的原因。萨瓦奇等人正在设法向企业募捐,争取把整条步道的所有权都从私人手里买下来,然后捐给国家,供全体居民免费使用。
顺着布鲁斯步道一直往西走,可以一直走到布鲁斯半岛的顶端。这里三面环湖,休伦湖和乔治湾的湖水在阳光下呈现出热带海洋才有的浅蓝色,像潮汐一般有节奏地冲击着怪石嶙峋的海岸。当年法国殖民者把这里叫做“甜水海”,加拿大人则习惯叫它“穷人的加勒比海”,是当地人夏天的度假胜地。
如果在这块地方发展房地产的话,可以盖很多“海景房”,可加拿大政府为了保护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把整个布鲁斯半岛的尖端都买了下来,建成了一座国家公园。公园里除了少量公共厕所和步道外,看不到任何人类存在的痕迹。茂密的森林至少有120年没被砍伐过,林下生长着很多奇异的蘑菇,甚至还能看到通常只在热带才能见到的兰花。这片森林里还生活着松鼠、狼和响尾蛇等许多野生动物,甚至北美黑熊也是这里的常客。事实上,这种北美特有的哺乳动物通常只在更北边的原始森林里活动,布鲁斯半岛是纬度最低的黑熊栖息地之一。
这座公园雇用了数名生态学家担任向导,斯考特·居里(Scott Currie)就是其中之一。据他介绍,整个公园坐落在一块古老的珊瑚礁上,随便从地下捡起一块石头都有可能是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因为湖水侵蚀,湖岸全都是直上直下的外悬绝壁,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很难攀爬,因此很多古老的树种得以保存下来。科学家们在绝壁上发现过1800年树龄的西洋杉,严酷的环境减缓了它们的生长速度,个头都极为矮小,必须放在显微镜下才能数清年轮。这些西洋杉的科研价值极高,是研究古代环境与气候变化的珍贵材料。
这块地方的自然环境实在是太珍贵了,加拿大政府干脆连附近的水域都买了下来,建成了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个水域国家公园,取名“五英寻国家海洋公园”(Fathom Five National Marine Park)。之所以叫“国家海洋公园”,大概是因为休伦湖面积太大了,看上去和海洋没有区别。事实上,因为北美河流水量大,万吨远洋巨轮可以直接开进五大湖,加拿大人完全可以把这里当做海港来使用。
休伦湖水水质极佳,站在岸上可以清楚地看见几米深的湖底。虽然没有珊瑚礁,但休伦湖仍然是潜水的好地方,因为这里有很多沉船,游客可以像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那样戴着氧气瓶进入船舱,体验海底考古的乐趣。最有名的沉船是一艘沉于1856年的运煤船,船长40米,距离水面不到3米,坐在船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沉船甲板上的铆钉,很有意思。
这两座国家公园夏天游客很多,但暑假一结束游客就少了,从10月份开始这里几乎见不到人,对于那些喜欢和大自然单独待上一段时间的外国游客来说,秋季是最佳的游览时间。当然,如果你喜欢热闹,也可以去埃尔金港镇(Port Elgin),这个小镇每年10月份的第一个周末都要举办一次为期两天的南瓜节(Pumpkinfest)。这个节说白了就是附近农民的一次狂欢,有美食,有游戏,有表演,每年都能吸引超过5万人次前来参加,场面相当热闹。
这个南瓜节最能表现北美人民风俗习惯的保留节目有两个,一个是老爷车展,另一个是南瓜大赛。老爷车展上展出的汽车都是附近老百姓自己开过来的,参展者不图名利,以车会友,显示出汽车文化在北美的深厚传统。南瓜大赛只比重量,获胜者可以获得5000加元的奖金,竞争性极强,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今年是参展南瓜最多的年份,30多只超过1000磅(1磅约等于0.9斤)重的大南瓜被种植者用卡车运来参赛。种这种特型南瓜依靠的是传统育种和精心培育,尤其需要多浇水。要知道,这些南瓜在生长的鼎盛时期每天增重50磅!
种南瓜比赛在北美农民当中非常流行,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是一位美国农民,成绩是1725磅。埃尔金港镇的纪录是一位名叫菲尔·亨特(Phil Hunt)的本地农民去年创造的,他的成绩是1678磅,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三好成绩。可惜亨特今年种的南瓜成绩不佳,只有1119磅,但他种出了一只重达222.4磅的西瓜,获得了西瓜比赛的冠军。
今年的南瓜大赛冠军被一位11岁小姑娘夺走了,成绩为1618.2磅。她和父亲来自魁北克省,这也是我们这趟旅行的最后一站。
加拿大的巴黎
“请大家坐在座位上耐心等待,开舱门的工作人员还没来呢。”飞机停稳后,驾驶员先用法语,再用英语发出了上述通知,惹得全机舱人大笑起来。“蒙特利尔真的到了!”一位乘客笑着叹了口气。
加拿大人如果想出趟远门,体验一下异族文化,可又不想花太多钱,会去哪里旅游呢?答案是魁北克省。这是加拿大的法语省,无论是语言、建筑风格还是居民的精神气质都更像法国,和北美其他地方存在很大的差异。蒙特利尔是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北美唯一的双语大都市。这个城市的主体部分坐落在一个岛上,岛的南边就是著名的劳伦斯河。蒙特利尔市中心高楼林立,每幢楼都很有设计感,不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著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成名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蒙特利尔是世界闻名的商业中心,北美的购物狂人们如果不想飞巴黎,最好的选择就是蒙特利尔。该市甚至还建造了一个长达33公里的地下商业街,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另一个城市来看待。中国游客也许更喜欢去劳伦斯河南岸的新区,1967年世界博览会和1976年的夏季奥运会都是在这里举办的,主要建筑至今仍然保留完好并继续使用,只是有些建筑改变了用途,比如世博会的美国馆和奥运会的自行车馆如今都变成了生态馆。
当年蒙特利尔世博会的口号是“人类与世界”(Man and His World),其标志是一座由钢铁制成的雕塑。不少人误以为这是蒙特利尔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现代化成果,其实事实正相反,这句口号来自一本1939年出版的小说《风、沙和星星》,作者反思了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与周遭世界和谐共存的愿望。正是那次世博会之后,蒙特利尔人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如今蒙特利尔随处可见自行车道,自行车租车点遍布全城,这在北美大城市当中是非常罕见的。
类似这样的误会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比如蒙特利尔老城至今保留着很多老式公寓,大都为3层楼房,2楼有露天的梯子直通街道。中文导游说,这是因为加拿大人看重个人隐私,才为每家每户都专门设了一个梯子。但事实与此正相反,因为当年蒙特利尔是一个天主教气氛浓厚的城市,而天主教对信徒的日常生活有很多严格的规定,建造这些露天楼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邻居们互相监督,防止有人偷情。后来居民们发现露天楼梯很不方便,下雪时很容易摔跤,这种建筑风格才被迫终止。
蒙特利尔有很多这样的历史小故事,位于市中心的费尔蒙特·伊丽莎白女王酒店(Fairmont The Queen Elizabeth Hotel)肯定是故事最多的地方。这座酒店建于1958年,被公认为是蒙特利尔市最豪华的酒店。在此下榻过的名人不计其数,留下了很多奇闻逸事,其中最有趣的一个故事发生在1969年。那年3月20日,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的主唱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结婚,两人在阿姆斯特丹度了一个另类蜜月,取名“床上静坐”(Bed-In)。其实这就是一次行为艺术,两人一个星期不下床,在床上接受记者采访,宣传反战思想。
之后列侬想在北美再搞一次,但美国因为毒品问题不让他入境,不得已只好选择了蒙特利尔市。1969年5月24日,列侬夫妇俩带着一大帮随从在没有事先预订的情况下突然来到这家酒店,住进了1742号房间。列侬叫人把客厅里的家具全部扔了出来,把卧室的床垫搬到客厅,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床上静坐”。那段时间两人平均每天接待1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以及数以百计的疯狂“粉丝”,把整个酒店搞得乌烟瘴气。酒店至今保存着当时保安人员记的工作日记,详细记述了那个疯狂年代真实的样子。
列侬的“粉丝”当中有一位来自多伦多的犹太教牧师,他随口说了一句“请给和平一次机会”(Please give peace a chance),列侬听到后灵感大发,就在这间房间里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歌曲《给和平一次机会》,并临时找来几个乐手,在客厅里录了音。此歌迅速被苹果唱片公司制成单曲唱片出版,成为那个年代的反战圣歌,为列侬的这次行为艺术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酒店却没法满意,因为列侬身上一分钱都没有带!酒店老板只好把账单寄给了苹果公司,几个月后终于收到了唱片公司寄来的一张价值10万美元的支票,这笔钱相当于现在的55万美元!看来行为艺术也不是谁都能搞的。
如今这间房间成了酒店一景,要想在这间房间住一晚上需要付出800加元,酒店会免费赠送给你一本画册和一张唱片。
如果你对蒙特利尔仍不满意,还想寻找更加具有法国味道的城市,那只要再坐3个小时的火车就可以到达魁北克城(Quebec City)。这是一个完全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城市,也是北美最像法国的城市。这个小城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位于市中心的“城堡旅馆”(Fairmont Le Chateau Frontenac),在这里住过的世界名人就更多了。最值得一提的事件还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计划就是在这里起草的。
这两件事体现了加拿大最独特的地方。这个国家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偏安一隅,一直保持中立,不愿出头,避免和任何国家走得太近,因此加拿大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和动乱,加拿大人也一直满足于安安静静地过着自己的太平日子。去这样的国家旅游,目的就是抛开人世间的一切烦恼,找个机会和大自然独处一段时间,静静地看看风景,想想心事。■ 加拿大人旅游加拿大历史苹果蒙特利尔那样布鲁斯加拿大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