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迟到的涨价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供求关系永远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纺织品市场迅速回暖,带动了对棉花的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889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356.52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532.26亿美元,增速分别为32%和16%,出口金额已经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内销市场同样旺盛,上半年我国的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达2754亿元,同比增长24%。

但在需求回暖之际,棉花的供给量从2008年至今连续3年减少。统计资料显示,我国2008年棉花种植面积576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全年棉花产量750万吨,比上年减产1.6%;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495万公顷,减少80万公顷,全年棉花产量640万吨,比上年减产14.6%。今年的种植面积与去年持平,但是由于上半年的灾害天气频发,影响了今年的棉花产量。从我国棉花产量看,去年大幅减产将近15%,其实就已经为棉花价格上涨埋下了伏笔,只不过当时金融危机还没有退潮,市场需求还较为疲软,所以2009年并没有显现出供需矛盾,而今年经济复苏之后,供需矛盾终于爆发出来。

在棉花价格创出新高后,9月底,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召开紧急会议,提出将采取包括加大抛储力度、保证新棉运输、增加进口、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在内的多种举措对下一步的棉价进行调控。今年8月份开始,中储棉已经在两个月内向市场投放了60万吨储备粮以平抑棉价,但收效甚微。今年9月底,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再次投放40万吨国储棉,但在300万吨的供需缺口面前,100万吨的国储棉也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七部委的紧急会议计划通过增加进口来缓解压力,但在国际市场上的规律是,只要中国开始大量进口某一种商品,立即会刺激价格大幅上涨,目前国际棉价已经接近历史高位。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也是远水难解近渴,而且在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中,扩大种植面积的难度可想而知。在今年的新棉上市后,供需紧张的局面或许会得到缓解。不仅是棉花,无论是此前涨价的绿豆还是主粮都面临类似的困境。

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也给相关上市公司带了机会和风险。遭受打击的自然是纺织服装类企业,这些公司一直面临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风险,如今还要承担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可谓祸不单行。A股市场上从事纺织的上市公司有鲁泰A(000726)、华孚色纺(002042)和联发股份(002394),家纺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罗莱家纺(002293)、富安娜(002327)和梦洁家纺(002397)3家公司,服装类的主要有雅戈尔(600177)、报喜鸟(002154)、七匹狼(002029)、美邦服饰(002269)等,这些公司如果不能将成本压力向下游转移,其盈利空间将会被极大挤占。

棉花涨价的受益者自然是从事棉花种植的公司,A股市场的两大棉花上市公司是新赛股份(600540)和新农开发(600359),这两家公司都位于我国棉花基地新疆,在国家七部委联合召开棉花会议的当天,这两家公司一起封住涨停。从历史业绩来看,新赛股份和新农开发都较为一般,这也基本体现了过去几年我国棉花产业的现状。

新赛股份(600540)今年一季度曾经有过不错的业绩表现,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5%和222%,良好的业绩也引来了华夏大盘基金等机构的进驻,不过随后的中期业绩却让人大跌眼镜,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73%,并且由盈转亏。单从第二季度看,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62%和1119%,和一季度环比下降71%和233%。为何在棉花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反而业绩大降?新赛股份的解释是:公司棉纺产品及棉花产品虽因价格持续稳步上涨,但不能足以弥补食用油等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食用油等产品因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引致存货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产品未实现销售,且造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因素所致。

从公司业务结构来看,食用油收入仅有3000多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5%,如果只是食用油业务销售业绩下滑还不足以对整体业绩带来如此大的影响,更多的原因在于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计提了2900多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这是上半年亏损207万元的主要原因。一次性大规模计提后,有利于公司轻装上阵,为将来的业绩打好基础。随着棉花价格在近期加速上涨,三季度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另外,公司还充分利用新疆当地的资源优势,投资风电以及煤炭、煤化工行业,将来或许也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和新赛股份略有不同的是,新农开发(600359)除了棉花种植外,更多的业务还在于生产制造棉浆粕。所以,如果仅仅是从棉花涨价的因素来考虑,新农股份的受益程度不如新赛股份。或许是因为前几年我国棉花产业的不景气,新农开发和新赛股份一样,都有同样的多元化冲动,试图在棉花产业之外寻求更多的利润点。相比之下,新农开发的多元化可能更为彻底,公司除了棉花产业之外,还有甘草、牛奶和房地产等,甚至一度希望从棉花企业转型至矿业公司。今年1月份,公司控股股东计划用新疆库车县榆树岭煤矿100%股权置换上市公司旗下的3个农场,不过由于种种因素,当时的资产置换计划并未成行,不排除将来有重启的可能。公司虽然现在业绩一般,股指也不便宜,不过在棉花涨价和资产注入的双重预期下,还是值得给予关注。

农业股永远要面对自然灾害风险,今年8月中旬,新农开发公告称,公司下属南口农场遭遇和田河洪水冲击,初步统计受灾棉田面积约2万余亩,部分房屋和农业设施受损,预计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000万元。公司去年一年收入为20亿元,净利润为6000多万元,5000万元的经济损失对公司不是个小数字。

除了两家业绩一般的棉花股,还有一类公司值得关注,那就是生产棉花替代品的公司,目前国内的棉纺原料除了60%使用棉花之外,还有40%使用涤纶和粘胶纤维。A股市场粘胶类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乡化纤(000949)、山东海龙(000677)和澳洋科技(002172)等,涤纶类公司主要有江南高纤(600527)和海利得(002206)等。

新乡化纤(000949)是我国粘胶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粘胶长丝产能6万吨/年,为亚洲第一。受益于行业复苏,上半年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3%和935%,净利润收入远远超过收入增幅,原因在于公司主导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所致。公司募集资金项目在今年9月底刚刚投产,2011年建成投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4亿元,新增利润1.1亿元,不过,粘胶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而且周期性极强的行业,公司在现有规模上继续扩大产能,未来还是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山东海龙(000677)上半年的收入增长48%,但是净利润反而下降32%,主要原因在于主导产品胶短纤价格涨幅不如原材料棉短绒,但是下半年粘胶短纤价格也开始出现快速上涨,以山东海龙为代表的公司已经纷纷提高产品报价,二季度的亏损应该已是盈利底部。澳洋科技上半年的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141%和1947%,业绩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的产能释放,作为一家中小板公司,澳洋科技表现出了比山东海龙更好的成长性,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50%~100%。

江南高纤(600527)是国内最大的涤纶毛条生产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公司计划在保持涤纶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成为复合短纤维行业新龙头。公司的看点主要在于产能扩张带来的高成长,目前的涤纶毛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新增的复合短纤维生产线投产之后,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公司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用口罩和婴儿纸尿裤,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海利得的看点在于新项目不断投产,具有成为世界级涤纶工业长丝龙头地位的潜力,今年6月份,欧盟对我的聚酯高强力纱做出反倾销初裁结果,初步裁定公司反倾销税率为0%,即欧盟进口商从本公司采购聚酯高强力纱(涤纶工业长丝)产品将不被征收反倾销税,而国内其他工业丝企业将征收7.7%~9.3%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这对于公司开拓欧洲市场大有好处。虽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下降9%,不过其中很大因素是受到欧元贬值的影响,长期发展还是值得期待。■ 投资新农开发新赛股份棉花价格棉花涨价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