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看好自主招生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江苏盐城 王淦昌)

作为一位高三语文教师,我曾力挺大学自主招生。但这几年的观察,终于对这一原本充满生机的新模式完全失望

我的失望首先是,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除少数名牌高校在数理化生物信息奥林匹克竞赛的国家级赛场上与个别成绩冒尖的选手签下预录取通知书(即现场“掐尖”)和北京大学去年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优秀学生”这项举措外,其余70余所高校的自主招生基本上都是采用了“笔试加面试”这一沿用了多年的老模式。这等于在每年6月的高考之外又给学生加上了一次乃至多次考试。为此,许多学校在按课程计划正常开课之外,又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了“自主招生辅导”这门新课程,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时间基本上都集中在每年的元旦前后,有些学生为求稳妥报考了多所学校,一到自主招生考试时节,便南下北上全线出击,学生身心俱疲不说,许多中学高三班级里的学生稀稀落落,让你上课不是,不上也不是,教学秩序因之受到严重干扰。

其次是损害了教育公平。许多高校只选拔重点中学学生,而将更多的普通中学学生拒之门外。我就不懂,难道只有重点中学里才出得了人才而普通中学里就一片贫瘠?2007年江苏高考状元就出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乡镇中学,当时成绩甫一揭晓各大名校还不一样追捧之至?更为严重的是,我耳闻目睹过多起托关系跑要参考指标、花重金请面试教授“考前辅导”、走高校内部上层路线寻求高等级优惠等诸多有碍招生公平的事情。甚至还有个别高校在考生未能达到录取线的情况下,上调早已公示过的某一考生的优惠等级以达到将其录取的目的。这类大大小小的自主招生工作中的不检点甚至腐败的行为,势必会将自主招生带进死胡同,让更多的没有权势、缺少门路的学生、家长对其失去信心。

再有一点,中国的自主招生仅仅是一场名校的盛宴、优生的游戏,更多的普通高校、更多的中低层次的考生均被拒之门外,得不到参与的机会。如果自主招生仍以今天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我真的是看不到太大的希望。其实西方那些教育发达国家已有不少先进的招生经验可资借鉴,我们又何必一味沉湎于“中国特色”? 看好升学考试大学高考大学招生自主自主招生不再招生

上一篇: 天上的废品
下一篇: 安全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