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时代的煤炭股
作者:谢九(文 / 谢九)
市场对煤炭股的悲观主要来自以下因素。从长期看,在低碳时代,我国大力推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将来中国经济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需求比例会随之下降,煤炭行业的黄金时代或许已经过去。短期看,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尚不明朗,如果进一步升级导致经济减速,将会导致钢铁、电力等用煤大户的需求萎缩,煤炭价格还有下跌的风险。今年下半年以来的煤炭价格一直较为疲软,正是此前调控政策带来的影响。
担忧自然不无道理,不过,对于低碳经济将终结煤炭黄金时代的说法,毕竟还为时过早。新能源在我国还刚刚起步,即使将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能够迅速成长,也最多只能成为传统能源的补充。按照有关新能源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将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去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约为10%,10年间上升5个百分点,对于传统能源的冲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占比约为69%,初步计划在2020年降至60%,10年内不到10个点的降幅,显然并不意味着煤炭主导地位的终结。另外,消费比例的下降也并不等同于绝对消费量的下降,因为随着我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也随之上升,2006~2009年,我国的煤炭消费量从23.9亿吨上升至30.2亿吨,这3年间我国的煤炭消费比例没有太大变化,但煤炭消费总量上升了26%。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比94%,石油和天然气只有6%,这样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煤炭消费大国地位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影响未来煤炭消费量的因素非常复杂,新能源带来的冲击只是其中一项。目前煤炭价格低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影响,出于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担忧,国际油价长时间在80美元以下的低位徘徊,而煤炭价格一直和油价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油价的疲软也制约了煤炭价格。随着将来美国经济复苏,或者美元持续贬值,国际油价将会走出低谷,煤炭价格也会随着反弹。另外,如果油价反弹至一定高度,比如100美元以上,还将刺激煤化工行业的再度活跃,从而对煤炭形成新的需求,所谓煤化工,也就是通过炼制相对廉价的煤炭,实现对石油石化产品的替代。前两年国际油价从100美元飙升至150美元之时,煤化工行业也一度非常繁荣,成为另外一个用煤大户。所以,油价的上涨对于煤炭价格将会形成多重刺激,而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将是触发这些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从国内市场看,今年下半年煤炭价格的低迷主要来自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我国煤炭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火电、钢铁、水泥和化工行业。房地产增速放缓对于煤炭行业的直接冲击在于减少了钢铁和水泥的需求,而间接冲击在于房地产增速放缓导致经济减速,电力和其他行业也将减少对于煤炭的需求,这也是煤炭行业的强周期特征所在。对于房地产调控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近期国家有关方面对保障性住房的高度重视,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压力,今年5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各地方政府签订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要求,2010年全国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58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住房保障工作将成为地方政府的年度考核和问责内容。今年9月底,针对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快慢不一的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9月底前必须全部开工,年末建成或基本建成的要达到60%以上。如果未来政府不再出台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转而将重点放到保障房的建设上,将不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太大的冲击,对于煤炭行业而言,下游的市场需求也将得到足够的保证。
9月中旬,花旗银行在一份报告指出,国内五大发电集团相关代表已向国家发改委提议,拟提高河北、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甘肃和海南7个省份燃煤电厂上网电价,上调15~25元/兆瓦时,并将燃气电厂上网电价统一上调30元/兆瓦时,该电价调整方案如果得到国务院批准,有可能在10月生效。如果传言属实,煤炭行业也将从中获益,因为为了控制通胀,以及减轻电力企业的成本压力,国家发改委对于煤炭价格一直保持一定力度的行政干预。比如今年6月份,“发改委”就要求煤炭企业保持价格稳定。如果电力价格能够上调,也将释放煤炭价格的上行空间。不过,电价上调多年来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通胀预期面前,电价上调始终难以成行,未知此次传闻的可信度有多少。
与电价上调相比,通货膨胀对于煤炭股的刺激应该更加强烈。从历史经验看,A股市场抵御通货膨胀最有力的两大板块是黄金和煤炭股,在通货膨胀程度较高的时候,这两大板块通常表现较好。黄金价格最近屡创历史新高,黄金股虽然近期涨幅不大,但也大多在高位徘徊,比如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等,黄金价格屡创新高之后存在回落风险,投资者大多不敢继续追高,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股价相对较低的煤炭股可能更容易受到追捧。今年8月份的CPI同比上涨3.5%,创下22个月以来的新高,虽然存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翘尾因素,但新增涨价因素同样迅猛。虽然短期内CPI的走势还会有所反复,但从长期看,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通货膨胀基本上已是长期趋势。随着将来通胀压力日渐显现,煤炭股的抗通胀能力将会再次被市场挖掘。
从煤炭供需看,尽管房地产调控和新能源等因素导致煤炭需求出现一定萎缩,但煤炭的供给层面同样偏紧。出于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的需求,国内对于煤炭资源整合的力度日渐加强,按照要求,2010年全国计划关闭小煤矿1539处,淘汰落后产能1.2167亿吨。截至9月中旬,全国已关闭小煤矿1259个,淘汰落后产能1.1296亿吨。以产煤大省山西省为例,2009年,煤矿数量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2010年,山西省的资源整合将继续进行,煤矿产能门槛提高到300万吨,煤矿数量也将进一步缩减。煤炭供给偏紧不仅存在于产量减少,而且还存在于长期紧张的铁路运输能力,尽管我国近年来大规模投入铁路建设,但煤炭运输瓶颈始终没能得到有效缓解。
一方面是对小煤矿的关停,一方面是大中型煤炭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8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和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重整,一方面减少了市场供给,有利于煤炭价格上行;同时随着煤炭企业向少数大集团集中,煤炭企业的议价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在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中,可能会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投资机会,比如一些可能存在大股东资产注入的煤企。从A股30多家煤炭上市公司看,具有大股东资产注入概念的主要有郑州煤电(600121)、国阳新能(600348)、大同煤业(601001)和国投新集(601918)等。
在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第二天,郑州煤电的股价封住涨停,原因就在于资产整合预期。河南省计划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企,郑州煤电的大股东郑煤集团是有力竞争者之一,郑州煤电现有可开采煤炭资源已经非常有限,而大股东现有煤炭资源是上市公司的4倍,资产整合空间巨大。早在2008年,公司就已经有过整合计划但最终放弃,时隔两年后,市场期待能够有第二次成功整合。国阳新能的大股东是阳泉煤业集团,山西省计划2015年之前实现5大煤炭集团整体上市,而阳泉煤业集团也有过注资承诺。大同煤业的大股东同煤集团也是国内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承诺在2014年之前,通过资产注入使其成为旗下唯一的煤炭采选业务主体。今年8月份,公司以将近22亿元收购集团的燕子山矿,可以视为整体上市的第一步。国投新集的大股东是国家开发公司,具备央企概念,国家开发公司在A股市场有国投电力、国投中鲁和国投新集等上市公司,公司计划首先整合划分旗下不同的板块资产,分别实现上市,最终实现整体上市,国投新集是其煤炭板块的唯一上市公司。■ 投资煤炭电费能源煤炭能源时代发改委煤炭国投新集低碳煤炭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