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亚特的“二进宫”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尚进)
( 菲亚特Bravo )
菲亚特又回来了。9月底的长沙依旧炎热,在与广汽集团宣布合资后,菲亚特品牌又杀了回来,并且以广汽集团长沙生产基地为坐标,制定了一份战略意味十足的计划。此时距离菲亚特和南汽集团关停南京菲亚特的合资项目,已经过去了3年多,甚至距离南京菲亚特合资公司成立也已经过去了11年。作为中国私人汽车消费早期为数不多的合资品牌,南京菲亚特的帕里奥和西耶那,曾经在2005年以前是为数不多10万元以下的家庭轿车选择,尽管7年多合资期累计销量只有15万辆,可菲亚特作为当时并不多的合资品牌,在小型车市场树立了根深蒂固的位置。菲亚特这次重返中国市场,选择了财大气粗的广汽集团,可毕竟错过了2006年以来中国车市持续的井喷期。按照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显聪公布的第一期14万辆产能计划,2012年全面国产化的广汽菲亚特,至多只能占据中国车市1%的份额,这根本无法与动辄年产百万辆新车的大众和丰田相比较。
更值得推敲的是,菲亚特品牌重新杀回中国市场,是否能顺利地实现“二进宫”?要知道克莱斯勒在北京吉普项目失败后,依靠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期的全球战略机会,重返中国市场,可却一直处于边缘状态。而标致从广汽到东风的“二进宫”,更多依赖与标致同属PSA集团的雪铁龙搭配,借助与雪铁龙共享零部件资源,才勉强站稳了脚跟。而菲亚特在南京只剩下了依维柯等相近血缘车型,选择广汽集团作为重新合资方,并且将重返中国的生产基地设在长沙,充分说明了菲亚特再次杀回中国市场的难度。
其实,广汽集团与菲亚特之间的合作,不仅始于广汽集团收购位于长沙的长丰集团,从广汽集团自主品牌传祺车型采用阿尔法·罗密欧166的生产平台,并且照搬阿尔法·罗密欧那台2.0升排气量的发动机起,菲亚特就已经在一步步为重返中国市场布局了。而更深层次的背景在于菲亚特2009年6月对克莱斯勒的全面收购,从规模上计算,菲亚特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制造公司。尽管菲亚特品牌和克莱斯勒品牌之间的产品线整合计划要在2010年底才启动,但是菲亚特首席执行官赛吉奥·马奇奥尼早已经迫不及待了,今年4月,兼任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的马奇奥尼已经决定分拆菲亚特汽车和非汽车业务,并且参照雷诺和日产的持股联盟模式,充分利用克莱斯勒在SUV等大尺寸车型上的优势,以及克莱斯勒在北美市场已有经销商渠道,将菲亚特带入北美市场。这从今年初底特律车展上菲亚特高调展出袖珍的菲亚特500车型,就足以看出意大利人走出欧洲的野心。
面对如此急切扩张的菲亚特,谁也无法想到早在2002年底,菲亚特集团曾经面临过一次净负债66亿欧元的财政危机。也正是早早经历财务风险,让菲亚特躲过了2008年的全球经济萧条,并且在2009年大胆出手摘到了危机深重的克莱斯勒。而选择广汽集团作为菲亚特重返中国的新合资方,菲亚特首席执行官赛吉奥·马奇奥尼有着充足的盘算,不仅是要依靠中国汽车制造基地的成本优势,进而发展菲亚特车型的亚洲出口业务,更是涵盖了克莱斯勒在中国的国产化战略。实际上,在南京菲亚特项目停产之后,菲亚特一直以博悦(Bravo)、领雅(Linea)和朋多(Grande Punto),这3款纯进口小车支撑门面,最受欢迎的博悦在2009年也只是销售了几千辆。尽管其1.4升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不输于大众安装在高尔夫6上的同类引擎,但是博悦和领雅过于运动的造型,对于追求气派宽大车体的中国汽车消费需求,依旧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广汽菲亚特改变了原来菲亚特总部制定的领雅国产计划,而是改为更能协同菲亚特和克莱斯勒车型平台共享的新车型。■
专访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显聪
( 菲亚特Linea )
三联生活周刊:在与南汽结束合资关系之后,同广汽集团的合资,可以视作菲亚特的“二进宫”,还有多少跟南汽合资时代的资源可以再利用,第一次合资的教训,让菲亚特有了什么经验?
郑显聪:对于广汽菲亚特来说,现在第一位追求的就是速度,合资双方协同把很多事情在现场解决。跟南汽的合资让菲亚特累积了不少经验,这也有助于广汽菲亚特合资双方之间的沟通。南汽菲亚特的合资时代,让我们保留了十几万的老车主,这是宝贵的资源,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菲亚特品牌的认知度。广汽菲亚特将重新打造独立的营销网络,现在已经有20余家经销商加盟,其实有10家就是早期南京菲亚特时代的忠实合作者。不得不说,中国私人汽车市场已经启动了10年,千人保有量超过了20辆,但是从对汽车的认知态度上,依旧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菲亚特在欧洲市场推出的很多车型,之所以受欢迎,在于这些车强调实用性,而不是外观如何靓丽,欧洲有些车甚至没有空调,没有音响,可中国汽车群体意识还无法接受这些,尤其是审美观上很不同。
( 郑显聪 )
三联生活周刊:原计划广汽菲亚特第一款车将是领雅,但是我们发现计划发生了变化,换成了一辆全新的B级车,你们是怎么考虑的,更换车型会不会造成国产新车型的推迟?
郑显聪:我们确实改变了引入领雅车型的计划,而是变更为全新平台的B级车。这款车将是菲亚特联手克莱斯勒品牌后,第一批全球化车型,在中国将使用菲亚特品牌,同平台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则是挂克莱斯勒品牌。这款车的开发主要是在意大利都灵进行的,广汽菲亚特也会参与其中,为内饰设计的本地化提供意见。所以新车引入的进度也被迫做出了调整,菲亚特全球的计划是在2012年正式上市。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都必须要顾及两年后,所以投入的技术也必须足够前瞻,菲亚特的Multiair技术刚刚获得了欧洲2010年度发动机奖,这套技术方案可以满足欧洲6号的环保排放标准,并且有效提高小排量发动机低转速时候的扭矩。中国汽车消费需求和10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10年前起步阶段都是从中高端车开始,所谓精英消费群,而现在则是过渡向实用性消费,所以我们会选择全新研发的B级车型作为菲亚特品牌重返中国市场的切入点。
三联生活周刊:在广汽菲亚特引入新款国产车之前,只是承担菲亚特进口车的销售,我们看到了2011款博悦,诸如菲亚特500这类欧洲热门车型会不会也引入?
郑显聪:作为主打1.4T涡轮的运动轿车,博悦拥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色,在博悦之后,我们还会引入其他菲亚特车型。不管在意大利总部还是在菲亚特中国公司,我们每天都会收到邮件和电话,询问菲亚特在欧洲的一些热门车型会不会国产或进口,这说明大家没有忘记菲亚特,也说明了菲亚特品牌重树的基础。菲亚特集团和克莱斯勒的整合,会在进口车型选择,以及引入国产车型选择上进行协调,我们已经在制订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我们争取加速菲亚特品牌重返中国市场的步伐,形成一个包括国产车型在内的产品矩阵。■ 南京菲亚特克莱斯勒菲亚特菲亚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二进宫国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