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皮诺的“书桌事件”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富豪皮诺的“书桌事件”0( 弗朗索瓦·皮诺 )

2001年12月14日,在巴黎德鲁奥拍卖大楼四号厅举行的一个专场拍卖吸引了很多买家。名义上拍卖公司只写明了是欧洲某位大收藏家的物品,包括绘画、金银器、家具和艺术品,但买家中已经传开消息,拍品来处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关,所以拍卖开始后争夺激烈,成交价大都超出估价好几倍。其中120号拍品是一张书桌,乌木镶嵌,图录里说是“路易十六时期(损坏经修复)”,估价6万至8万法郎,被法国富豪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 Pinault)的夫人玛丽沃娜(Maryvonne)以790万法郎拍走,超过估价百倍以上,是全场最让人想不到的一个高价。可回去后,皮诺夫人经自家的古董家具专家一点拨,发现问题了,比如桌腿全部重新换过而非原配。皮诺夫妇于是提出取消成交。2005年10月,巴黎初审法庭驳回了皮诺夫妇的上诉,之后2007年上诉法庭维持原判,官司一直打到巴黎高级法院撤销原判,2008年高法发回上诉重审,今年还是被驳回。

法国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标题都写,“皮诺夫妇再被驳回”,很有看热闹的意思。被告达盖尔拍卖公司受到舆论同情,一是因为他们已经公开告知拍品“损坏经修复”,另外高过估价百倍的举牌竞价也让旁观者觉得,皮诺夫人应该对自己的判断负责。这对亿万富豪为艺术品打官司不是第一次了。之前还有一场著名的拍卖诉讼,起因是一件古埃及雕像,持续将近10年,法院两次改判,到2009年才算了结,不过那一次,于情于理皮诺都是最后的赢家。

1998年11月10日,皮诺夫人在德鲁奥买下一件古埃及雕像——法老塞索斯特利斯三世(Sesostris Ⅲ),高57厘米,成交价约合现在的77万欧元。拍品来自德国藏家,拍卖图录标注,经埃及古文物专家查凯布·斯里迪纳(Chakib Slitine)鉴定为公元前1878年至公元前1873年间的古代艺术品。当天晚上,小雕像就被皮诺夫妇摆进了自家餐厅。那天正好总统希拉克要去皮诺家赴宴,皮诺知道他喜欢东方古董,想向老友展示一下这件刚刚到手的好东西。一个星期后,事情发生了变化。原本爱不释手的皮诺夫妇拒绝向拍卖行付款,理由是拍品真假存疑。令皮诺夫妇改变态度的是一位德国埃及古文物学家——迪崔克·维尔东(Dietrick Wildung),时任柏林埃及博物馆馆长。维尔东提醒皮诺,1981年就有人向他推荐过这件东西,想说服博物馆购藏,被他拒绝了,因为他有可靠的理由断定,这件所谓公元前19世纪的古埃及艺术品,不过是20世纪上半叶的仿品。

在法国,拍卖图录由鉴定师和拍卖师共同制作,图录上的每个字都会成为拍卖的法律依据。如果买家日后对拍品鉴定有异议,可以凭拍卖图录和付款凭证要求拍卖师解除拍卖并退款,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法国法律,拍卖鉴定师的法律责任是从买家起诉之日起10年为限。在10年之内,如果买家能举证证明鉴定师的鉴定存在错误,拍卖师和拍卖行将必须赔偿买家损失。皮诺决定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除这次交易,3年后他也用同一种方式来处理书桌事件。以皮诺在收藏界的地位,他不能接受自己任何一件藏品的真假被人质疑,这是当时他身边人对媒体透露的原因。皮诺已在1998年入主佳士得成为最大股东。作为全球拍卖行业的新晋巨头,皮诺起诉法国本土拍卖公司的举动也引来一些猜测。

1999年10月,法庭受理了这起诉讼,并从卢浮宫请来两位埃及古文物学家对雕像进行鉴定。2000年4月11日,专家出具报告,确认雕像为古代文物,但并非塞索斯特利斯三世的同时代人所制,其年份大约在公元前1850年至公元前1720年。与此同时,另一位专家也通过材质检测证明雕像为古物。但是,这些报告没有打消皮诺的怀疑。来自卢浮宫的专家虽然认它为真,卢浮宫却表示拒绝接受它进入自己的馆藏,这让皮诺觉得奇怪。另外他还从其他渠道得知,从1981年以来,这件雕像曾在德国和瑞士有过3次转让他人的尝试,每次都因为有人提出疑问而作罢。最终,皮诺的结论是巴黎的埃及古文物学界已经形成一个过于紧密的学术圈,他们的鉴定报告难以公正。开庭那天,他出示了欧洲东方考古研究中心(Grepal)年轻学者吕克·瓦特林(Luc Watrin)的鉴定报告,瓦特林通过研看照片,在和几位欧洲及美国同事核议后,判断雕像为赝品。2002年3月,法庭判决皮诺败诉,因为他提供的鉴定报告只是依据照片而非实物得出。由于之前拒绝付款,雕像已经回到原藏家手中。皮诺为了重新拿回雕像,在3月底签下一张80万欧元的支票,然后将雕像送到痕迹学家莫雷(Francine Maurer)的实验室,请他利用“痕迹学”技术,通过抽取和分析成分来进行鉴定。2002年7月,莫雷出具的技术报告显示,这件古埃及雕塑上有使用过现代工具的痕迹。同时,欧洲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的吕克·瓦特林也重申他的观点:这是一件粗糙的仿制品,并且在埃及有相当数量的手工艺人使用过这种造假方式——从遗留下来的古代废墟里收集残渣剩土,用来仿造古物。皮诺方面的律师将证据重新提交法庭,被对方律师一一辩驳,首先指称莫雷的实验室在埃及古文物学界一向名声不佳,他发现的现代工具的痕迹很可能是收藏者清理雕像时留下的,不足采信;然后指出吕克·瓦特林尚未取得博士文凭,没有资格作为专家发表意见。几经反复,直到2007年巴黎最高法院才宣布一审判决无效。2009年1月,巴黎上诉法院最终判决取消皮诺夫妇和卖方的交易,陈因是“对所售物品描述错误”,原藏家、拍卖估价师和专家查凯布·斯里迪纳共同返还皮诺夫妇77万欧元,并承担10年诉讼产生的全部费用。

富豪皮诺的“书桌事件”1( 被质疑的法老塞索斯特利斯三世像 )

但是,法庭也并没有采信皮诺方面提供的专家鉴定,最后的判决书上仍然沿用了一审法庭提供的专家意见,承认雕像为“公元前1850年至公元前1720年间”文物,卖方的过错仅在于把它的年份描述成“公元前1878年至公元前1873年”,而根据专家鉴定,“无论处于任何情况,这件雕像也不能追溯到塞索斯特利斯三世在位期间”。最终,法院判决的其实只是商品买卖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对于艺术品真伪之争避而不论。不过经过这场名人诉讼,法老塞索斯特利斯三世像估计是永远找不到下家了。至于皮诺,就在他和拍卖公司进行这场艺术品市场前所未闻的10年诉讼期间,他的财富和收藏王国都在加速扩张。收购奢侈品牌Gucci前,皮诺的地盘是零售业和邮购业务。1999年,他的PPR公司获得Gucci公司42%的股份,压倒之前拥有34%股份的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皮诺由此进入奢侈品行业,处处和LVMH争高低,包括艺术品收藏。皮诺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收藏家之一,尤其是在现当代艺术领域,2006和2008年两度排名首位。几乎就在决定染指奢侈品业的同时,皮诺开始为自己的2000多件收藏品筹建私人博物馆。2000年他选中位于巴黎近郊近3万平方米的雷诺汽车厂旧址,但由于巴黎市政府的规划发生变化,一时无法获得土地使用权。2005年4月,皮诺宣布放弃在巴黎建博物馆的计划,转向威尼斯大运河边著名的葛拉西宫(Grassi Palace)。他与威尼斯市政府达成合约,买下葛拉西宫1999年的使用权,并被允许以2900万欧元进行扩建,将原本只有5000平方米的展区增加了一倍。2009年6月威尼斯双年展期间,皮诺为他在葛拉西宫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展览,一些曾在拍卖会上高价成交而让人对买家身份多有猜测的当代艺术作品,比如以1110万英镑成交的达明·赫斯特的装置《药品》,就在皮诺的博物馆里出现了。■

富豪皮诺的“书桌事件”2( 皮诺在威尼斯大运河边的私人博物馆——葛拉西宫 )

富豪皮诺的“书桌事件”3( 790万法郎成交的古董书桌 ) 文物富豪巴黎皮诺雕塑书桌事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