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莱奥纳多:“要成为更有意义的存在”

作者:李东然

(文 / 李东然)

专访莱奥纳多:“要成为更有意义的存在”0( 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 )

从艺20年的“老演员”

其实,只要稍微把目光从院线大片上拉远些,所谓的8年就成为无稽之谈,甚至,这其中的每一年,莱奥纳多都没有令那些关注他的人失望。《飞行者》(The Aviator,2004)里那个创造辉煌事业但饱受忧郁症和强迫症折磨的“美国传奇”霍华德·霍布斯(Howard Hughes);好莱坞版《无间道》(The Departed,2006)里那个在正邪两个世界间的绝望黑暗中煎熬的比利(Billy Costigan);《血钻》(Blood Diamond,2006)里,在被西方世界盘剥控制得血腥昏暗的非洲大陆上博命求财,但又对那片红土地心埋深情的丹尼·阿瑟(Danny Archer);对美国当局充满现实讽刺意味的《谎言之躯》(Body of Lies,2008)里,驻扎在伊拉克的CIA间谍罗杰·菲里斯(Roger Ferris);当然还有那部时隔10年再次携手凯特·温斯莱特共同主演的《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2008),电影里他是被梦想坠落于沉闷现实搅得心灰意冷的中产阶级代表弗兰克·惠勒(Frank Wheeler)。

如果用关键词法去标注所有这些莱奥纳多选择的角色,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不仅《泰坦尼克号》里那个无忧的少年不见了,甚至《猫鼠游戏》以后,莱奥纳多再没有舒展过紧锁的愁眉。

“对我来说,接下一个剧本,总需要这么一个过程——我自己是不是真的被那个角色深切地打动了,同时也让我感觉到冲动,要更加深入去研究它。那是一种个人和角色之间的微妙的联结,你知道,拍部电影可不容易,四五个月住在那些荒僻的地方感受孤寂,忘却自我,全情投入另一段人生,像是一次冒险,所以我越来越明白选择的意义,我要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莱奥纳多如此向本刊解释那些个个都有点受虐倾向的角色选择。

但他也认真澄清:“我就是我,生活里的我没有生不如死的痛苦,千万别直接把角色和演员画等号,它们之间横着表演,也是我最看重的。诠释那些精神和情感上有些病态的角色给我机会去体验真正的表演,往往那样角色所凝结的意义又叫我激情澎湃。非常幸运的是,我已经整整做了20年演员了,这资历给我一些优势,去做那些我真心想做的事情。”

专访莱奥纳多:“要成为更有意义的存在”1( 电影《革命之路》剧照 )

莱奥纳多生于70年代,出语便是20年,他说自己是天生的表演者,上小学第一天就成了班上的喜剧演员,十来岁和家人一起去看城里的露天音乐会时,竟自顾自地跑上台跳霹雳舞,抢来麦克风去模仿爸爸、妈妈的朋友,13岁第一次得到机会在镜头前小试牛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自小我就被看做精神很不正常的孩子,令周围人难以忍受,能量满得无处释放,但就是做不到把精力集中在学业上。直到那次去试镜后,我的人生改变了,这就像是共济会里你所属于的血缘,深深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并且明白这也是自己有生之年唯一想要做的事情。表演对我而言的吸引在于,忘我地体验自己的人生,又能从中得到报酬,这真是很好的出路。”

专访莱奥纳多:“要成为更有意义的存在”2( 莱奥纳多在电影《禁闭岛》的拍摄现场 )

他也会坦陈,少不更事时的演绎生涯,没有少演那些“不妥当”的角色,像是在《可怜人》(Critters,1991)里的角色,至今也要暗自汗颜。“但是你知道,在那样一个年纪,为了得到大家的注意,你会做任何事情。”

真正成为主角,开始在1995年的《心之全食》(Total Eclipse),这部传记体电影里,当年莱奥纳多那瘦削凌厉的少年之美,与传奇般的忧郁少年诗人之间,做到了相当的形似,难得的是,他骨子里的不羁气质,竟也把兰波那敏感纤柔又炽烈刚强的内心,诠释得入木三分。转年,《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Juliet,1996)里,那个用情至深的罗密欧,几乎是再一次肯定了莱奥纳多演绎深情不羁美少年时,那无人匹敌的能量。

“后泰坦尼克”的选择

于是,不难理解为何詹姆斯·卡梅隆在打造那个世纪末神话般的《泰坦尼克号》时,钦点了莱奥纳多。

之后的那场成功自然是排山倒海:登上世界各地的顶级杂志封面,报纸上大版大版摆着他的照片,机会多到有些绊脚,而比梦幻还要醉人的是亿元片酬俱乐部也在朝他招手。

谁都知道,在好莱坞,不只成就天堂,越是迅疾猛烈的成功,越有滑入地狱的危险,这样的例子在一代代童星身上,屡见不鲜。“那时候我确实感到过那种潜在的崩溃的危险,就像是一个吹得过分的气球,《泰坦尼克号》之后,我不再是自己,我也不知道我是谁。我看到那么多女孩一遍遍去看这个电影,为了再看一遍电影里那个金色头发、充满英雄主义的男孩,陶醉极乐,我错觉得世界是为我疯狂。一旦人们给你足够的赞美,让你掌握了比你生活本该有的那部分更多的权力,人就很容易变成自大的仙人掌,待人粗鲁,对自我的重要性产生虚假的认识,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恰巧那时,当年和他一起成长的另外两个“金发男孩”,一个自缢身亡,另一个死于毒品滥用。“我知道什么不对劲了,我也知道无数小报记者等着拍到我如何在某个酒店里躺在自己的呕吐物里烂醉如泥,于是,我尽力逃回家里,回到我的朋友之间,他们比我自己还清楚我是莱奥,不是杰克。”

如今,莱奥纳多用“上帝的礼物”来形容当年《泰坦尼克号》出现在他的生命中,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和主动权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和演绎事业,只不过为了能消化这份厚礼,他用了很大力气去调整。他说:“我用了我个人生活中的一切去反抗这个形象,我想要打碎这个形象,我希望能有一段时间让一切沉静下来。我知道赚钱的话,有几十个杰克可以继续演下去,但我不想成为一个被模式化的人,以一个摇钱树的姿态而结束其他任何的人生可能性,这显然不是我演戏的初衷,这样的想法确实左右了我的一些选择。”

莱奥纳多出生在洛杉矶,爸爸是个漫画家,后来在黑色连环漫画(Cult Comic Book)发行上做出点地位。洛杉矶的艺术家街区,毒品贩子和妓女混杂,莱奥纳多至今说起童年经历也都是些骇人听闻的情景,5岁时被一个穿军用防水夹克的家伙用刀尖逼在墙角,小巷里竟能撞见一些人做爱,一无所有的瘾君子们在街头流浪。“所以长大后我每当面对毒品时就总会三思,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我长大的过程里似乎比较自闭,也没有什么朋友,生活里似乎只有爸爸、妈妈还有我,但也正是他们的保护,那个环境没有给我任何坏的影响。我爸爸还介绍很多艺术家给我,每过个把月,带我去参加一些嬉皮士游行,比如只穿内裤身上涂满泥巴走在街上,和这一切并不冲突的是,我妈妈尽一切能力把我送进她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学校。”

“我是没有花很多很多钱就被养大的孩子,并且我知道,没有什么钱的日子,也能有非常真心的快乐,所以我不觉得自己会为钱而精疲力竭,最终成为一个贪婪和自负的人。我想,那时钱的数字只能说明不幸,所以我把演员当做一份不错的工作,努力做好,但更重要的是我要知道我自己是谁。”

生活在最是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和另一些好莱坞一线大牌明星的排场相比,莱奥纳多可谓有点“寒酸”,没有私人飞机,没有私人保镖,也自言从没有习惯买那些“疯狂的东西”。“当然这些年,我这里或者那里买了几处房子,我买了一块非常昂贵的手表,我欣赏其中凝结着的细腻和智慧,那是人类文明中最精华的部分。但我没有兴趣把我自己的生活搞成奢侈品展览,我只在一些真心喜欢的东西上付账,比如,我马上要拥有一幅非常昂贵的电影海报,40年代的那部《巴格达大盗》的原版海报,我爱那部电影。”他说。

环保激进分子

名表、收藏自然都是成功人士中常见的基本生活情趣,但远比这些话题更让莱奥纳多滔滔不绝的倒是自己的环保主义者身份。他非常兴奋地向本刊记者描述,不久前在印度尼西亚和不丹考察野生老虎的经历,说这是几年来最让他兴奋和满足的事:“那是一种世界上仅存3200只的野生老虎,我们和全球野生动物救援保护基金会合作,探访了那些老虎栖息地。那些生灵真是美极了,想象它们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真是叫人痛苦,我希望尽自己的努力能够真正帮助到它们。”

与一秀而过的常见“明星环保”不同,莱奥纳多自言把环保当成眼前的“核心事业”,甚至用“打仗”来形容环保人生的趣味,谈起累累战果,话语中满是自豪。比如用自己的名义创建的环保网站,如今算得上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环保公益网站之一,也以自己名义创建了公益基金,开始在控制碳排放和改善气候环境等实际项目上发挥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作为电影人,莱奥纳多也独立融资,并亲力亲为地拍摄纪录片《第11小时》(The 11th Hour),采访的都是那些世界首席科学家。初涉纪录片领域的莱奥纳多说,自己在整个拍摄过程都尽力去聆听专家的观点,再和很多专家一道,认真去纪录梳理所有的信息。“每个人对他所生活的世界都该享有基本的知情权利。”

“我可没那么愤世嫉俗,对名气尤其不会感到厌烦,特别是在环保这件事上,我乐于去尽力发挥我的名气。如果人们因为好奇迪卡普里奥,而愿意花点时间留意我的话题,就有可能让更多人关注到环境的问题,这真是非常棒的一件事。今年我的重点是挽救濒危物种,我的行程真的影响了一些人,他们开始了解老虎的美丽和自然的脆弱,甚至已经有所行动,我希望这个好的开始继续下去,今后能一项一项地完成对濒临灭绝物种的拯救。我的手边有一大沓叫人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的资料,我会在我的个人网站上与大家分享这些信息,我觉得相比做一个苍白空洞的明星,我更希望自己的存在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些真正的意义。”莱奥纳多说。

那个知名的环保个人网站之所以吸引公众,显然不仅因为连篇累牍的环保理论与贴士,你甚至能一窥这位超级明星的日常生活,比如莱奥纳多的房子安装怎样的太阳能板,他开的车怎样利用电动力,甚至他如何节约生活消费品,小心地回收生活垃圾里的资源。他说:“是的,基本上我家里的所有物品都是以环保为出发点,我希望自己首先是好典型(笑),但是我知道,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我的程度,人们往往还要与经济问题做斗争。因此,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很多事情还要依赖政府的力量去解决,他们的投入和导向会成为改变人们生活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个人去为环境保护斗争得越久,越觉得真正能让这件事发生质变的必然还是政府的决策和力量。”

眼下,《盗梦空间》的热浪席卷了全球,还有之前马丁·斯科塞斯的新作《禁闭岛》中,莱奥纳多的表演也备受赞誉,这让人们对莱奥纳多在今年奥斯卡上的表现,再次期待满怀。而三次被提名,又三次与“小金人”失之交臂的他,也毫不讳言自己的野心:“怎么可能毫不在意?你知道每次别人上去领走它时,我的那个轻松表情可不一定真心,因为我知道摄影机就要转过来拍我,所以有备而来,很多时候撒谎就是这样不可避免,但我可不喜欢一直撒谎。”■ 存在成为泰坦尼克号专访更有意义莱奥纳多

下一篇: 壁画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