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棵树所引发的黎以边境冲突
作者:蒲实(文 / 蒲实)
( 8月3日,在黎巴嫩南部边境地区,黎民防人员为装甲车灭火 )
8月3日,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的边境村庄阿达西,一棵树引发的边境冲突在中东暗流涌动的平静湖面激起涟漪。这个边境村庄当时正蒸在46摄氏度的热浪中。一棵大树的叶子遮住了以色列观察哨的视线,以方决定用起重机推倒这棵大树。当起重机的铁臂跨过用铁丝网、电网和易于留下脚印的沙路建成的“技术围栏”时,黎巴嫩士兵朝天鸣枪。根据黎巴嫩方面的说法,以色列随即直接向黎巴嫩士兵开枪回击。一架以色列直升机迅速向黎巴嫩的一辆装甲车发射了一枚火箭,致使3名黎巴嫩士兵和1名黎巴嫩记者死亡。此刻,在阿达西村庄出现了极不均衡的军事对峙:一方是拥有260多枚核弹头的以色列大军,一方是世界上最小国家之一的黎巴嫩军队。
“人们还记得2006年黎以战争结束时的最后一幕:在黎巴嫩南部村镇马尔季欧(Marjeyoun),黎巴嫩军官一边给以色列军官倒茶,一边与以色列讨论疏散该地区平民的合作问题。2006年8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701号决议,终止以黎双方的敌对状态,从那时起,以色列空军就定期侵犯黎巴嫩领空,但黎巴嫩军队却克制地守在营房里。不仅如此,自1948年以来,黎巴嫩军队从未参与过任何一场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战争——无论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年‘六日战争’,还是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纳蒂姆·谢哈迪(Nadim Shehadi)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正因如此,黎巴嫩对以色列的起重机做出的反应和随之的还击“与黎巴嫩的一贯政策差异极大,史无前例”。谢哈迪评价说。在得到贝鲁特的命令后,黎巴嫩军队使用火箭弹和重机枪开火还击,致使一名以色列中校丧生,数名士兵受伤。并未卷入此次对抗的黎巴嫩真主党在它所拥有的阿玛纳尔电视台头条播出了这条信息,黎巴嫩真主党领袖萨纳斯鲁拉说,如果黎巴嫩军队再次受袭击,他将“砍掉伸向黎巴嫩军队的以色列之手”。驻贝鲁特30多年的英国资深记者罗伯特·费斯克(Robert Fisk)由此这样报道:边境冲突发生后,“黎巴嫩广被滥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几乎瘫痪,倒不是因为米拉德·艾恩这个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为黎巴嫩有线通讯公司工作的间谍嫌疑人,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想知道,是不是会有另一场战争”。
驻扎在以黎边境的西班牙和马来西亚联合国军队要求双方保持克制,使冲突平息。以色列军方于8月4日始在边界地区部署安全警戒线及重型装甲车,黎巴嫩军方发言人则于该日强调,黎方已做好充分准备,准备回击任何形式的“侵略”。以色列与黎巴嫩相互指责的口水战还在继续。“黎巴嫩认为,这一冲突不仅是边境问题,根据联合国决议,还涉及以色列对黎巴嫩主权的侵犯。”中东经济与政治分析公司总裁雅弗丹法(Meir Javedanfar)在特拉维夫接受采访时对本刊记者说。而以色列则认为,事件起因于黎巴嫩方面一位较为激进的军官违反上级命令导致双方交火,是黎巴嫩方面的挑衅,黎应当为此负责。2000和2001年,联合国在以黎间划了一条军事停火线,叫“蓝线”,但某些地区的标记并不清楚,而且以色列自己修建的边境安全篱也形成了一块块飞地,与“蓝线”并不重合。谁也不会忘记,2006年7月,正因为黎巴嫩真主党在黎以边境抓获两名以色列士兵,就引发了双方持续一个多月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导致近2000人死亡。那次冲突后,黎以边境线虽然驻扎着1.3万名联合国维和军人,但仍被称为“不寻常的平静和格外危险”地带。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安全防务问题专家杰夫·怀特(Jeff White)告诉本刊记者:“阿达西镇是黎巴嫩一个军营的总部所在地,由于它坐落于较高的海拔,成为这一带延伸的边界要地。如果说它西边的盖杰尔村和萨阿巴农场还有一些争议的话,阿达西镇的确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谢哈迪也认为:“实际上,阿达西的边境线并不是那么模糊不清,不像萨巴阿农场一带那样有争议。在这次边境冲突中,讨论的只不过是对几米误差的不同理解。”而怀特说:“真正的问题是,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的力量正在增强,其政治力量也在议会中获得了一席之地。以色列最近加强了在黎南部对真主党活动的监视,增加了发生意外摩擦的风险。”这一次看似偶然的意外事故背后,还有若干个非偶然因素的结合。
( 8月3日,黎以冲突中受伤的黎军士兵正被撤出冲突地区 )
最近,“联合国对2005年前黎巴嫩总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刺案的调查正在进行,有大量报道指出,法院不久将会指控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黎巴嫩的国内局势最近令人关注,正是出于这种担忧,就在黎以边境冲突发生前一周,沙特总统阿卜杜拉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史无前例地共同访问了贝鲁特。阿卜杜拉和阿萨德表示,将与黎巴嫩共同应对以色列对黎巴嫩主权、独立的侵犯以及破坏黎巴嫩稳定的企图。黎巴嫩现任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即遇刺的前总理拉菲克的儿子说,这次访问为黎巴嫩带来了‘可观的稳定’”。怀特分析说,“哈里里担心受到指控的黎巴嫩真主党也在更积极地采取行动,所以希望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以色列身上。以色列军方报告认为,在过去3个月中,黎边境武装表现出对以色列更加敌对的态度”。8月2日,黎巴嫩军方情报机构曾逮捕了又一名电信系统内涉嫌向以色列提供情报的高级军官,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在贝鲁特出席建军节仪式时,号召黎巴嫩军人保卫前线。
谢纳迪告诉本刊:“对黎巴嫩军队来说,这次边境冲突有可能像一次战火的洗礼,从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黎巴嫩军方一直未能控制南部边境,直到联合国安理会1701号决议之后,黎军才开始在有黎巴嫩真主党军事存在的南部边境部署军队。可以说,这次事件是自1969年以来黎巴嫩第一次坚决表达对维护边境地区主权的责任,它表明,未来以色列与黎巴嫩的冲突将是与黎巴嫩国家的冲突,而不仅是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
( 8月4日,以色列为在黎以冲突中丧生的以色列军官举行葬礼 )
“黎巴嫩长期以来在军事上的克制并非没有代价。黎巴嫩独立以来,国内政治力量就在黎巴嫩的地区角色和它是否应该积极支持阿拉伯的立场上产生分化。如今,这种分歧在地区背景下表现为两个阵营:支持由沙特和埃及领导的与以色列和谈,主张跟随前任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和现任总理萨阿德·哈里里与美国结盟的阵营;以及主张支持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和伊朗武装抵抗以色列的阵营。2005年,拉菲克的遇刺加剧了阿拉伯世界的分化,沙特、叙利亚首脑访问黎巴嫩,正是沙特王储在阿拉伯世界寻求和解的努力。”谢纳迪说,“在这一背景下,黎巴嫩国内的政治力量达成了避免再度分化的妥协,而黎巴嫩真主党政治地位的提高,也使得它对自己的行动更审慎,不会轻易引发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早在这次边境冲突发生前,总部位于布鲁塞尔,分布于贝鲁特、大马士革等地的国际危机组织就以一篇题为《战鼓:以色列与“抵抗轴心”》的报告预测了黎以冲突。这篇报告指出,黎以边境线上4年来不寻常的平静,是因为各方都惧怕另一场毁灭性的、规模更大的全面战争。但触发冲突和战争的政治根源并未得到解决,它必须依赖于以色列和叙利亚以及黎以之间的和谈,除此之外,无他法化解黎巴嫩真主党的两难困境——大马士革将继续向黎巴嫩真主党转让武器,什叶派运动将成功抵制解除武装的压力,以色列也将继续侵犯黎巴嫩主权。参与该报告的国际危机组织高级分析师彼特·哈林向本刊记者强调,在黎以边境冲突发生后的这一时刻,“双方应该停止相互指责的升级,遵从联合国相关决议。联合国1701号决议要求停止向黎巴嫩非政府武装转让武器,解除非政府武装,尊重黎巴嫩主权,这一框架是维持边境现状不可或缺的前提。现在,美国只和以色列对话,拒绝叙利亚,忽略黎巴嫩真主党,与伊朗对抗,最佳沟通渠道是联合国,它应该在黎巴嫩扮演更有效的政治角色”。■ 贝鲁特联合国引发黎以中东局势真主党冲突边境一棵树以色列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