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人的早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劳乐)
赫本在蒂凡尼橱窗前吃了什么?据说是法式牛角面包加咖啡。因此这顿早餐的对应中式版本应该是:赫本站在橱窗前,右手鸡蛋灌饼,左手豆浆,眼前金银珠宝华丽丽一片。
找到一个这样的橱窗貌似并不容易,但鸟儿越多林子也就越大,于是我见到了有麻辣烫的珠宝柜台。超市附加排档并不罕见,珠宝单辟柜台也是常理,难得的是这家超市将两者并置一处。于是便常有这样的景象:一对男女依偎着看柜台里的金饰钻戒,不久信步离去,转奔麻辣烫档口,或许为究竟加几串荤的还要争执一二,随后捧着盘麻辣烫回来,坐在正对柜台的桌子上分吃着,间或扭头看眼柜台,仿佛在看传说中那块咸肉。
有座位而又点麻辣烫吃的其实已经是这里“有身份”的客人,次一等的只点些刀削面之类的“硬货”。找不到座位的往往是运气不好的,好在售货员并不反感你端着酿皮对着金银玉石沉思。正中展柜里供着个金灿灿的弥勒菩萨,每逢饭点,排档里人头攒动,弥勒的笑容也越发灿烂,正应了那句“老天保佑吃饱饭的人民”。
刀削面之类“硬货”身价略低,这一江湖常识我得自于另一家超市外的排档。那家超市没有珠宝柜台,但入口处一个牛奶柜台格外引人注目,各式商品中又尤以货架上那几箱冠以“金牌”之称的突出。这种牛奶的广告中总少不了“非凡”、“卓越”等词。倘若你去毗邻牛奶柜台的排档,经常会发现自己正坐在那几箱金牌牛奶旁边,它们白晃晃的非凡与卓越益发衬托出眼前麻辣小火锅的低俗。排档里的大妈却说:“你看你点的都是细菜,那些打工的只点土豆粉丝,便宜,顶饿呀!”
我不知道那些埋头在土豆粉丝里的打工客是否会留意那些卓越的牛奶,正如我或许实际上根本不清楚珠宝柜台前的那些麻辣烫食客的心思。在麻辣烫排档上,我曾经遇到一个中年人,他的衣着眼神和我一样在这个地方不合时宜。他小心地向我询问:“这里的扎啤好喝吗?”得到确认后,他要了一杯。随后的闲谈中得知他来自台湾,很多年前曾因学术合作在这一带短暂住过,此次是来怀旧。我们聊着非洲美洲大洋洲,完全飘荡在周围柴米油盐的尘嚣之外。直到他告辞我才想起,他之所以向我询问,只因为我是这里点扎啤的唯一一人。真正的排档常客是不会有足够奢侈的时间在中午点酒的。
此时再看远处的珠宝柜台和周围的人群,才觉得“蒂凡尼的早餐”也只堪出现在电影里。现实是你欣赏橱窗里的风景,身后别人欣赏你吃早餐的风景;我们不过是参差装饰着别人的早餐,而我们的世界之间永远有道橱窗。■ 珠宝早餐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