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聪明的厨房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 上海世博会“天下一家”馆,西门子家电I-Fresh冰箱及嵌入式厨电展示 )
在西门子家电市场部总监林彬的演示中,我们目睹了I-Fresh冰箱的智商。西红柿放入冰箱后,“埋伏”在冰箱内部的扫描探头让我们很快就在显示屏上看到了西红柿图标,点击图片,西红柿的保质期、营养成分一目了然,甚至还有建议菜谱和相应教程等信息。I-Fresh冰箱还能让人们在下厨过程中通过视频通话、语音通话和短信等方式和朋友互动。一同展出的升降式烤箱、嵌入式咖啡机、酒柜、暖碟抽屉等智能厨电产品,表达了西门子科技创新对未来厨房生活的主张。
未来家电给人们的生活还将带来哪些变化?在家电业一向处于领跑位置的西门子还有哪些秘密武器? 6月28日,吴建科先生回答了本刊记者采访的提问。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还是“概念”的西门子家电产品何时推广到大众消费市场?
吴建科:世博会参展的产品进入现实生活的时间表定在2015年。其实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无法想象5年后是什么样子。事实上,包括食物的检索扫描等技术在日本已经比较成熟了,我们相信到2015年,冰箱也可以通过扫描标签,看到冰箱里食物的产地、生产商等信息。
I-Fresh冰箱展示的,实际是我们对今后冰箱发展方向的思考。这个概念冰箱是在中国研发的,它实际上是一个食品管理系统,包括食材放置多长时间、是否过了保质期等信息,食品上的条形码跟冰箱是直接挂钩的。我们期待冰箱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帮助。如果能突破冰箱原有的保鲜功能的限制,那就不叫做冰箱了,我们把它称为食品管理器。
( 西门子极光系列嵌入式咖啡机 )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如何把科技、设计以及实用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吴建科:我的理解是,整合一种技术,要涉及很多思想上的创新,而创新与技术整合的过程是不分前后的。西门子家电在产品升级中可谓步步为营,紧跟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而创新。以冰箱为例,我们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如何保存更多食物,因为这已经不是消费者最大的需求,所以这也不是我们的研发要点。
( 西门子极光系列嵌入式暖碟抽屉
)
现在的潮流和大方向是环保、节能,当把这些定位好以后,就去找现有的技术。首先我们找集团内部的技术,比如说西门子有限公司,专门做软件视频的PIC的。我们会第一时间考虑集团内现有的技术,迅速进行嫁接,应用在冰箱产品上。然后,我们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寻找最节能的技术。西门子有限公司找到我,他们有一个智能电网,说你的冰箱以后不仅可以不用电,还能赚钱,我当时就觉得很神奇,实际这就是智能电网的一部分。
消费者自家用电与城市用电是关联着的,发电厂发电用不完时没法储存,会继续产生热,这时,家电产品用电实际上就是降低社会能耗。不是说家电本身节省了多少电,而是出于整体考虑的一种节能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就想,能否在人家不用电的时候,我们启动发动机?但不用电又如何制冷呢?这就需要新技术嫁接。而我们的冰箱一旦具有这样的功能,立刻就会成为核心技术。这就是高科技的力量。事实上,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冰箱还能够赚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阳能冰箱。太阳能冰箱自己能产生电能,电能还可以输入电表,输入国家电网。众多技术的成功整合有可能产生全新技术。
( 西门子嵌入式升降烤箱 )
三联生活周刊:在销售渠道方面你有哪些设想?“示范店”计划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吴建科:渠道对我们很重要,西门子家电经历了几个发展过程,开始很分散,后来逐渐集中,然后又倾向于发散,最后的发散与互联网的发达和广泛使用相关。倒不是说我们要通过电脑来做销售,而是我们逐渐发现,由于经销商的经营比较模式化,对企业而言,完整产品很难给出完整的呈现。比如冰箱、洗衣机,以前在苏宁和国美等家电卖场投放即可,但现在,各卖场、展厅都可能有,消费者购买也比较麻烦。所以我们会在一些核心城市开旗舰店,给消费者一站式的销售平台,以总体平台支持总体产品的销售和消费者体验。
( 西门子I-Fresh冰箱 )
品牌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以前我们通过一个漂亮展厅,让自己与众不同,让人们感觉到我们是一个高端品牌,后来,发现对手也在不断改进,甚至模仿。于是,我们必须挖掘一种区别的方法,同时还需要改进很多东西。这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挑战,大家都在学习、竞争和超越,从这个角度,的确需要不断丰富产品和提升品牌的号召力。
三联生活周刊: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西门子是否考虑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专门的研发?
( 吴建科 )
吴建科:我们在中国有一个研发中心,这个中心在不断扩大,一些产品在中国进行研发后,技术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步共享。我可以举个例子,中国厨房油烟大,所以对油烟机技术要求比欧洲更高,我们就把烤箱的自动清洗技术嫁接到了吸油烟机上,使它会自动加热,把烟机管道的油溶解。这个技术首先是在中国呈现的,中国市场对这个的需求也最大。
还有就是热水器。欧洲全部是集热式热水器,要么集热,要么锅炉,他们使用这种技术,15千瓦或20千瓦没有问题,可在中国不行,首先要通过3千瓦或2千瓦,把外面的水加温,加完了再混合冷水洗澡。这个技术在德国没有,他们早就不用了,历史档案都找不到。那么,我们就在中国进行研发,研发出来的技术加热效率也是最高的。我们把冰箱的技术用到热水器上,将高密度的泡沫圈在罐上,这样的热水产出率,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现在,这个技术在全世界推广了,其他国家也用这个。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中国市场这样重要,西门子是否考虑在未来加大投入?
吴建科:中国市场非常大,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在通过这个市场获得企业的整体发展,连前期想离开的企业、亏钱的企业都回来了。西门子在中国的经营很好,而且各方面做得还不错,所以投入是天经地义的。德国企业在投入过程中比较讲究计划性,比如说建新工厂的选址,会考虑很多,但投资的意向一直很坚定。每年都是一个项目,这对德国人来说,其实已经算是非常快了。此外,我们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能够达到4%左右,这个比例应该是比较高的。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家电未来一段时间升级换代的重点是哪些产品?
吴建科:我们经营的现有品类中,还有技术突破的余地,比如说洗衣机,多年来洗衣机市场持续升温,西门子还能在省电、省水、不伤害衣服等方面继续突破。在冰箱产品上,我们在保鲜技术上做了很多事情,最近有人说冰箱门的多少是技术的体现,这和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保鲜技术才是重点,门的多少不是关键。
说到产品升级,我们也很谨慎,总是做了很多测试,通过全部测试流程才会推出产品。有很多厂家直接就推出了,在市场试验,我们不这样干。可能有人觉得西门子的速度慢,但是我觉得品质保证还是很重要的。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中国市场在博西家电全球市场的占比是多少?
吴建科:中国市场在我们全球家电市场所占比重已经超过10%了。整个亚洲市场都成长很快,中国是亚洲最核心的市场,它还不像印度市场,增长快但是占比不高。毋庸置疑,中国市场是最重要的。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西门子家电会给消费者价格定位偏高的印象?
吴建科:我们希望不仅是价格实惠,而应该让消费者买到真正高品质的东西,真的物超所值。1000多块钱的洗衣机谁都能做。总体说,一方面我们很欣慰大家这么支持这个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很担心一味追求便宜的行为再一次伤害到这个市场。
我以滚筒洗衣机为例。过去滚筒洗衣机做的就是高端,当这块市场接受度大了后,市场也就随之扩大了,然后就有高、中、低端之分了。市场小的时候分不出来,市场大了以后就分出来了。作为经营多年的企业,我们了解滚筒的发展阶段,在消费者还没彻底接受滚筒的时候,就出来一大堆滥牌子,其中很多企业都倒闭了,这就给消费者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认为滚筒洗衣机不好用。这几年,滚筒被消费者广为接受了,消费者说这个技术不是假的了,是东西好。现在我们担心的是突然又有人横插一刀。
大品牌实际上尤其讲究细节。比如有一次家里买钢窗,我先去市场上看,看了德国产的要每平方米6000多元,我就买了国产的,1500元。他们告诉我,其实整个型材都是出口到德国的,后来发现德国人多做了一点,两个角焊接得很好,以至于外面下雨它不进水。就因为这一点,德国人就多赚了4000多块钱。我买的这个材料很好,但是进水。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在中国瞄准的客户是否主要集中在城市高端消费群体?
吴建科:总体消费是跟收入挂钩的,但也跟消费习惯相关。家用电器作为我们生活中能够传递价值观的一类产品,很多购买行为对价格的感受不像前些年那么敏感了。这个变化也帮助了西门子。现在西门子的冰箱5000块钱,消费者不再嚷贵,因为承受力不一样了。以前一家人买台西门子产品需要讨论很久,现在一眨眼就买了。
三联生活周刊:似乎所有企业都在标榜自己是高端品牌,你对于高端如何定义?
吴建科:现在的确有一个认知误区。开始说冰箱三门是高端,有人跳出来说,谁说的?我搞成1900块,还怎么高端?结果又有人说多门是高端,又有人出来说,我搞成3000块,看你怎么高端。其实就是大家都在争高端这个制高点,都在抢夺,都在说自己高端,把别人比下去。但我认为,其实这些都不是最核心的东西,这是现在的认知误区。
三联生活周刊: 西门子家电的产品周期一般多长时间?以你的习惯,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一般多长时间更新换代一次?
吴建科:我的西门子电器更新换代是比较快的,因为每当有新品上市我都要用,旧的我都送给朋友了。有些东西我自己也买,这要看我们的消费习惯。对音响我的更新换代也比较快,因为我非常喜欢这类东西。手机呢,我实在是跟不上,后来就罢了。■ 西门子家用电器冰箱西门子洗衣机聪明西门子冰箱门西门子家电三联生活周刊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