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农的烦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浙江江山 菇农)

我们是浙江江山秀珍菇菇农,因为市农科所提供的秀珍菇菌种有严重的质量问题,今年江山秀珍菇产业可谓遭受了灭顶之灾,培育出的菌苞出现了严重的黑头、绿霉、吐黄水症状,菌种成活率在5%以下。同样的场地同时栽培的福建种和江山种(都由市农科所提供)差别巨大,福建种成活率在95%以上,而江山种基本全军覆没。江山种植秀珍菇的农户主要集中在清湖、淤头、长台一带,今年共有江山种250万袋,估计损失在350万元,牵涉到四五十户菇农,这对我们来说是毁灭性打击。

从2001至2007年,市农科所提供的菌种一直质量合格、品种优良。2008年承包给江山市大丰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提供给我们的菌种培育出的菌苞出现了黑头、绿霉、吐黄水等症状,菌苞的成品率低。后来在市政府的督促下,大丰收公司赔偿了菇农的部分损失。2009年,农科所收回了菌种场,本以为噩梦从此远离我们,可谁曾想2009年下半年及2010年上半年由农科所提供给我们的秀珍菇的江山种却出现了毁灭性的质量问题,菌苞的成活率在5%以下。问题出现后,我们于2月上旬向市农业局反映,请求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可是,市农业局却一拖再拖,一直没有拿出诚恳的态度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来调查时只是看看,敷衍了事,从未对我们的实际损失情况做出过任何书面记录,后经我们三番五次上访恳求,才由衢州市农业局邀请专家于5月15日对相关菌种及菌苞进行了取样鉴定。但据我们观察专家在现场的作为,我们心中的疑惑却挥之不去,原因是:首先,取样不公正。专家取样的菌种是从农科所及江山市万里中药材有限公司菌种场取走的,并非当初提供给我们栽培的菌种。其次,“福建罗源种”和“江山种”成活率相差巨大,可专家在现场观看后却未对此做任何记录及取证。第三,今年出现了和去年同样的症状,后果却比去年严重几倍,去年一个星期就给了我们答复,今年我们苦等一个多月后等到的却是一个菌种没有问题的鉴定书,只是建议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季节。

我们在农科所购买菌种,是基于对政府部门的信赖,可现在我们已经不堪承受这惨重的损失。今年的事故不处理好,来年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都上有老下有小,叫我们依靠什么安心、安定地生活下去? 烦恼菇农三农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