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姆的秘密生活
作者:薛巍( 新书《毛姆的秘密生活》(美国版) )
毛姆1874年出生于法国,父母是英国人,法语说得比英语流利,10岁时候成为孤儿,被送到英国的叔叔家。上寄宿学校时,一个男孩嘲笑他的英语发音,导致毛姆终生受到口吃的困扰。侨居在国外的生活会比较沉闷,当让·科克托邀请毛姆去见他的邻居毕加索时,毛姆问:“他玩桥⋯⋯桥⋯⋯桥牌吗?”
从1927到1965年,富有的毛姆住在法国里维埃拉法拉特角的一幢别墅里,俯视人世间的蠢行和闹剧。一位诗人说,毛姆的别墅就像一处仙境,经常高朋满座,需要13名雇员打理,但实情是毛姆在那儿的生活充满背叛:他的秘书哈克斯顿一旦醉酒就变得残忍而暴力,他的继任艾伦烦躁、呆滞;一位年轻雇员偷酒窖里的酒卖掉;毛姆的一个侄子偷偷地做笔记,向一家报纸爆料。作者的结论就是,毛姆一生辛勤创作,但是金钱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幸福;交往过很多人,但是在婚姻上栽过大跟头;他会很风趣,恨起人来也毫不含糊;既非常大度,又爱记仇。他努力做一名绅士,但那不是他的本性。
毛姆23岁时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兰姆贝思的莉萨》,10年后转向戏剧创作。在成功地成为一位剧作家后,他暂时摆脱了创作小说这件苦差。他后来回忆说:“谢天谢地,我在观看日落的时候,再也不用想着如何描写它了。”
挣到钱之后,毛姆就经常外出旅行,一方面是为了给小说创作搜集素材,另一方面是为了逃离英格兰——这部分是因为他与著名室内设计师茜瑞·维尔康姆的婚姻并不愉快。两人是因茜瑞怀孕才被迫于1917年结婚的,由此开始了毛姆一生中最漫长、最不幸、最具破坏性的婚姻。在婚礼上,对茜瑞极度厌恶的毛姆都不愿意正眼看她。毛姆声称茜瑞犯下的无法原谅的罪行是把他的一张书桌卖给了一位客户。他们最终于1929年离婚,毛姆为此损失了很多钱,他说,茜瑞敲诈他时张开的大嘴“像妓院的门那样宽”。
茜瑞和毛姆之间的争吵主要不是因为家具,而是因为毛姆的情人兼秘书杰拉德·哈克斯顿。二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相遇,毛姆是救护车司机,哈克斯顿是美国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比毛姆小近20岁。两人边喝边聊,哈克斯顿说她想从生活中得到的是“乐趣和游戏,一个照料我、给我衣服和给我开派对的人”。他实现了她的愿望。毛姆带着哈克斯顿去南太平洋、婆罗洲、中国和日本旅行,毛姆因为口吃,羞于跟人聊天,哈克斯顿就负责诱使旅客讲述他们的故事。在哈克斯顿因病去世后,毛姆的产量大幅减少。
( 塞琳娜·黑斯廷斯 )
毛姆是一位最为世俗的小说家,但总是着迷于那些弃世的人。大概是因为年轻时他在德国海德堡听过关于叔本华的课程。后来,他坚持每天早上阅读哲学著作。“我习惯读几页哲学书来开始新的一天,就像晨浴有益身体,这一习惯有益心灵。我就这样随意读了世上多数伟大哲学家的著作,试着到处学点东西,或是就摸索穿行于迷宫般的人生丛林,对必定困扰每一个人的问题有所领悟。”
毛姆晚期的作品《刀锋》与《月亮和六便士》一样,集中表现传统、享乐的人生和寻求自我实现的人生之间的紧张。《刀锋》中的拉里·达雷尔遍游世界各地,最后到了印度,找到了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于是了悟人生,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亲友,自己返回美国,当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汽车司机。毛姆70岁的时候曾经对小说家衣修午德说,他未能实现的愿望就是回到印度去研究商羯罗的思想。在毛姆笔下所有的人物中,只有拉里找到了幸福。
毛姆的作品非常畅销,但现代派评论家们瞧不上毛姆的作品,认为《人性的枷锁》更像上一代人的作品,如《无名的裘德》而非伍尔夫的《远航》。英国华威大学教授杰瑞米·特瑞格劳恩说,这是因为他们只关注毛姆作品中传统的一面——他的情节和悬疑设置、对各种国籍和身份的人物的描写,而忽略了他原创的一面。“如果说他不是一位现代主义者,至少他是最早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把讲述者放在前景中,文本中套着文本。”在《阿申登》中,一位大使讲述了一个很长的故事,他说这个故事是一个朋友告诉他的,讲的是一位优秀的年轻外交官因为迷恋一位马戏团演员而几乎毁了他的前程和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