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场地的烦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北京 一读者)

北京“申奥”成功后,掀起全民健身潮,短时间内,各种健身器械遍布大街小巷。这种社会福利是值得称赞的,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也需要关注,如设置缺乏规划,无法做到及时维护,管理部门不明确等。导致几年后,这些曾让人称赞提高“民生”质量的“政绩”,反而给周边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

我家住在北京南三环中路15号院,三居室的房子,3个窗户都朝东。东侧窗外,一墙之隔,是恒松园小区,紧挨着墙,便是一个小型健身广场,给我们带来困扰的正是这里安装的篮球设施。早上6点多,便会有人来打球,之后陆陆续续直至晚上22点多才安静下来。坚实的塑胶篮球,一下下拍打在水泥地上,咚咚的闷响震得人心里发慌。在我家这座楼里,居住着较多的老人,就拿我爸妈举例,妈妈患有癫痫,爸爸高血压,需要午休,晚上通常需要21点左右休息。但是,每当这时候,窗外咚咚的闷响,就会显得格外突出。长期失眠,导致爸爸的血压越来越高,妈妈也时常头疼。我心疼他们,可是刚刚上班一年,我没有能力为他们更换更好的房子。我找过社区,找过城管,但是没有结果,答复是,并非他们的管理范围,而楼外的篮球也越发“热闹”。一个夏夜的23点多钟,还有人打篮球,于是一个啤酒瓶从楼上扔了下来,没人受伤,但打篮球的人被激怒了,在楼下咒骂一个多小时,吵闹才结束。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整座楼都会不间断地甩出酒瓶子,结果是一样的,吵闹、咒骂⋯⋯爸爸说,不赞同这种举动,很鲁莽。但是,谁又有更好的办法呢?

妈妈说,她这辈子就这样了,也活不了多长时间,能凑合就凑合了。可是,我每次看到她的黑眼圈,我就心疼得要命!真希望有关部门到我家小区去看看,请务必帮助我们摆脱困扰,爸爸妈妈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请给他们一个安静的晚年吧。 健身烦恼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