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园“女主人”

作者:曾焱

(文 / 曾焱)

橘园“女主人”0( 1919年画家德朗为多梅尼卡画的半身像 )

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5月底有5幅名画遭窃,毕加索和马蒂斯都在其中,报道说损失近6亿美元,整个法国博物馆界为安保漏洞又一时惶惶然。在巴黎,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座美术馆或者博物馆,但论到现代绘画收藏,殷实程度能排入前三位的也就是奥赛、橘园以及刚刚出了状况的这家市立现代美术馆。它们距离不远,都傍在塞纳河的左右两岸,有点三足鼎立的味道。同是归属国家或市政府的公立美术馆,三家里面唯有橘园冠名特别,大门上方刻有长长一行字——“橘园美术馆和保罗·纪尧姆与让·瓦尔特收藏”(Musee de L'orangerie et la Collection de Paul Guillaume et Jean Walter)。欧美的公立美术馆多数都纳有私人捐赠,像这样直接把收藏家名字写在馆名里面的却还少见。

比起其他两馆,橘园给人的感觉是小而私密。它和卢浮宫的杜伊勒里花园相邻,19世纪落成时是用作温室,供杜伊勒里花园养育橘苗,被弃用后,20世纪初做成了展馆。橘园现在的名气大半来自印象派画家莫奈,馆里设计有两个圆形展厅,专门用来展示莫奈1926年去世前捐赠给法国政府的8张大幅组画《睡莲》,连接起来长度近百米,造出来的观展情境在世界博物馆里也是仅有。1999年后橘园宣布闭门修馆7年,2006年才重新开放,据说修缮也是为了给这8件镇馆宝贝琢磨最完美的自然光源。不管真实情形如何,7年谢客的结果是让它对访客的诱惑变得越来越大。橘园里另一部分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秘氛围,来自捐赠人保罗·纪尧姆(Paul Guillaume)的遗孀多梅尼卡(Domenica)。今年2月,法国电视五台在名牌节目“博物馆之夜”中开讲橘园旧事,片名即为《多梅尼卡》,称其为“艺术魔女”。此女的名字没有被刻到大门上,她生前对橘园的影响力其实要在两个留了名的男人之上,算得上橘园美术馆另外半壁江山的真正“女主人”。在30多年里,多梅尼卡以美貌和心计掌控着20世纪一笔最丰厚的欧洲现代艺术收藏,佐以财富、谋杀和爱情。

多梅尼卡1920年嫁给巴黎艺术商人纪尧姆。之前她是来自法国南部小镇米洛(Millau)的朱丽叶·拉卡兹(Juliette Lacaze),在拉法耶大道上的一家手套店里做售货员。遇到她时纪尧姆已经相当富有,在巴黎最好地段拥有650平方米的豪宅以及现代艺术画廊,家中藏画堪比美术馆。纪尧姆于艺术收藏界的发迹一半归于运气。年轻时他在一家汽车修理行工作,和艺术的唯一关联是家住蒙马特,离毕加索那些穷艺术家混迹的“洗衣船”很近。运气是某天他在运给修理行的一船橡胶货品中偶然发现了一批发错地址的非洲木雕,因为喜欢,他为这些木雕布置了一个展示橱窗,来往路人都能看见。20世纪初,原始艺术刚好在巴黎艺术圈成为时髦话题,修车行的橱窗展帮助纪尧姆在1911年结识了诗人和艺术评论家阿波利奈尔,他由此进入毕加索他们的“洗衣船”社交圈。1914年,纪尧姆自己开了一家小画廊,出售阿波利奈尔看重的一些年轻画家的作品,为莫迪利亚尼做经纪人,也开始买入已经有了名气的毕加索、马蒂斯和德朗的作品。等到“一战”结束,现代艺术在巴黎渐成气候,纪尧姆和美国人做生意,为大收藏家阿尔伯特·巴恩斯当供应商,生意越做越大,莫迪利亚尼为他画了一幅小像,题名《新领航员》。“新领航员”爱上的多梅尼卡以美貌闻名,橘园里展有她两张画像,一张是阿波利奈尔的女友、女画家玛丽·洛朗森所作,以玛丽一贯的风格,画中人面目不清。另一张是德朗1919年为她画的半身像,多梅尼卡那张脸精致到无可挑剔,看上去冷傲又艳魅。

财富之后,就是谋算了。1932年,多梅尼卡在旅行中认识了巴黎名建筑师让·瓦尔特,他们成为情人。令人不解的是,纪尧姆对这种关系保持了一种暧昧的态度,他和妻子一起到瓦尔特家中做客甚至小住,两个巴黎名人像朋友一样来往,从无交恶。两年后,43岁的纪尧姆因腹膜炎和败血症死在手术台上,而病因只是普通的盲肠炎被拖延治疗所致。在多梅尼卡的故事往下演绎数年后,有人开始怀疑纪尧姆当年死于谋杀,但并没有找到证据。据说死前一段时间纪尧姆曾对妻子不满,表示要更改遗嘱剥夺她的财产继承权,将所有收藏品捐赠给国家。但最后纪尧姆还是心存不忍,他留嘱将全部收藏捐给卢浮宫,但为多梅尼卡保留了“用益权”,即她只要活着就可以保管和使用这些财产,包括出售藏品。纪尧姆留给她140多幅名画,包括雷诺阿、塞尚、卢梭的作品,毕加索的早期立体派画作和马蒂斯画作,其中有现在陈列于纽约MoMa、被视为馆中珍品的马蒂斯《钢琴课》。

带着这些名画,1941年多梅尼卡嫁给了瓦尔特。此时建筑师瓦尔特也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他30年代在摩洛哥投资买下一座铅矿,开采后发现矿藏量远比原来勘测的多,瓦尔特就这样一夜暴富了。多梅尼卡并非无脑的败家奢女,在艺术品收藏上颇有自己的主张。她不喜欢毕加索过于大胆前卫的画作,就毫无留恋地挑出来卖掉,然后买进自己偏爱的雷诺阿和塞尚,补充到纪尧姆留给她的藏品里面。她比从前更为阔绰,在拍卖行里慷慨出手,不断创下成交纪录,至少有三件名作的价格至今被拍卖市场记录在册:莫奈的《阿尔让特伊》、塞尚的《红岩》以及《饼干和苹果》。1952年,为了和人争夺《饼干和苹果》,她出了一个当年令所有买家都望而止步的天价——3300万法郎。金钱上的支持当然主要来自瓦尔特,这也是为什么20多年后多梅尼卡将收藏品送进橘园时坚持将瓦尔特的名字和纪尧姆并列的原因。但是,在她和瓦尔特的16年婚姻中,多梅尼卡又有了新的情人——医生拉古尔。1957年纪尧姆的死亡场景重现,多梅尼卡再次成为可疑的寡妇:在一家人周日共进午餐的时候,瓦尔特按老习惯出去买报纸,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突然开出将他撞到。多梅尼卡拒绝呼叫救护车,坚持由她的医生情人开车送丈夫去医院,瓦尔特死于途中。有人提出谋杀质疑,但和十几年前一样,仍然没有证据。

橘园“女主人”1( 纪尧姆收藏的卢梭画作《婚礼》,现藏橘园美术馆 )

多梅尼卡又成了寡居者,却更加富有,1959年一家报纸在头版标题中说她是坐拥60亿法郎资产的女人。报纸上不断出现关于她的丑闻,主角是她、养子保罗、拉古尔医生和弟弟让·拉卡兹。当年纪尧姆死后她曾假装怀孕,从一个专门向上流社会出售婴儿和出生证书的人贩手中买来保罗,用来防止纪尧姆剥夺她的财产继承权。后来得知自己还拥有“用益权”,保罗对她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反倒成为她和弟弟处置财产的障碍。保罗两次被企图谋杀或陷害,犯罪嫌疑人先后指证拉古尔医生和让·卡拉兹,两人一度入狱,最后却又获判无罪。法国电视五台在《多梅尼卡》一片中援引了一种说法: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和多梅尼卡谈判,以捐赠全部收藏给国家为交换,免她被指控谋杀。1959和1963年,法国文化部和多梅妮卡签下两个合同,她同意把144幅名画让给国家,但有生之年继续享有“用益权”,第一个合同为她估算的金额为3亿法郎,约合现在的570万欧元。第二份合同至今没有披露数目。这次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丢画5件,估价6亿美元,约4亿多欧元——即便是50年前,法国文化部用570万欧元交换144幅名画也是划算的。

纪尧姆曾留下遗嘱希望他的收藏能够送进卢浮宫,但那里没有位置可以留给现代绘画,邻近的橘园成了最佳替代选择。1966年橘园美术馆落成,多梅尼卡提出要用纪尧姆和瓦尔特的名字命名,没有人知道她的心思,为怀念两个爱过她的男人,还是为求赎罪?多梅尼卡为自己保留了一些收藏品,在她1977年去世之前,身边从来不缺殷勤的拍卖经纪人为她鞍前马后地效劳。这是多梅尼卡一生最后的胜算。■

橘园“女主人”2( 莫迪利亚尼为纪尧姆画的画像《Nova Pilota》 )

橘园“女主人”3( 巴黎橘园美术馆 ) 橘园尼卡女主人艺术美术瓦尔特保罗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