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走马换将,政坛前景扑朔迷离

作者:俞力莎

日本首相走马换将,政坛前景扑朔迷离0

( 6月4日,日本参、众两院全体会议举行首相指名选举,民主党代表菅直人(左)当选第94任首相 )

6月4日,鸠山由纪夫在内阁会议上接受所有内阁大臣的辞呈,并宣布内阁总辞职。同一天,日本民主党举行党代表(即党首)选举,在鸠山内阁中担任副首相兼财务大臣的菅直人成功当选民主党新党首,随后通过国会参、众两院首相指名选举,顺利继任日本首相。

曾当选过日本众议院议员的耶鲁大学副教授斋藤俊告诉本刊记者:“鸠山下台,最主要的因素是普天间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梁云翔告诉本刊记者,鸠山之所以在普天间问题上遭诟病,“一是因为他竞选时说大话,却又不能遵守承诺。实际上普天间问题在自民党执政时已尘埃落定,如果不是他主动挑起,根本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二是这件事反映了他的领导能力很差,执政的2/3时间都在处理普天间问题,最后却还是失分。其他方面,经济没有明显起色,刺激消费、改善民生的政策说易行难,尚需时间验证;亚洲政策也没有得分,创建东亚共同体的口号十分空洞”。日本上智大学副教授中野晃一也向本刊记者分析:“毫无疑问,在许多日本人眼中,鸠山处理问题的方式显示了他缺乏判断力、做事犹豫不决。他在高速公路调整收费的问题上也摔了跟头。”

63岁的菅直人在鸠山内阁任副总理大臣、国家战略大臣,兼任财务大臣、众议院议员,是鸠山政府的第二号人物。1980年,他作为当时的社会民主联合候选人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1996年与鸠山一道组建前民主党,后于1998年组建现在的民主党并出任首任党代表,2003年又促成民主党与当时小泽一郎领导的自由党合并,现任民主党代表代行(相当于党副主席)。菅直人曾于1996年1月在桥本龙太郎内阁中担任厚生大臣,当时日本发生了血液制品引发艾滋病的事件,他上任后立即彻查事件的来龙去脉,公开厚生省此前刻意隐瞒的报告及有关资料,深得民心。

菅直人在竞选时曾宣称将大力推动“实现国民期待”的经济、社会和财政改革,努力开创一个没有政治献金丑闻的政治环境,为实现日本“新生”继续努力。然而,要想顺利实现政治抱负,尚需经历出任首相后的第一个考验,即7月份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如果民主党在选举中未能实现“单独过半”,今后几年将面对一个反对党占多数的参议院。

斋藤俊副教授向本刊记者分析了参议院选举的可能结果:“菅直人的新内阁远比鸠山内阁要受欢迎,民主党有可能以一党之力赢得多数席位,但是现在预测还为时过早。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四种:第一,民主党席位过半,而国民新党继续留在联合政府,这有20%的可能性。第二,民主党席位未过半数,继续与国民新党结成执政联盟,这有30%的可能性。第三,民主党席位未过半数,将执政联盟的盟友从国民新党换成‘大家的党’(注,日本前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渡边喜美2009年8月组建的新党),可能性是30%。第四,民主党惨败,民主党、国民新党与公明党一同成立新的执政联盟,可能性是20%。”据悉,菅直人首相已与国民新党代表龟井静香举行会谈,双方同意维持执政联盟并签署协议书。至于社民党,“要取决于谁将会成为新内阁的外相。如果冈田克留任,社民党将继续与民主党政府保持一定距离。如果其他人比如田中真纪子出任新外相,可能意味着社民党将返回执政联盟。但一切尚无定数”。梁云翔教授认为民主党下一步寻求的合作对象最大可能是公明党,“社民党的影响很小,在参议院的席位只有5个,失去它的支持对于民主党的损失很小。而公明党是参议院第三大党,而且它态度比较中立,在基本问题上和民主党没有很大矛盾,目前的唯一诉求就是入阁。只要双方在人事关系上能处理好,合作是很有可能的”。

发达国家领导人任期以日本最短,战后已更换首相30位之多。梁云翔教授认为:“日本政局动荡有两大症结,一是经济不景气,政府屡遭国民指责;二是制度不合理,日本的首相并非民选、对国民负责,而是产生于国会,对国会负责。因此,首相的权力非常小,处处受政党牵制。动不动就被迫引咎辞职也让他们的施政纲领没有足够时间加以验证。尽管日本已经注意到制度弊端,开始追求两党制模式,但要打破原有政治格局并非易事。”■ 政坛日本首相民主党前景日本政治走马换将鸠山菅直人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