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

作者:石鸣

(文 / 石鸣)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0( 20世纪50年代,美国曼哈顿时代广场骆驼牌香烟广告 )

1880

卷烟制造机器本萨克机(左图)获得专利,将手工生产效率提高了40至50倍,每10小时工作日可卷7万支烟。卷烟进入大规模机器生产时代,为卷烟的普及和流行提供了基础。

1889

杜克(左图)与美国其他4家最大的烟草商达成协议,共组烟草行业托拉斯——美国烟草公司,一年花费80万美元向全球行销香烟,推动了人们对香烟的狂热。

1900~1908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1

英国少年反烟联盟、国际反烟联盟、卫生联盟以及抑制青少年吸烟联盟纷纷成立,关于青少年吸烟的辩论基本围绕道德和公民权进行。

1911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2( 30年代,山西太原烟草工厂劳作的女工 )

杜克的烟草托拉斯被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解体。杜克退出烟草业,捐赠建立杜克大学。

1913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3

在英美烟草公司的推动下,中国发展了山东潍坊、安徽凤阳、河南襄城三大烟区。“一战”刺激了中国的烟草种植,1915年,中国烟草种植面积为0.95万亩,1917年猛增至2.98万亩。

1913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4

“骆驼牌”香烟问世,标志着英式烤烟之外美式混合型香烟的诞生。

1914~1918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5( 30年代,英国运动牌香烟广告 )

“一战”期间,几乎每个欧洲参战国的士兵都得到红十字会的烟草配给。除了武器外,香烟是前线少数贴有商标的产品之一。美国“达勒姆公牛牌”香烟的口号是:“我们小伙子一点烟,匈牙利人就熄火。”

1920's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6

第一次女权运动兴起,女性开始冲破道德樊篱公开吸烟,西方社会中叼着烟嘴、在谈话中不断吐出烟圈的“It girl”被认为既独立又自信。

1925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7

《纽约时报》发表社论,称“卷烟是一种时尚标志”。

1925~1933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8( 50年代,英国香烟工厂生产线 )

1925至1933年,外资烟草企业在中国兴盛的同时,我国的民族卷烟业也在市场竞争中空前繁荣,上海的民族烟厂1924年为14家,1927年激增到180家,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本土企业崛起。

1933~1939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9

德国纳粹展开了以吸烟为主题的鲜为人知的社会调查,目的是关注种族健康和身体纯净,并开展了一系列反烟的社会运动。阿道夫·希特勒本人也反对吸烟。事实上,德国科学家是最早发现烟草和肺癌关系的科学家之一。

1939~1945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烟草再次成为关键的战略物资,这场席卷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的战争极大地扩展了吸烟者的群众基础,造就了许多人此后几十年对香烟的消费习惯。

1937~1945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11( 70年代,在音乐节上享受香烟的英国夫妇 )

抗日战争时期,天津、青岛、上海、汉口相继沦陷,机制卷烟无法输入内地,传统手工卷烟大大发展,甚至成为后方许多地区的经济支柱。

1942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12( 1964年,披头士乐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观光 )

国民政府财政部在重庆成立“烟类专卖局”,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烟草专卖局,并颁布《战时烟类专卖暂行条例》,为我国对烟类实行专卖的第一部正式法规。

1950~1953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13( 2005年,意大利颁布法案,禁止在酒吧、迪厅等公共场所吸烟 )

统计学数据、临床解剖和实验室的研究结果都指出吸烟提高了罹患癌症,尤其是肺癌的概率,标志着香烟魅力的蒙昧认知时代的结束。

1954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14( 德国一家餐厅为方便烟民,在墙身设计了吸烟洞 )

美国的烟草公司自杜克的垄断结束后第一次共同采取行动,在发行范围覆盖全美258个城市的448家报纸上发表了“对吸烟者的坦诚宣言”。宣言表示,烟草公司此前完全不知晓香烟烟雾的有害性,将采取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1950's~1970's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15

早在1931年就曾经推出过的过滤嘴香烟重新得到烟草公司的青睐和推广,50年代后半期,滤嘴烟品牌成为烟草公司产品计划的必备,从60年代开始,滤嘴烟开始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普及,70年代中期,市场上90%被消费的香烟都是滤嘴烟。

1962

两条路线的斗争:香烟百年要事记16( 2004年,摩托车手展示“万宝路”标志的摩托服 )

英国伦敦皇家医学院发表《吸烟与健康》报告,指证“烟草有害的例子不胜枚举”。该报告上市后立即销售一空,成为英国媒体的头条新闻,在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4

1964年1月,美国卫生部公布了第一份来自官方的关于吸烟与癌症关系的权威性总结报告。报告提出吸烟比空气污染更容易引起肺癌和支气管炎,并指出“对身体功能、器官、细胞核组织的许多伤害,在吸烟者身上出现的比不吸烟者更为频繁和严重”。

1960's~1970's

西方的烟草公司之间展开了一场焦油竞赛,低焦油香烟成为流行趋势。

1968

在第二次女权运动影响下,女性香烟消费再次上扬。女性用烟的形状更加纤细,苦涩后味减少。如维珍妮(Virginia Slims),其宣传口号是“宝贝,你辛苦了”。推广6年后,美国女性吸烟的比例翻了一番。

1962~1975

以“披头士”为代表的摇滚乐队获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拥趸,这些吸烟的音乐偶像使得香烟继续在工业化国家流行。越南战争继续培育美国新一代的吸烟者。

1971

吸烟产生的烟雾对非吸烟者健康的不良影响首度由美国卫生部长斯坦菲尔德在其报告中提出,尽管他没有为这一论断提供数据支持,但反烟行动由此有了更好的理论依据。

英国皇家学院发表《当今吸烟与健康》,将吸烟描绘为“现代大屠杀”,英国广播公司(BBC)配合制作了一期“面面观”特别节目。1972年,英国成年男子吸烟人数下降到50%以下。

1975

美国明尼苏达州通过了《保护室内空气清新法令》,规定“除规定的吸烟区之外,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公共集会上吸烟”。这是第一个规定在被允许的特殊区域之外禁止吸烟的法规。

1977~1979

一种含钯的“安全香烟”被研制出来,其原理是在吸烟者尚未吸入香烟产生的烟雾前钯先将其催化,实验证明涂抹钯催化残留物的老鼠没有生出肿瘤。但是广告效果并不理想,这种香烟还没有正式投放市场就宣告失败。

1981

《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关于吸烟者的妻子被动吸烟患肺癌的概率的统计研究,被动吸烟的危害开始得到统计数据支持。

1982

伦敦世界著名的哈罗德百货公司发布了自己的香烟型号,法国珠宝商卡地亚也开始开发卡地亚牌香烟,形成一股名牌香烟消费的时尚趋势。

1987~1992

美国环保署评测了环境烟草烟雾(ETS)的危害,最终报告将ETS暴露归入致癌物类,并估计二手烟导致了美国每年成人不吸烟者中大约3000例肺癌死亡。

烟草业开始转移战场,加强海外市场的开发。80年代晚期,全球性跨国烟草公司已经形成,其收益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烟草公司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力树立与自由、自我解放等意识形态紧密相连的香烟形象。

1987~1989

禁烟首先在各国公共交通场所推广开来。1987年6月1日,北京火车站全站禁烟,成为中国第一个无烟车站。1988年,美国联邦政府禁止在短于两个小时的国内航班上吸烟,1990年,完全禁止在国内航班上吸烟。1988年,东京地铁191个车站内禁烟。1989年,伦敦地铁禁止在车厢内和站台上吸烟。

1991

海湾战争期间,香烟不再成为美国军队的配给品。

1990's

浅色烟、混合型低焦油安全烟、薄荷型卷烟继续发展,长支烟越来越受到青睐,许多品牌的长度增加到“国际型长度”,超过90毫米,最长达120毫米。

1990's

烟草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初具规模,几大跨国烟草集团不仅销售香烟,也销售宠物食品、啤酒、软饮料、饼干、成品奶酪甚至人寿保险。“米勒酿酒”、“费城奶酪”、“卡夫食品”等品牌隶属菲莫公司,雷诺公司则售卖“戴尔·蒙特牌”水果和果汁,以及“奥利奥牌”饼干。

广告宣传上,烟草公司继续采取品牌延伸的策略,万宝路和骆驼都成为覆盖范围巨大的服装休闲品牌。

2003

2003年6月,欧盟发布烟草广告和赞助禁令,禁止烟草公司赞助体育运动。按照此规定,2006年开始,英美烟草公司退出F1赛事的赞助。

2003

世界卫生组织192个成员国通过了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国际性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该公约2005年2月27日起生效。截至2009年11月共有168个缔约国,覆盖世界人口的86%,中国为第77个签署国。

2008

截至2008年,在公共场所实行全面无烟法律的国家共17个,覆盖了世界人口的5.4%,包括爱尔兰、挪威、瑞典、意大利、英国、法国、新西兰等。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分别于2007年1月和2009年1月开始在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 香烟吸烟的危害两条路线要事斗争百年烟草烟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