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造一个麦肯罗
作者:张斌中国网球迷肯定还记得那个曾经在赛场上生龙活虎,对裁判往往出言不逊的约翰·麦肯罗——当年的世界男子职业网坛男一号,三次温网冠军,四度美网称王。1959年,全家随在空军服役的父亲住在“冷战”阴霾之下的联邦德国,约翰降生在了美丽的威斯巴登。一年之后,有着爱尔兰血统的父亲退役,全家迁至纽约。白天,老麦肯罗在广告公司工作,晚上攻读法律夜校,那个时代在电视剧《广告狂人》中曾经被精雕细琢地再现过。
早就挥别职业网坛了,此后虽然也有一两次去意彷徨,但是51岁的麦肯罗对待网球的执著令人叹服。奔波在四大公开赛的场边,享受着最佳网球评论员的美誉。在孩子们可以允许爸爸远行的时候,这位老将还会背着拍子跻身到冠军巡回赛,上一周他刚刚在波士顿中击败了比他小一轮的前世界头号选手克里尔,险些彻底挫败仅仅33岁的退役澳大利亚名将菲利普西斯。场边的老哥们儿都慨叹年过半百的麦肯罗的发球风范完全可以与1978年时相媲美,麦肯罗有些得意:“某种意义上看,我就是网球场上的恐龙。”
退役之后,麦肯罗轻松地就实现了跨界发展,拍广告、演电影、做电视评论员、取代亲兄弟出任美国戴维斯队队长、参加老将冠军系列赛。生活充实,收入不菲。2004年,CNBC的制作者异想天开,量身定制了名为《麦肯罗》的谈话节目,但是这个栏目仅仅存活了5个月就被忍痛拿下,原因是不少期的收视率居然是“0”。同一年,在影片《温布尔登》中,麦肯罗出演自己,虽无好评,亦无批评,那个角色没有比他本人更合适的了。2007年,在热播NBC电视剧《我为喜剧狂》里,麦肯罗又出演了一位主持人,驾驭一档谈话节目。在那个节目里,他的开场词是自己1981年在温网比赛中咒骂裁判的那句名言——“你没有必要那么一本正经的。”在纽约,麦肯罗居然还拥有一个画廊,这几乎不是生意,而只是他的爱好而已。
当初,麦肯罗之所以毅然退役,自己给出的原因是要把时间留给家人和朋友。现在这位终日依然忙碌已知天命的好儿子也在全心照顾着自己75岁的老父亲,除了给老人以时间之外,他还和癌症康复中的父亲一道参与了一个名叫“50超越50挑战”的活动,激励更多人坚强生活。麦肯罗表示,这个活动不卖产品,只是推荐生活方式。天命之年仍然精彩的麦肯罗认为,目前网坛最大的变化之一是,任何巨星的黄金岁月大大提前,集中在了19岁到27岁。那些正在大红大紫的明星们应该考虑一下此后更漫长的人生了,一生的精彩和充实其实很难。
近日,麦肯罗又给自己逍遥的退役生活添加了几许扎实的分量。在纽约住家不远的兰德尔斯岛上,麦肯罗与人合作创建了一家有着20块网球场的“麦肯罗网球学院”,这个学院凝聚着他自己对于21世纪未来网球明星的所有理解,他希望日后网球场上的主人中有来自于这个“网球试验室”的。
16年前,当麦肯罗等一批美国网球名宿退役之后,《体育画报》曾经在那一年的5月份刊登了一篇特稿《美国网球死了吗?》,对那个时代美国网球的沉沦表达了无限的担忧,其中有两个标志性现象让人担忧,冠军少了,打网球的人少了。这本杂志一直被摆放在美国网球协会CEO的办公室里,激励着为这项运动在美国的生死操心劳力的人们奋力向前。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网球的繁荣自不待言,据美国体育产品制造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入新世纪之后,网球运动在美国拥有了更为广大的参与群体,增长率高达43%,全美的网球人口总数达到了1800万人。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全民的网球参与度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反倒是持续增长。2008年,参与网球运动的美国人的总数量激增到了2700万,这一年间,有600万人是第一次拿起球拍走上网球场。
美国网球协会一直在以著名运动员的名字命名一个又一个青少年发展计划,麦肯罗始终没有参与其中,这一次创建的网球学院完全是自己的草根行为,与美国网球协会无关。不仅如此,麦肯罗的网球理念也与时下过度的职业道路有些不同,他提倡给孩子们更多的运动快乐,而不是在12岁的时候就放弃生活中的一切,每天不停地训练六七个小时,这是大多数人认定的网球成功之路。麦肯罗坚信他们那个时代的网球道路才是最好的,他要让自己精心雕刻的孩子们可以像他当年一样自由快乐,小的时候不仅仅只有网球,同时还可以踢足球、打篮球,还有课堂以及游戏的快乐。麦肯罗不希望,过早专业化导致孩子们早早地就仇视自己所从事的项目,而他这一代的老将们至今都愿意在赛场上玩耍,就是始终保持着最良好的职业心态。而那些当红的明星们其实早已内心一片苍茫。
谈及自己的理念,麦肯罗指着自己办公室里的吉他告诉记者:“每个人都想成为著名歌手凯西·理查兹,但很少有人会成功的,职业生涯总会千疮百孔,我的幸运在于,职业之外,我还有很多别的快乐和生活。网球运动员不过是我曾经的职业罢了。”
这可能就是麦肯罗最急于塑造的“新麦肯罗”们的精髓所在吧。■(文 / 张斌) 一个麦肯罗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