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的自我挑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March的自我挑战0(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和日产新一代March )

作为车市火爆的直接受益者,东风日产很长一段时间饱受产能不足的影响,扩建新工厂变得越来越紧迫。即便面临车型热销产能紧张的现状,东风日产依旧在北京车展上公布了March的国产计划,很多人难以理解,东风日产会在此时引入AO级的紧凑小车。要知道AO级小车一直存在着价格门槛问题,合资品牌无法将价格拉低,就根本无法与自主品牌竞争。广汽丰田雅力士每月销量一直没有突破1500辆,即便大众Polo的月销量也才勉强超过5000辆,AO级紧凑小车一直被视作合资品牌的“泥潭”,尤其是中国汽车消费者们对于大空间大车型的潜意识偏好,东风日产如何谋划March的未来。March的引入,是否在为日产许诺2012年国产电动汽车做准备?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

三联生活周刊:AO级的小型车一直被认为是合资品牌的“泥潭”,本田飞度、铃木雨燕、标志206等热门车型的月销量都未过万,像丰田雅力士、马自达2等车型更是难以逾越价格心理线。7万元以下空间几乎都被自主品牌的A级车型稀释掉了,东风日产选择这时候引入AO级的March,并且还采取了全球同步的新型号,你们如何预期March的未来?

任勇:March作为日产看家的传统AO级车型,已经有近28年的历史,现在全球同步上市的是第四代March,中文名字叫“玛驰”。之所以选择现在引入到国内市场,主要是注意到中国汽车市场越来越细分化。过去东风日产的骊威很好地在细分市场中找到了空间,March也将延续这种细分市场机会的把握。其实国内市场AO级紧凑型车中合资品牌并不多,尤其是在较低价格段。而在欧洲和日本,AO级一直是非常受欢迎的,油耗经济之外,非常适合城市道路环境。我们认为,随着中国汽车消费观念的成熟,尤其是年轻一代驾驶者对于自我品位的重视,March将在AO级车型中拥有极强生命力。

三联生活周刊:整个2009年,东风日产一直是国内车市增长率最高的单一品牌,你们一直备受产能瓶颈的困扰,现在又新增了March车型,无疑产能更紧张。你们如何看待产能问题?

任勇:东风日产在整个2009年一直在挖掘现有生产线的产能潜力,在襄樊工厂,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5+1体制,每个人在保证每周休息两天的基础上,5个人轮流倒班,这样可以多贡献出一些产能。即便如此,天籁每月最多也只能生产1.2万辆,所以天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更多的挖潜来自生产节奏的提升,我们在一些瓶颈工序上增加投资。我想随着新工厂的投产,未来产能不足的问题将会稍微缓解,中长期目标是把产能提升到100万辆。

三联生活周刊:日产知名的GTR跑车在去年广州车展时被引入到国内,东风日产的GTR销量如何,GTR对于东风日产其他车型有无影响?

任勇:GTR的引入,对于东风日产的众多车型是非常好的品牌提升,目前GTR采取的订单方式销售,最早一批车是我们从以色列等其他市场上调配的,所以我还无法给出特别精确的销售数字。目前订单系统上看累计销量有几十辆,毕竟GTR作为日本国宝级跑车,一直备受跑车迷们推崇。

三联生活周刊:日产对于电动车商用问题,一直是非常激进的动手实验派,东风日产也计划将在2012年开始投产电动汽车,你认为中国汽车界真正准备迎接电动车时代了吗?

任勇:这次北京车展上出现了非常多的电动车展品,整个社会对电动汽车的热情已经非常高涨了。中石化和中石油在讨论加油站里面建充电部,中国电力和南方电网也想利用电动汽车提升智能电网的商业机会。日产一直在坚持做纯电动车的研发,我们认为混合动力是汽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过渡。中国的消费者很追求实用主义,多花几万元增加200公斤的电动引擎,燃油节约最多也就是百分之十几,这很难说服他们尝试电动汽车,大家都在期待政府相关部门推出纯电动汽车优惠政策,让大家真正看到电动汽车的好处,形成一种电动车风气非常重要。■(文 / 尚进) 任勇挑战March自我日产东风日产电动汽车日本汽车汽车产业国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