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的本质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在一个传记中无所不说、狗仔队无处不在、真人秀中表现癖不断的时代,也许在好莱坞已经找不到魅力了。但是奥巴马证明,魅力仍然拥有魔力。他的魅力相当大——“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化身,一个理想化的、自足的形象,受众们把他们自己的梦想投射到了他身上,就像嘉宝一样,被动地接受热切的希望和极度的期望。”
欣赏某种东西或某个人的魅力的人,可能会沉湎于白日梦。这跟魅力的现代起源有关。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说:“魅力是现代的新发明,在油画兴盛时期它并不存在。优美、高雅、权威等概念似乎同它表面上相似,可是却根本不同。假如社会上对个人的嫉妒没有发展成普遍而广泛的情绪,魅力就不可能存在。向民主推进而中途辍步的工业社会,是生产这种情绪的理想社会。”如果一个人艳羡充满魅力的事物但并不为之奋斗,他就只是通过充满魅力的幻梦来填补他目前的形象与理想中的自己之间的鸿沟。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语教授朱迪斯·布朗在《六个维度中的魅力》一书中也认为,魅力是一种现代主义时期的事物,它到“二战”结束前后就终结了,“我们现在仍然会被魅力吸引,但是以一种复古、怀旧的方式”。
布朗说,她第一次对魅力这个话题感兴趣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在读伍尔夫的自传时,她被这样一段叙述震撼了:伍尔夫跟一位朋友一起散步,经过一片沼泽时,看到里面有一只狗的骨架,伍尔夫说“在那上面有过去的魅力”。随后她发现现代主义文艺作品中经常能遇到魅力的回响。
书名《六个维度中的魅力》说的是魅力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它不只在文学或商业里起作用,还跟名人、工业和暴力有关。另外,在古希腊语中数字6是“hex”,意思是妖术,这从词源上说明魅力具有神秘的、半妖术的特质。
( 《六个维度中的魅力》 )
布朗说,魅力跟美有关,但不同于美,“美经常被跟真和善联系在一起,魅力需要某种美,但它跟真无关。魅力更多地跟幻想、欺骗和死亡对话”。
魅力总包含一种幻觉。这个词本来指的是一种魔咒,使观众看到并不存在的东西。在现代,在比喻的意义上,魅力通常始于一个人、一件东西、一件事或一个背景风格化的形象。这种形象并非完全是假的,但它是有误导性的,它的魅力依赖于模糊或忽视某些细节,同时强化别的细节。“我们看到了舞蹈,但没有看到彩排,看到细细的高跟,但没看到脚上的水泡,看到了天际线,但没看到肮脏的街道,看到了跑车,没看到气泵。要维持这种幻觉,魅力需要一种神秘的原素。它不是透明的,也不是晦暗的,而是半透明的,只需要足够引发观众的想象和幻想的熟识度。”
布朗把魅力定义为一种“否定性美感”,人们把死亡作为对使人感到麻木的文化的反应。她说香烟是魅力的完美体现:“在抽烟时,抽烟者从需求、责任和关注生产的物质世界走出来,进入一个轻飘、飞逝、美丽、死一般的世界。用物质做成的香烟给抽烟者开启了一个非物质的,通过迅速吸入尼古丁、焦油和一股烟雾带来快感的世界。细小、流线型、短命、最终会致命的香烟通过烟雾,引发一种时尚、越轨和危险的感觉,共同创造出魅力。”
布朗在书中写到了各种主题:香水和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作家菲茨杰拉德、曼斯菲尔德与暴力;伍尔夫和摄影;嘉宝和明星;演员约瑟夫·贝克;玻璃纸现象。“很多人以为魅力是一种只跟消费者的欲望有关的肤浅的东西。但魅力是一种理想化的幻想,一种使用语言的方式,这跟非金钱的东西有关。”
当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美丽与毁灭》的主人公安东尼·帕奇领教了“欲望会欺骗你”,他指的是我们现在所知的魅力的力量:“就像一道在房间里四处跳跃的阳光。它停下来,照亮某个微不足道的事物,我们这些可怜的傻瓜努力去抓住它,但当我们去抓的时候,那一道阳光又照到别的东西上面去了,你得到了那个东西,但是让你想得到它的灿烂的光辉已经不在了。”我们要的是闪烁的外表,但我们能得到的微不足道。魅力有着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力量,就像一个让人着迷的咒语,盯着看,你看的是一个密闭、无法进入但有着无穷的吸引力的世界。■
(文 / 小贝) 本质主义本质伍尔夫布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