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摩的石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依照高阳先生的版本,达摩祖师和他的石头的故事据说是这样的:达摩到当时梁朝所属的广州游历,被广州刺史萧昂瞄上。萧某本也是个热心肠的佛教徒,但想必更爱权术而不是我佛慈悲。于是逮住这个可邀功的机会,萧某屁颠屁颠将达摩来访的消息奏报梁武帝。梁武帝原就是佛教一忠实票友,得道高僧来此,当然不愿错过“追星”机会了。达摩被请到南京,两人一来一去扯了几天,探讨的全是高深话题,被后人传为美谈,但在当事人感觉似乎不甚投机。此处不留神,自有留神处。于是“达摩一苇渡江”,打算到洛阳“投元魏”。但经过嵩山少林寺时,达摩突然心血来潮,不走了。他径直走进少林寺,给自己找块石头,在它对面坐下了。面朝石头,春暖花开。这一坐,就坐了9年。
是什么问题把达摩祖师的佛心给硌着了,要他用9年的时间来思考?高阳先生写道:“一个念头要9年才想通,那不是禅宗的‘顿悟',同时也不成其为值得梁武帝东迎的高僧。”意思是说,谁会真的拿9年时间来跟一个问题死磕啊?达摩不过是在作秀而已:“9年面壁不必要想什么,只要熬过9年,自然成了莫测高深的名人。”果然,不但达摩走红,“连他面壁的那块不黄不黑、凹凸不平的石头”,也成名物,还受到过乾隆皇帝的接见。
在高阳先生看来,这就是“术”,用现代话说,即自我推销的策略。再回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广场,第欧根尼在墙根下晒太阳,破落得肯定跟孔乙己有得一拼。亚历山大大帝朝他走来,略一颔首:“阁下!”谦恭又不失君王风范,并问他需要什么恩赐。溜须拍马的史官正准备记下这历史性的一刻:大帝礼贤下士,叫花子感激涕零。但第欧根尼灵光一闪,越过亚历山大的肩膀,看到历史的目光,于是,他说了句流传千古的话:“只要你别挡住我的太阳光。”亚历山大被反将一军,成为历史的笑柄。
这个第欧根尼,也就是住在木桶里宣扬自己犬儒哲学的第欧根尼。不得不承认,他的“术”的运用之成功,以至于最终以这两件轶事永垂不朽,被一代代的人引用,至于他说了其他什么做了什么,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尽管经罗素先生的考证,他造过假币,还以回归自然为名义,有公开猥亵的劣迹。
笛卡儿说他哲学的形成,得益于火炉。他在巴伐利亚参军时,天气苦寒,他便时常钻进巴伐利亚特制的火炉子里,蜷缩在里面进行思考,等到他出关时,他的哲学就像面包,已经被烤熟可以上桌了——罗素建议不必把类似的吹嘘太当回事。但不得不承认,思想有时候也是需
要包装的。■(文 / 寇研) 达摩面壁文化达摩菩提达摩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