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地区选举右翼阵营受挫

作者:俞力莎

法国地区选举右翼阵营受挫0( 3月23日,在法国马赛参加罢工游行的民众 )

当地时间3月21日晚,法国地区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束,以社会党为首的左翼政党支持率达到54.12%,在法国本土22个大区中的21个取得胜利,以人民运动联盟为首的右翼政党支持率为35.53%,仅在阿尔萨斯一个大区领先左翼。

3月25日,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表示自己将组建一个新的右翼政党,备战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

“法国的政党阵线一直不太稳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稳定结构。”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小劲告诉本刊记者,“对于右翼联盟而言,德维尔潘建立新党只是分担压力的权宜之计,同时也以防右翼阵营受到萨科齐的拖累。”右翼政党内部一直存在着前总统希拉克一派与萨科齐另一派的矛盾,在外交政策上尤为明显,前者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持反美态度,而萨科齐的政策被称为亲美的“西方大西洋主义”外交。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法国问题专家陈露则认为:“这次德维尔潘组建新政党说明两派出现分裂,而不是权宜之计。萨科齐控告德维尔潘侵权,这个案子到现在还没有结束,两人也存在个人恩怨。”2009年9月,德维尔潘被控在2004年总统大选时犯下共谋诽谤、共谋伪造文书、赃物和背信等4项罪名,萨科齐等人以遭诽谤受害者名义要求彻查该案件。萨科齐改组内阁的重要动作,是任命德维尔潘的盟友乔治·特龙主管政府公共服务和行政部门的工作,有意削弱德维尔潘阵营的实力。

地区选举被视为对现政府的重要民意考验,然而3月14日首轮选举弃权率达54%与第二轮选举弃权率达47.5%。“这次地方选举弃权率非常高,这部分弃权的选民大多是原来投萨科齐票的右翼选民。他们既不愿意转向左翼,又对萨科齐政权不满,就以弃权来表态。”陈露告诉记者,“而另一半左翼选民,他们是对地方政党社会党比较满意,尤其是金融危机中,萨科齐不太管失业问题和居民购买力低的问题,而地方政党却在想尽办法挽救这些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失业者、青年学生和低收入者。”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国祥则向本刊记者指出:“萨科齐的右翼政党政府对移民和下层劳工采取了限制措施,限制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参与法国经济活动,也在历来主张平等的左派中引起不满。”

3月23日的全国大罢工表明,萨科齐最大的危机来自民意的不满。萨科齐上任以来法国经济一直增长乏力,目前失业率又高达10%,失业总人口300多万。法国民意测验调查所民调显示,参与调查的人中,71%认为政府应改变政策。在这次地方选举中,诸如公共交通、高失业率、司法和养老金体系改革等问题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益普索调查公司一项民调则显示,58%的选民认为萨科齐不应参加下届总统选举。陈露说:“萨科齐本身不是一个经济学家,所以他在推进改革时,项目特别多,雄心特别大,所有项目同时推进,运作得特别快,恰恰碰上了经济危机。改革推进不太稳,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缺乏成效,进退两难。比如他的住房改革,一上来就提出宏伟指标,就要让所有低收入人群都能买到房子,要给他们各种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可是这笔钱从哪里来,怎么算,并没有清楚的预算做支撑。总理菲永和财政部长拉加德算得很头疼,他们的口径也总是不能够统一。”许多法国民众认为,萨科齐就任总统以来,未能兑现就职时做下的“让广大民众更富裕、让法国更具竞争力”的承诺。

但仅以这次地区选举的结果来判断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的结果,似乎还为时过早。“现在法国左右派力量基本上是势均力敌,不相上下,要看最后这两年半时间社会党与人民运动联盟的表现如何。从现在看,地方上基本被社会党占领了,而全国政权被人民运动联盟占领,两边势均力敌。从总统候选人来看,萨科齐是一个,他的总理菲永是一个,再一个就是德维尔潘。”而左翼政党社会党方面,“第一书记奥布里夫人在这次大选中比较成功,把所有的左翼都联合起来了,她的民望有所上升。她的弱势在于她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能力还有所欠缺。社会党有一个特别强有力的人选,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他是新凯恩斯学派的著名经济学家,他表示如果党内同意的话,愿意回国参加下一届总统竞选。现在右翼内部力量分化,如果经济再没有回升,右翼阵营将面临很大考验。”■(文 / 俞力莎 蒲实) 法国选举阵营右翼地区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