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没市长的“市长接待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2月2日上午8~12点是我市的“市长接待日”,不少市民带着“问题”来到市长接待处,耐心地等待市长到来。我校教师代表于8点30分到达市长接待处,准备就校园拆迁一事向市长反映情况。在教师代表到达前,大厅里早已坐有等候的人群,他们显得焦躁不安,其中有七八个妇女早上5点多从乡村赶到市内,为的是向市长反映村镇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市长踪影。9点半钟,教师代表主动找到有关工作人员询问。答复是:你们来迟了,市长已经走了。教师代表又问:什么时候走的?答:8点半。而教师代表知道,8点前,那七八个村妇就已经在“耐心”地等待了。当场就有一位退休的杨老师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教师代表愤愤不平,因为上一个市长接待日,教师代表们已经吃过闭门羹——11点钟到达市长接待处,工作人员说:“市长刚刚走。”
“市长接待日”制度本来是一件好事,既亲民,又及时了解了民众的疾苦和社会存在的问题,这为政府行政提供了第一手社情民意。可是,市长接待日已经演变成如此“闹剧”,实在令人不解。实事求是地说,市长接待日没有市长,已经不是“政治秀”的问题,其带来的失信于民后果是严重的。
“市长刚刚走。”——这句已经成为工作人员口头禅的话,不知欺骗了多少在社会不公面前将政府视作依靠和救星的群众。这样的市长接待日不如没有。其实,即使市长因为公务不能出现,也完全可以做出诚挚的解释和相应安排,一级政府设有市长、副市长若干人,一个人有事其他人完全可以出面接待来访群众,关键是没有把群众利益高置头顶,没把民众疾苦当成寝食难安的大事。这样下去不知道还会诱发多少上访事件? (文 / 包光潜) 接待日时政市长
上一篇:
一个农民工儿子的期盼
下一篇:
乡里要来观摩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