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被包装的幼儿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前些日子,一个幼儿园园长邀我参加了一个“包装会”,中心议题是给幼儿园寻找一个切合市场需求的卖点。这位园长做了10多年的私立幼儿园,不满足于正在经营的平民幼儿园,“想挣有钱人的钱”。于是,找到一个加拿大的幼儿园,对方同意派2位加籍教师,并让她使用幼儿园的名字徽标和校服设计。这位园长计划,上午让加拿大老师带孩子,下午让中国老师带孩子,她理解这就是“双语教育”,而这所幼儿园就是她心目中的“国际化幼儿园”。
会上,“智囊”们纷纷贡献智慧。一位教育界人士说,告诉家长,这所幼儿园的孩子是按照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培养的,让家长相信,这些孩子们将来具备“国际视野”,是要在跨国公司做事的。一位营销界人士说,价位不能低,最好是收加元,折合人民币每月至少6000元,这个价位不高,北京、上海此类幼儿园都已经上万了,开园后,再让媒体的朋友写篇软文,标题就叫《天价幼儿园又现郑州》。一位广告界人士说,玩具全部用进口的,而且是响当当的品牌。为了体现“国际化”这个特征,要在幼儿园的院子里修造十几根旗杆,挂上欧美国家的国旗。
一个个点子抛出后,这位园长激动得面红耳赤,她觉得这次“包装会”真的没白开,她心满意足地请所有人吃了一顿大餐。“要是家长问,我们的孩子真的能成为国际化人才吗?你如何回答?”我问那位园长。园长神秘一笑说,这个不用担心,教育这个行业的特点是对孩子的未来许诺,十几年以后,那些家长难道因为孩子还在中国走后门找工作向你索赔吗?(文 / 一乐) 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包装
上一篇:
“学区房”,什么房?
下一篇:
环球要刊速览(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