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落的秘符—超级畅销书是否能改变世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丹·布朗
)
超级畅销书制作
丹·布朗每天凌晨4点起来写作,如果觉得思路有些不通,他就穿上重力鞋,从房顶的钢杆上倒挂下来理清思路。“如果你颠倒过来看,世界会变得完全不同。”他对本刊记者说。这让我想起《达摩流浪者》的结尾,倒立在孤凉山山顶的雷蒙。“这时,我可以确确实实看到世界是颠倒的,看到人类只是古怪的、自负的甲虫,满脑子奇怪的幻想,走起路来趾高气扬,而不知道自己是倒悬着的人。”不过,丹·布朗和凯鲁亚克不同的是,他从未放弃对人类的希望。因为他相信“我们都是一体的”这个理念从他所相信意念科学的角度,借助量子力学理论的解释就是,组成世界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同源的。组成你的原子和组成我的原子,可能来自亿万年前的同一棵树。
丹·布朗不是畅销书作者,而是“超级畅销书”作者。这一针对他和J.K.罗琳应运而生的新名词,所需要达到的条件,如他的上一本书《达·芬奇密码》,在全球的销量迄今已超过8000万册,在中国也有300多万册。在电话采访中问他:“你觉得是什么使得你的书超级畅销?”他说:“全世界各个角落的读者,其实都有从学习中享受到乐趣的本能。”这种乐趣不是满足人的下意识的色情或者暴力文学所能企及的,至于说达到如读者形容的“像蔬菜一样有营养,像冰激凌一样的口感”,则是个超级技术活儿了。
凡是技术范畴的事,就有经验可以总结。丹·布朗的译者朱振武向本刊记者介绍了丹·布朗自己总结的“强文七法”:1.营造背景环境:让读者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中。2.切换场景:让一切不停地转换,打消阅读的枯燥。3.设定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情节,构建全文。4.悬念的制造:时间——在情节背后放上一只时刻闻其声的时钟,惊险——让主人公经历各种生死的考验,期待——让读者总是满怀期待之情。5.细节:只有翔实可靠的一手资料才有自然真实的效果。6.语言的编织:言此及彼,滴水不漏。7.校正:最有趣的部分,初稿完成后还需仔细推敲。
《达·芬奇密码》于2003年出版后,他之前创作的小说也跟着大卖,此间6年,丹·布朗并没有新作面世。直到去年,他推出《失落的秘符》,一如既往,其中涉及神秘的符号学、秘密社团、艺术和历史方面的丰富知识。这次,悬疑围绕共济会的秘密展开,而400多页紧张程度超过美剧的情节,就发生在华盛顿特区的12个小时。华盛顿在他笔下揭下众人熟悉的面纱,成了一个地道密布、秘密遍地的城市,加上共济会和中央情报局的不为人知的秘密,离奇程度宛如《哈利·波特》里的魔药。但不一样的是,丹·布朗向本刊记者肯定了这些细节的真实性。译者朱振武告诉本刊记者,为翻译和校正本书,他咨询过的专家包括国内神经科学研究的专家、语言学神经认知专家以及拉丁文等方面的专家,而且神性科学专家向他肯定了丹·布朗书中这方面的信息。
( 依照罗马万神殿建造的华盛顿国会大厦是《失落的秘符》中一个重要的发生地
)
今日的科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让人类实现信息分享,在每个读者都可以随手用谷歌、维基百科、百度知道,检验书中的离奇信息的情况下,科学悬疑小说该怎么写才能确保不失于信,不失于奇?丹·布朗对这些新技术显得相当熟稔,把它们悉数交到书中人物的手中,比如小说中的中央情报局部长,就会随时通过她的黑莓手机和助手在公共和局域网内部的搜索引擎,迅速掌握她遇到的每一个新词语和背后的历史。实际上,她是在替读者完成“搜索冲动”。之后,作者还会揭示那些你想不到的或者网络上找不到的秘密。丹·布朗说他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写作,但是却花了5年用于“强文七法”中的第5点——细节的研究。从最初,丹·布朗就确立了他的写作方向,也因此有意识地和某些领域的专家保持联系。他告诉本刊记者,《达·芬奇密码》的巨大成功给他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就像某种特权,我可以进入很多以前我无从知道,也不可能进入的领地。总有一些历史学家和专业人士渴望和我分享他们掌握的秘密。”他说:“我去了很多次华盛顿,一开始参加普通的一日游,去观察那些著名建筑里的共济会符号,然后和妻子分头拜访了那些建筑的馆长,做信息求证。还有些史实就来源于那里的图书馆,那些古籍任何人都可以去翻阅,只是没人像我一样真的去看罢了。”
共济会的面纱下
( 丢勒的版画《忧郁症I》 )
“也包括共济会的人?”本刊记者问他。他迟疑了一下说,是的。在阅读本书前,谁会注意到1美元背后的图案不仅和共济会的秘密有关,而且喻示的是国家精神的全部宗旨?华盛顿收藏的德国画家丢勒的版画《忧郁症I》包含了共济会会标中所有元素——量尺、圆规和“G”所代表的几何学?如丹·布朗在小说中宣称的:“共济会不是一个秘密社团,而是一个有秘密的社团。”由犹太富翁罗斯柴尔德家族创立的共济会,的确在历史上有段时间成员都是美国最有权势的白人精英,如华盛顿、富兰克林等大部分美国总统和胡佛等人。他们有神秘且奇邪的入会仪式,丹·布朗通过兰登教授之口指出,以判断一种意识形态是否是宗教的“ABC(确认、相信、皈依)三点”来看,“共济会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宗教的替代品。但它有个基础,就是入会者有宗教信仰,不管是基督教还是犹太教等,成员相信宇宙间有比我们更伟大的力量”。因为它是以一神论为基础的,因此和一些宗教社团总是处在一种微妙的矛盾中。
传说中,共济会的入会仪式——饮下盛在骷髅头里的红酒,以及种族歧视,很难令人对他们有好感。多年来,共济会一直严守其秘密,不做任何解释,渐渐被包裹在重重阴谋论的阴影中。关于共济会传言的一些说法出现在美国记者亚历山德拉·罗宾斯的《坟墓的秘密——美国权力的秘密通道》(中信出版社)中,通过采访100多位骷髅会(共济会分支)成员,讲到了这个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精英社团对美国的整体控制。
然而,与前些年《达·芬奇密码》对天主教的冒犯不同,《失落的秘符》发行后,得到了共济会的广泛认同。英国BBC的记者拿着书中提到的关于共济会的要点去问英国共济总会的图书馆馆长和历史学家约翰·哈密尔,他确认丹·布朗在小说中提到的关于共济会的大部分说法。英国共济总会成立于1717年,那正是在《达·芬奇密码》中起关键作用的“蔷薇十字会”式微之际。哈密尔说:“首先,共济会没有种族和阶级歧视,而正相反,它宣扬博爱的思想以及美德精神,唯一的门槛就是要求成员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论是哪种宗教,它把有共同理想的人集中起来,讨论能做哪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也正是出于这一点,政治和宗教,在共济会的会议上是禁止讨论的。”哈密尔也提到:“共济会的入会仪式并不是喝盛在骷髅头里的红酒——这个谣言源自19世纪末法国一个反共济会的人的所谓揭露内幕的报道。”
在美国,新泽西的共济会长老们觉得《失落的秘符》显示了作者对共济会的尊重,长老们直言不讳地说,他们指望着丹·布朗这部小说的出版,能够改变世人对共济会的偏见。“也许是我们该走入公开化的时候了。”新泽西共济会的秘书总长拉里·普拉斯基特说,“以前我们太低调,以致世人对我们的误解很多,政府高层中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多的成员,更没有什么阴谋论。我们关心的是帮助政府寻找失踪儿童。现在成员老化现象严重,每年入会1000人,死亡2000人,现在的共济会和我38年前入会时大有不同,我们的成员有菲律宾人、秘鲁人,我的导师就是个斯里兰卡人。”
意念科学
销量在超级畅销书之上的只有《圣经》和伟人语录一类的书籍,这也意味着,如果这是本蕴含思想的小说,它可能对人类的意识形态有影响和修正的作用。丹·布朗很明确地知道这一点,他告诉本刊记者,他真正想通过这本书说的不是共济会的事,而是书中的一条副线——凯瑟琳·所罗门研究的“意念科学”。
在书中,谈到凯瑟琳研究的内容时,丹·布朗提及一位真名实姓的人物——琳妮·麦克塔格特——美国意念科学的先驱,著作包括这一领域的奠基之作《场域》(The Field)和《意念的实验》(我国台湾地区译作《念力的秘密》,台湾橡实文化出版社,译者梁永安也是《达摩流浪者》的译者)。丹·布朗把她的研究网址写入了小说,在首页的视频上,琳妮·麦克塔格特说起意念科学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人类意识和心智的起源。“到底是局限于我们的头脑中,还是有超越身体的神秘力量在起作用?”正如丹·布朗在书中所说,古人相信人类心智具有伟大的力量,但是随着启蒙运动,西方进入科学实证的时代后,很多信念因为没有科学研究的证明而丧失了信众。除了荷尔德林发出去神化的时代人类将走向哪里的感叹,所谓“无实验无真相”,人类被科学拘囿,古人的智慧被遗忘。但最后琳妮乐观地说:“现在,有关这方面的科学实验正在发展起来。”
尽管琳妮·麦克塔格特的声线很有说服力,但这类科学目前被称为“伪科学”。小说中的凯瑟琳所做的实验——对着一瓶水沉思冥想,可以改变水结晶的形状。爱和感恩,形成对称和复杂的冰晶,愤怒和脏话则形成丑乱的冰晶,其原型是好几年前日本江上胜教授的实验,缺乏科学严谨性,跟一个传教士说“信我们,得永生”差不多,完全禁不住正统科学的“研究一个客观真实的物理现象,并用数学方法建立证明的模型”系统的推敲。
意念科学是随着这本书首次出现在中文中的词语,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展开系统且公开的研究。资料显示,在上个世纪,量子物理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比如是否可以导入数学理论以波函数的坍缩来解释电子云。当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格纳提出“意识是打开这道神秘之门的钥匙”,反倒启发许多没经过科学训练的人将量子力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结合起来,比如开发“量子治疗”,成立“超心理学”学校。量子物理尽管在科学领域还在理论的层面,但却成了灵修领域的试金石。这大概是意念科学发展起来的前身。
比如量子物理界有名的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干扰实验,如果有观察者,粒子的运动会不可思议地改变既定方向。意念科学家由此认为,既然对基本粒子的关注可以改变它本来的样子,那么将意念集中于某个方面,也可以改变一件事的本来命运。但一个显而易见的漏洞是,粒子是如此脆弱,被你看一眼都会崩溃,那么世界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动,比如遥远的宇宙射线都会改变它的轨道,而非完全可由人的意念控制,这个实验并无法证明人类意念可以改变现实。
琳妮·麦克塔格特如果在中国大陆出中译本,大概会和所有关于灵修的书一样,放在“人文—哲学”的科目下。霍金曾经在《宇宙简史》的最后写道:“迄今为止,大多数科学家都太过专注于发展描述‘是什么’的新理论,而不关心‘为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其任务是提‘为什么’的哲学家,却没有能力跟上科学理论的进展。在19世纪和20世纪,除了很少几个专家之外,科学已经变得太过专门化和数学化了。哲学家大大缩小了他们探索的范围,以致维特根斯坦曾说道:‘哲学仅剩的任务是分析语言。’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伟大哲学传统衰败到了何等地步!”
丹·布朗对本刊记者说,他相信意念科学,因为“迄今为止,我们仅仅开发和使用了人类全部智力和精神的表层”。■
专访丹·布朗:超级畅销书是否能改变世界?
三联生活周刊:传说你有一个给你做事实调研的团队,是真的吗?
布朗:我只有一个负责商业运营方面的助手,其他都是我妻子帮我做,比如她很有艺术史方面的知识,我告诉她我哪段需要一幅画,她就会帮我找来这个画的所有资料,然后我们一起讨论。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你花了这么长时间写作这本书?
布朗:一个原因是《达·芬奇密码》获得的成功比我想象的还要大,有一段时间,我一想到有几百万人盯着我,就感到落笔艰难,直到那段热潮过去。与此同时,我花了很长时间理解意念科学的知识,然后要去思考如何把它转化进虚构的小说。
三联生活周刊:但书中关于这方面的实验不是很令人信服。
布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怀疑论者,他们只认定眼见为实。在我的书里,我告诉他们我所认为的真实。之前我们谈到的那部科教电影(《关于宇宙,我们到底知道什么?》),我一一拜访过其中的很多专家。为这本书我做的研究笔记能装满4个冰箱,但我舍弃了其中90%的资料,考虑到人们的接受程度。我有意用很平静的语气,用很现代的有效的叙述方式。我相信,有些人赶上了飞机,有些人没赶上。对没赶上的人来说,他可能也会觉得没损失什么。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经验会越来越浮出水面,会有更多人会相信它。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书中重新阐释了“apocalypse”一词的意思?
布朗:是的。从它的希腊语词源上,它还具有“启示”的意思。所以《圣经》的最后一卷《启示录》预言的不是世界的末日,而是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的终结,意味着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们将用全新的世界观看待世界和现实。
三联生活周刊:你如何理解意念科学?
布朗:随着深入了解,它深刻地改变了我对宗教和命运的看法。我相信所有的宗教都是相同的,在宇宙间有比我们更伟大的力量。我们一代又一代在外界寻找这个伟大的力量,但其实它就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间。意念科学就是告诉人们,人人都有神性。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这边是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在书中讲到的哲学,例如“不破不立”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很新鲜,不过我对你的神秘符号和CIA的新技术非常感兴趣。
布朗:我发现,西方这些无论是叫它“新时代运动”还是“意念科学”的运动,是中国古人很早就明白了的事情,我认为你们应该是具有更高一层的文明。我住在波士顿附近,波士顿有个唐人街,那里的一位中医治好了长久以来折磨我的头痛。我的一些很亲近的朋友,他们都是成功人士,他们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转而到中医那里寻求秘方。不是所有情况,但有些时候的确是有效的。他们在我的手指间上药,扎针,治好了我的头痛。这你很难用科学实验来解释。
三联生活周刊:这次《失落的秘符》同时发行了电子书,你觉得这种形式最终会取代出版社和印刷吗?你的书在网络上售价是12美元,书店里是30美元,你觉得网络销售会不会使得书店的经营难以为继?
布朗: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不这么认为,电子书只是书的多一种样式,比如我在家里读精装本,海滩上读简装本,旅行时看电子书。对电子书来说,盗版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它未来的发展还不好说。而电子书和在网上购书,都威胁着书店未来的生存,可能越来越艰难。出版业的人都希望能够解决这个状况。我本人很爱书店,我希望书店能够生存。我家附近有几家书店对我来说意义非同寻常,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为它们提供保护。我不能挽救全世界的书店,出版业和其他工业一样,变化日新月异,它有令人兴奋的一面,而它的背面也一定是令人沮丧的。最后大概要靠价格和立法来解决了。■
(文 / 苌苌) 是否秘符共济会改变丹·布朗失落世界阴谋论畅销书超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