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婷饭店:脑花豆腐
作者:鲁伊江湖传说中的明婷饭店,藏身于曹家巷菜市场的一条小弄。想要吃到这家“成都最牛的苍蝇馆子”的招牌创新菜脑花豆腐,你得先经过卖叮叮糖的大爷,草药摊子,三四个嘴角犹在滴血的羊头,一盆白花花的大肠,一板车红艳艳的胡萝卜和绿生生的苦瓜。明绿色的招牌下,一个不锈钢大桶热气蒸腾而上,里面是滚开的水煮着杯盘碗筷。“虽然人家是苍蝇馆子,可讲卫生来”,指点我们寻至此处的线人Judy说。
瞿秋白就义前写的《多余的话》,最后一句是“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要论出名好吃的豆腐,川菜中的麻婆豆腐,无论如何要名列三甲。然而此次入川才发现,明婷饭店的脑花豆腐在成都好吃嘴中的口碑,原来早已超过大名鼎鼎的陈麻婆豆腐。
究竟怎么个好吃法?红香滑嫩、淋漓满溢的一大碟上来,舀一勺放入口中,脑花和豆腐,一荤一素两种食材,居然可以融合得如此天造地设,而麻与辣,鲜与甜,滑与糯,每一种都交代的恰到好处,却又没有以往传统麻婆豆腐常有的油腻之感。这才明白,本身也经营着成都数家著名餐馆的音乐人周亚东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为什么会那样不遗余力的推荐这家他甚至并不记得名字的苍蝇馆子——“真的香到让人忍不住拍大腿。”
成都人口中的“苍蝇馆子”,至少需要符合两个标准:卫生条件不怎么好,时见苍蝇乱飞;做出的东西味道好,引得食客如同苍蝇,络绎不绝寻味而至。身为苍蝇馆子而招来众多开宝马奔驰的吃主儿,其实只是个美丽的意外。这些小店所服务的,绝大多数时间仍是市井小民。他们对菜肴的要求,一要管饱,二要下饭,三要实惠,四要够快。脑花豆腐正是顺应这些要求而生的新菜。
站远一点算经济账,餐饮行里,豆腐是出名的毛利最高,可也最难卖上价,搭配上脑花,口感和菜品档次上,都有提升,算是买卖双赢。不过,这笔账虽然大家都会算,能让腥气浓厚的脑花服服帖帖的和豆腐烩在一锅,却不是所有的厨子都能办到。明婷店主、本身即是大厨的张福明提起这点,非常得意,“现在外面有很多人在仿我们的脑花豆腐,可是论口味,明婷还是独一份。”
原料其实并不特殊,不过是最普通的猪脑花和常见的“荣字”盒豆腐。身处菜市场的地利之便,倒是可以保证永远拿到最新鲜的货。两种原料分别汆水,去掉脑花的腥膻气和豆腐的豆腥味,捞出沥干水分后同时下油锅大火煸炒,然后再下入预先炒好的秘制调料——“有郫县豆瓣、海椒、香辣酱、味精、鸡精、盐,保持豆腐嫩度的鸡油,然后就是二三十种调配在一起的香料。”
除了秘制调料,脑花豆腐的另一个技术关键是三次勾芡。“在两三分钟的时间内,要勾三道芡,”张福明介绍说。第一次勾芡的目的,是给足水分,让调料溶入汤汁,然后用小火少汤去“”的川菜传统烹调手段,将豆腐和脑花中的水分“(火笃)du”出,将调料中的味道“”入。基本入味后,是第二次勾芡,调整成菜中芡汁的浓度。而在临出锅前,将炉火调到最小,再勾上补味的最后一道芡,煨一下,才算功德圆满。
传统的麻婆豆腐,装盘后洒花椒面,固然勾人食欲,可是换成口味清淡的外地人,还真不一定受得了。明婷的脑花豆腐易之以青翠的香葱——葱的爽口鲜香进一步压住脑花的腥和腻,而红与绿的搭配,也足以令人赏心悦目。■(文/鲁伊 图/陈超)
厨室机密
这道菜的火候要变化三次,脑花和豆腐刚下锅的时候用大火,第一次勾芡的时候调中火,勾第三道芡的时候用小火。掌握好火候,豆腐和脑花才能既入味又香嫩。
明婷饭店店主张福明(文 / 鲁伊) 麻婆豆腐美食豆腐饭店脑花明婷明婷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