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酒家:精品土鸡片

作者:鲁伊

红杏酒家:精品土鸡片0

川菜里的凉菜,与其他菜系的凉菜不太一样。“比如在山东菜中,凉菜又叫小菜,装在小碟子里,先于热菜上来,目的是挑逗食欲。但川菜的凉菜多用大盘,本身就是一道大菜。”红杏酒家的行政总厨王胜理说。红杏酒家最出名的凉菜,当然是开业14年来长卖不衰、每天单店沽清400多份的红杏鸡。每逢饭时,常有人进门一坐,点份红杏鸡,来瓶啤酒,上碗白饭,就是丰美一餐。

红杏鸡的名气实在太大,以至于有埋没原本红油鸡片一名的趋势,许多新开的川菜馆子,菜单上索性大书红杏鸡。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却想出去,等到红杏酒家新推出红杏鸡的改良版,菜名反而全然不沾“红杏”二字,强调的,是与众不同、专为满足对食物本味要求更高的美食家需求的精品食材:特定供货商专供的土公鸡,野生放养环境下自然长到七八斤,肉才又香又有嚼劲;成都本地没有,产自绵竹、四方的方竹笋,肉厚而脆,细腻清香,才最适合片成打底的笋片;精挑细选,自己炒制,用石磨手工磨成的花椒面,挥发性芳香物质不会因为机器高速打磨叶片生热而被破坏,麻香的层次才更加丰富。

川菜重味,能够在满街棒棒鸡的竞争下鹤立鸡群,无论是红杏鸡还是精品土鸡片,最关键的还是味道上的精到。虽然是最普通的红油味型,但辣得醇厚而有层次,不夺鸡的本味,其实是最难能可贵的。王胜理说,秘密是两个“红”字:红酱油和秘制红油。

旧时酿造酱油的传统工艺,以自然晒制为主,讲究春准备、夏造酱、秋翻晒、冬成酱。做成的新酱,最好陈一年,才加盐榨取套油。虽然不过是黄豆、面粉、盐这三味最普通不过的原料,时间的魔力却令其具有奇妙的回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酱油已经不可奢望能有这样的境界。即使红杏酒家使用的是四川最著名的德阳酱油和大旺酱油,依然要经过加工熬制,才能去掉酱油中的“生味”。熬红酱油,讲究的是铁锅小火,里面要加片糖、八角、山柰、甘草和葱姜,等到生酱气消散,醇香味溢出时,方才熄火滤渣,留汁备用。

必不可少的红油,几种不同辣椒的配比是关键。“炼85斤红油,要用到13斤辣椒面,其中8斤二金条、2斤朝天椒、3斤子弹头。”王胜理介绍道。所有这些辣椒面,都只能用石臼手工舂出,换成机器,马上变味。之所以选用不同辣椒,也是各取其长。成都本地产的二金条色红香浓,辣味柔和,分量下足,炼出的红油颜色才够正,不需要另加紫草染色。朝天椒提辣,子弹头提香,互相映衬,彼此增益。之所以慷慨地给出配方,是因为炼红油虽说只是把辣椒粉和菜子油兑在一起,却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尤其是批量制造。油温过高,会有焦煳的苦味,油温过低,又会有生辣椒气,十分燥人。其间的搅拌也有学问,太快不行,太慢也不行,非有几年的厨下经验莫办。

红杏酒家:精品土鸡片1( 红杏酒家锦华店 行政总厨王胜理 )

备齐了红酱油和红油,这道菜其实已经成功了大半。因为红酱油的味道已经足够丰富,调汁时只需要加入少许的味精、盐和花椒面,淋在已经片好码齐的鸡片和笋片上,再厚厚浇一层红油,撒些芝麻,即可上桌。冷菜师傅特地提醒,吃这道菜,最忌讳的是抄起筷子一通乱拌,弄得汁水淋漓。红油除了助味,还有一层作用,是保护鸡片不会因为接触空气而变干变色,也不会因为入味过久而变老变柴。正确的吃法,是夹起一片,轻拭盘底的味汁,然后迅速放入口中,则味汁的浓郁酱香、鸡片的清新肉香、红油的柔辣醇香,在唇齿间有层次地一一绽放,恰似武林高手打快拳,看似急风骤雨,却一招一式,都交代得清楚到位,一毫不乱。■

(文/鲁伊 图/陈超)

厨室机密

煮鸡分两次下锅,第一次放入开水烫一下,马上取出冲凉水,才能出现“鸡皮疙瘩”。第二次下锅要用小火煮40分钟左右,快熟时关火,盖盖焖一会儿,出来的肉质才嫩。

(文 / 鲁伊) 红杏美食土鸡酒家精品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