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门锦翠:韭香桃油
作者:鲁伊( 云门锦翠概念店
川菜主管何竞 )
桃油不是油。
是什么?掌勺大厨、锦翠的川菜主管何竞要卖个关子,“尝了再说。”
一樽色如琥珀、状若水晶的爱物儿上来,上面点缀的,碧绿的是韭花,鲜红的是枸杞,偏生不识那担纲的主角为何方来客。尝一口,质地在雪耳和雪蛤之间,却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馥郁浓香。
何竞这才揭晓谜底:原来,是核桃树的树胶。
川菜中有一偏支门派,是为“树菜”。苏东坡写过,“棕笋,状如鱼,剖之得鱼子,味如苦笋而甘芳。蜀人以馔佛,僧甚贵之,而南方不知也。”吃的便是棕榈的花苞。大众化的树菜如香椿、桑芽、刺嫩芽,煎炒凉拌,尽皆可口。而树胶入菜,虽说不多见,却也有渊源。据已故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熊四智记载,当年重庆的“味苑”餐厅就曾经有一道用桃树树胶——桃油——为原料做成的招牌甜菜“桃油果羹”。居住在川滇交界处的傈傈族人,也常用漆油入菜,漆油炖鸡、漆油炒鸡、漆油煮甜酒蛋,均是当地著名风味。
不过,由于桃油本身无味而又难以入味,传统上常常用于甜味的汤羹之中,取其滑爽清甜。炒着吃,还真挺新鲜。
无论怎么吃,桃油在烹饪之前都要用热水泡发。何竞介绍说,视季节和原料的干燥程度,可能要泡上12到20个小时才算好。然后以清水冲净,再用小镊子去掉夹杂于树胶中的杂质。这是细致活儿,并不比择燕窝更轻松。
收拾好的桃油炮制之前得先汆水,水里放盐和鸡精,为的是让桃油带上些许底味。同样需要汆水的还有韭菜花苞。用韭花搭桃油,也是厨师的小心思。韭菜四季皆有,除了夏天的韭菜粗老辛辣,有“六月韭,臭死狗”的恶名,其余时间均可入菜。但冬日吃韭花,春初吃新韭,那就是食必有时的美食家的境界了。缘故是此时的韭花,固然有韭菜特有的辛香之气,却格外清新淡雅,且有花香,不掩桃油的本味,也不必担心一顿饭后口气浊人。
诸料备齐,真正开炒时,炙锅这一道工序必不可少。“桃油很容易粘锅,如果不把锅烧热,再用油滚过,一下去必定粘成一片,”何竞说。锅炙好,最先放进去煸炒的,却是一大勺表面浮着一层雪白脂油、颜色酷似芝麻酱的酱料。这是锦翠秘制的用法国鹅肝打碎后加其他酱料香料调成的鹅肝酱。一方面帮助入味,另一方面,鹅肝中的动物油脂也可以滋润桃油,提亮菜色,为普通植物油所不及。
桃油一下锅,何竞马上调大火力,红彤彤的火苗几乎窜出一尺多高,手上铁铲的铲动速度也快了将近一倍。“发好的桃油一定要大火快炒,稍微慢一点,就可能熔化成粘糊糊的一坨,没有色香味可言。”这个过程,前后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翻炒的间隙,加入汆过水的韭菜花苞,略一搅拌,马上盛出,装入透明的玻璃樽——“这样才衬得出桃油的质感”——上面再洒三两颗宁夏枸杞。服务生一路小跑着运菜上桌,玻璃樽的樽口,须得正对食客,便在此时,韭香借着热气鼓荡而出,而樽中桃油,却犹在发出被油浸炸的吱吱声。■(文/鲁伊 图/陈超)
厨室机密
自己家里可以用桃油做糖水,烹制方法与银耳近似。中医认为桃油养胃补肾,对男性尤其有益。
(文 / 鲁伊) 美食韭菜韭花锦翠云门韭香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