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俄签署核能合作协议
作者:徐菁菁(文 / 徐菁菁)
( 12月7日,梅德韦杰夫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辛格会晤 )
12月7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辛格代表各自国家签署了一份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协议中确认,俄罗斯未来将为印度设在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库丹库拉姆核电站新建4座核反应堆。在协议中,俄罗斯保证不间断地向印度提供浓缩铀等核燃料。同时,印度将拥有进行核浓缩和核废料再处理的权利。
前印度外务秘书阿布扬卡大使告诉本刊,此份协议是“开创性”的,“与印美签署的‘123核协议’相比,它将不设协议期限,保证印度获得不间断的核燃料供应”。根据2007年印美达成的核协议,一旦印度进行核试验,美国将立即停止与印度展开的核合作,并且印度需将已获得的核燃料、技术和设备归还美国。美国国防部下属的亚太安全研究中心教授伊桑·阿拉里向本刊指出,在美国有可能由于政治因素中断印美核协议的情况下,这份协议的重要性在于使印度在民用核能发展上有了其他选择。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份协议为之提供了在印度市值1000亿美元核能市场上的立足点。这对于俄罗斯资金紧张的军事产业混合体来说是诱人的。”阿拉里说,“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协议的签署时机恰好是在印美协议的一些法律问题尚待解决之时,时下,美国公司还不能开始参与建设印度核反应堆的竞争。”
近年来,印度大力发展核电。今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的核能发展计划称,要在2050年时将印度的核发电能力提高12倍,成为第一核电大国。印度智库“观察者研究中心”能源问题专家莱迪亚·鲍威尔告诉本刊,目前印度尚有4.2亿农村及贫困人口无法用电。在未来25年至30年内,印度的用电需求将是目前的3倍至4倍。这意味着,至2050年,即使印度用尽国内之资源,仍需从国外进口12亿吨煤或输入400亿瓦的电力。“对于印度来说,核能不仅是能源需求也是战略需要。如果印度不能保证核燃料的供应,印度三个阶段的核能计划也将无法进行。”
此次印俄协议允许印度拥有进行核浓缩和核废料再处理的权利,再次引发了分析人士对核扩散的担忧。“媒体公布信息显示,根据协议,即使印度再次进行核试验,俄罗斯也将不中断地供应核燃料,这显然将对核不扩散产生危害。”卡耐基和平研究中心核问题专家香农·斯卡索尼指出。而核燃料的处理权则是更为敏感的内容。“俄罗斯在早先的协议中就允许印度在库丹库拉姆反应堆存放核废料。”卡耐基和平研究中心核问题专家香农·斯卡索尼告诉本刊,“此前,俄罗斯一直在核不扩散领域坚持为他国提供燃料循环服务,这可以避免他国进行核浓缩和核燃料的再生回收——这是燃料循环中最为敏感的两步,能够被用来生产核武器。俄罗斯的此番举动无疑削弱了这种控制。”
“对《核不扩散协议》的伤害已经在印美核协议中被忽视了。”阿拉里说,“对于俄罗斯而言,它也没有起到约束作用。印俄核协议对俄罗斯来说,既是巨大商业机会,也是保持印俄政治同盟关系的价码。”
“此次核能合作协议的签订将使历经时间考验的印俄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阿布扬卡说。2009年被俄罗斯设为印度年,也是自冷战后两国间高层互访最为频繁的一年。今年10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任命亚历山大·卡达京为驻印度大使。40年前,卡达京就曾作为苏联使节出使印度。阿布扬卡指出:“对卡达京的任命,是显而易见的活跃双边关系的信号。”阿拉里告诉本刊记者,卡达京被认为是俄罗斯支持印度派官员的代表,和印度方面一直有紧密联系,他能够利用自己在印度政坛的良好形象确保印俄间利益丰厚的防务关系。阿拉里指出,印俄间的密切的防务关系有着50年甚至更长的历史。“冷战”结束后,印度就大量从俄罗斯购买武器,“现在,印俄之间已经开始频繁的谈及共同发展武器系统和平台”。
阿布扬卡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印俄之间具有众多共同利益:“俄罗斯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申请,同时印俄之间有着长期的具有协议保障的贸易和防卫合作关系。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这种合作的意向更加强烈,双方都已意识到他们不能仅仅依赖西方。”在此次辛格访俄过程中,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已表示,印俄两国决定在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300亿美元。同时,双方还签署了10年军事和技术合作协议,以提高印度军队未来10年的防卫作战能力。■ 签署合作协议印俄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