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叛逆起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大仙)
那天Q上问一女孩:我叛么?女孩说:没少叛你,超叛。我说那我就先“盼”你一回吧。我一把回过身去反省,我跟叛逆有多搭边儿,我到底有多叛?可总觉着自己没怎么叛过,偶尔叛一次,也是非叛不可,等一纠正回来,比不叛的时候更中规中矩。可想而知,我基本的叛逆都是跟叛逆起腻,假装弄出个叛逆范儿伍的。我周围也有一些小叛逆的女孩,害得我经常给叛逆女青年——女叛青上课。
谁年轻时没叛逆过?年轻时不叛逆,到老了都没地儿起腻。1985年,我在圆明园诗社搞诗歌运动时,跟一帮诗人经常夜里四五点醉醺醺地在北京街头朗诵艾伦·金斯堡的《嚎叫》:“我瞅见这一代杰出的头脑被毁坏,饿着肚子赤身裸体歇斯底里,拂晓时脚步趔趄穿过黑人区寻找一针够劲儿的吗啡。”这场面在当时来说,算叛逆么?1982年,我刚上“电大”那会儿,学古代文学史,狂跟老师较劲,质问老师:凭什么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李白那诗就不现实吗,杜甫那诗就不浪漫吗?老师一烦就说:你回家自己学去吧,教你真累!哥们儿乐得从此就不上课了,家待着、单位待着多舒服呀?上那破课真耽误思考人生!我对老师的态度一贯就是,一上来就把他或她击晕了,用我的叛逆击晕!让他们觉着给我上课是件痛苦的事儿。
所以,大仙有一句非名言——年轻的时候不叛逆,到老了拿什么去反思?
20年打一水漂就过去,如今该轮到“80后”叛逆了。“80后”怎么叛,我还真不太清楚,感觉是小心灵经常跟小现实叫一下板那种。被一击之后,回屋闷半个月,再冲,遭致更大的一击,再闷一个月,接着冲!我真佩服他们这股韧劲儿,就是太愣,现实太尖利,他们太柔弱,要迂回,别直给,兜曲线,会么?两翼张开的那种曲线,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和赫特的第三装甲集群,在明斯克合围巴甫洛夫西方面军的那种纵深大迂回。我就赞成人生老走弯路,因为直道上净是雷,曲线行进比较理想,游刃有余粮。
别觉着自己特叛逆就怎么着,那不是高境界,要学会跟叛逆起腻。你的对立物出现了,你心灵不接纳,它还老缠着你、烦着你、恶心着你,制约着你,它力量比你强、调子比你高、规模比你大,人脉比你广。别慌,你化叛逆为起腻,仅次于化腐朽为神奇。
所以,叛逆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执著想跟别人叛逆,对方突然跟你叛逆了,你成正面角色了,他成反面角色了。你要是心理没准备,一下就能傻过去,盖因为,你一边叛逆、一边起腻,对方整个就晕了,不知道你走什么路线。什么路线?唯物论加形而上学,绑在一起,砸晕对手!■ 起腻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