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纳哥——各取所需的航海乐趣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朱步冲)
( “游艇经典周”是摩纳哥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顶级赛事 )
从城堡山上俯瞰下去,一场骤雨让拥有欧洲最清澈海水的“蓝色海岸”(Cote d'Azur)的摩纳哥像一块刚刚洗过的碎瓷拼图一样,洁净,但充满了阴冷湿润的感觉,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位于港口中心的摩纳哥游艇俱乐部里弥漫的庆祝气氛。
在俱乐部酒吧里,来来回回逡巡的都是端着咖啡和烈酒、身穿醒目橘红色或者黑色防水航海风衣、下配一条同质地过膝短裤、脚蹬湿乎乎的帆布或者麂皮船鞋、裸露的皮肤一律晒得红通通,并伤痕累累的家伙。透过俱乐部酒吧的落地玻璃窗望出去,在遍布港口参差不齐的无数桅杆下,一个个同样颜色的身影还在不停地忙碌着,只要游客肯脱掉鞋子,摆出混杂着惊异和欣赏的微笑,就有机会被邀请登船参观。就连摩纳哥王子阿尔伯特二世的赛艇“Tuiga号”也不例外,一丝想象中的皇家气质都不具备:船一到岸,各路游客就四面围上,闪光灯亮个不停,还有兴奋雀跃,只穿着游泳衣的游客儿童光着脚蹦上去嬉闹玩水。虽然每次巡游入港时,所有停泊船只都会拉响汽笛致敬,全体船员照例要在船体上站成一排,频频欢呼,身穿苏格兰格子呢裙装的随船风笛手也要应景吹奏一曲,但相对于四周Riva、Wally、Sunseeker等顶级豪华游艇,这艘1909年由著名英国海军船舰设计师威廉•费佛设计的15英尺级赛艇显得有些陈旧简陋。伯纳德充满自豪地说,这条老船去年还拿到了英国考斯帆船赛周的第一名,奖杯就摆在吧台附近的展示柜上。在“Tuiga号”上航行了8年的舵手菲利普•卡文是个有栗色卷发、黑褐色皮肤的敦实中年胖子,身上散发着一股海水的咸腥味道,他洋洋得意地告诉我们,相对于驾船,他更喜欢绘画,作品已经有幸被位于考斯的肯戴尔美术馆收藏,题材主要是在惊涛骇浪里翻腾的“Tuiga号”以及船员:“作为舵手,在风浪中你会感觉到自己是一名乐队指挥,全体船员的协调行动和风浪就是你的音乐。”
“航海与制表非常相似,要求精确、专注,需要把体力和科学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每一个动作,升帆、转舵,都需要精确地预计提前量。”刚刚换上一身正装行头的俱乐部会员,宇舶表首席执行官让•克劳德•比弗说。作为去年美洲杯帆船赛冠军阿灵基队的官方赞助商,宇舶还特意为摩纳哥游艇俱乐部制造了100块限量版big bang手表,编号001的那块刚刚授予了阿尔伯特二世本人。在日内瓦湖湖边拥有自己私人码头的比弗表示,自己“每个月出航三四次,风雨无阻”。他坦陈,如果算上刚刚购买的那艘30米长的Wally风帆赛艇,自己名下就已经拥有4条大小不一的船。“在欧洲,航海是一项被家族代代传承的运动,我在15岁时拥有了第一艘自己的船,6岁时就随着父亲第一次登上甲板。”比弗回忆说,“现在相对于激烈的长途赛事,我更愿意跟儿子皮埃尔单独在船上待着。”当然,俱乐部里也有热爱集体活动的积极分子,从事油轮贮油舱设计的大卫•克拉德就是其中一员,3000欧元的基本年费比起在船舷上不停颠簸、各司其职的乐趣,显然算不了什么:“每年必须参加4次以上的各种赛事,否则就感觉生活里缺了点什么。”克拉德表示,为了有个好体格以便在船上经得起折腾,自己还要天天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从瑜伽、健身房到自行车。
相对于那些急于呼朋引伴的竞赛帆船和用于展示的蒸汽老爷船,几条看上去就气势不凡的游艇选择了相对清静的预留泊位,离群索居,不苟言笑,身穿浆洗得笔挺的蓝白色制服的船员早早就在船头踏板桥上挂出了“私人所有,请勿参观”的招牌。来到摩纳哥的第三天,我们才应一位热心的俱乐部会员之邀,混杂在一群来自瑞士信贷银行的豪客里登上了一艘来头不小的私人游艇“SS戴尔芬号”,船主尹埃克(Ineke Bruynooghe)女士在突尼斯拥有好几家牛仔裤工厂,专门为H&M、Tommy Hilfiger等品牌做贴牌生产,平时喜好收集老式汽车和别墅,为了这艘船,她不惜花了6年学习航海驾驶。“SS戴尔芬号”的顶层拥有游泳池和水力按摩浴缸,豪华客舱里配备Wi-Fi上网设备、平面液晶电视、健身房、桑拿屋与酒吧,前甲板上,由柚木和花梨木装饰的“道奇大厅”里,还放着一架曾经属于霍勒斯长女的斯坦威钢琴。在船长室里,年代久远而色调黯淡的舵轮、黄铜制成的船长传声筒,与先进电子设备、卫星GPS导航系统和液晶显示屏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你能买到奢侈,并不一定能买到历史。”尹埃克告诉我们。这艘本名“戴尔芬号”,78米长、19米宽的老古董下水于1921年,是美国汽车制造业巨头霍勒斯•道奇的宝贝,作为第一艘大型蒸汽游轮,“戴尔芬号”曾于1942年被美国海军短暂征用,成为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的座船,接待过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总统,英国首相丘吉尔等一干政要,之后它就被卖到了远东。1997年,尹埃克在比利时港口布鲁日的船坞里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艘老船,然后又耗费495万欧元,经过6年的修葺与重新装修才让它出来抛头露面。
“为了重现它的原貌,我们几乎搜集了所有关于‘戴尔芬号’的老照片,每一个细节都和工程师反复研究推敲过。”Ineke告诉我们。沿着狭隘的铁质旋梯,我们磕磕绊绊地来到轮机舱,霍勒斯•道奇亲自设计安装的两具四胀往复式蒸汽引擎仍然在使用,被擦得锃亮发白的黄铜铭牌上,“1921年,密歇根,底特律,大湖引擎工厂制造”的字样清晰可见。作为一名工龄长达30多年的机械师,艾里斯•古恩斯早年曾在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做过商船管轮,还学会了用粤语说“谢谢”和“饺子”。2003年,古恩斯“发挥余热”踏上了“SS戴尔芬号”的甲板。“每具引擎需要单独操作,现在很少有人懂得伺候这种老式蒸汽引擎了。”古恩斯一边提醒我们注意头顶上纵横交错的管道,一边絮絮叨叨地为我们指示哪里是水箱,哪里是冷凝器。每年冬天,古恩斯的任务就是留守在船上,悉心照料调试每个机件,以便让它在7月至9月,这个最为忙碌的季节能够顺利运转。“每个夏天,我们都会通过游艇俱乐部把‘SS戴尔芬号’租赁出去,用以举办鸡尾酒派对和晚间宴会,或者举办梵克雅宝这样的高端奢侈品发布会。船上最多可容纳36名乘客,一周的收费是36万欧元。”尹埃克说。在尹埃克的招待名单上,名流如同过江之鲫:除了摩纳哥阿尔伯特王子,还有F1著名车手莱库宁,U2乐队主唱Bono,澳大利亚流行女歌手凯莉•米洛等。
当然,对于既非大亨,又非职业运动员的人来说,在摩纳哥能够享受到的航海乐趣并不比前者少。在码头一艘外形圆滚滚的小型仿古蒸汽火轮“吉拉岛号”上,我们遇到了船主,来自苏格兰的莎拉•魏德凯尔,和她的朋友洛克•沙利等一行5人。她们是用一辆家庭旅行车拖着“吉拉岛号”从瑞士跑过来的。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吉拉岛号”一摇一摆地开出了码头,洛克一手操舵,一边向刚刚进港的其他船只吹着响亮的口哨。“除了船壳,每个部件都是我们亲手制作的,从蒸汽机、每一块甲板到舵轮,差不多花了3年时间,幸亏沙利家里就有一个工棚。”莎拉一边往蒸汽机不大的锅炉膛里添加几块木柴,一边对我们说,并随手递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盛满琥珀色液体的厚重威士忌方口杯,“吉拉岛威士忌,世界上最好的单一麦芽型威士忌”。■ 摩纳哥各取所需航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