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革命卫队数高官遇袭身亡

作者:蒲实

(文 / 蒲实)

伊朗革命卫队数高官遇袭身亡0( 在10月18日遇袭身亡的伊朗革命卫队地面部队副司令努尔阿里·舒什塔里将军 )

  据伊朗新闻电视台报道,一名自杀式袭击者10月18日冲进伊朗革命卫队在伊朗东南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比欣市的一个会场,爆炸造成约20人死亡,40人受伤。法尔斯通讯社说,当时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们正准备参加有当地逊尼派和什叶派团体领导人参加的会议。该通讯社报道说:“在此次恐怖事件中,伊朗革命卫队地面部队副司令努尔阿里·舒什塔里将军、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伊朗革命卫队司令穆罕默德·扎德、伊朗沙赫尔市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和阿米尔·阿尔·莫门林部队指挥官身亡。”18日当天,逊尼派武装组织“真主旅”宣称对该事件负责。

  “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是俾路支人聚居区,逊尼派居多,该地区存在一些武装宗教分裂势力,真主旅是典型的一支。”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研究员叶海林告诉本刊,“但与和俾路支斯坦省接壤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比,伊朗分裂武装势力并未形成气候。对革命卫队的袭击更准确地传递了‘真主旅’在民族与宗教两方面的政治诉求。”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殷罡告诉本刊记者:“这是俾路支斯坦分离主义运动制造的恐怖事件,是逊尼派极端主义分子与以波斯人为主体的什叶派中央政府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由来已久,但与伊朗核问题没有必然联系。”

  “真主旅”活跃于伊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被伊巴两国列为恐怖组织。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什德·可汗(Rashid Khan)告诉本刊:“‘真主旅’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2004年,巴基斯坦驻卡拉奇部队司令的车队受到他们的袭击。他们能在俾路支斯坦活动,是因为伊朗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这部分领土大部分是山地与沙漠,人迹罕至,走私、贩毒、贩卖人口在这一带很活跃,巴基斯坦非法移民也通过这里中转到伊朗,再转到欧洲。巴伊边境控制薄弱,腐败猖獗,2009年,巴基斯坦曾打击‘真主旅’,并向伊朗移交了一些被捕的‘真主旅’成员。”

  拉什德说:“‘真主旅’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贩毒和贩卖人口。也有报道说,他们从海湾国家获得一些富有阶层的资助,中东地区反对伊朗政策的国家也有可能提供资助。‘真主旅’是反对什叶意识形态的逊尼派极端势力,信奉瓦哈比教,不承认什叶派教徒是真正的穆斯林。他们的政治意图是,向伊朗现政权施压,迫使其放弃俾路支斯坦地区,试图分离出一个逊尼派国家。”

  “但与巴基斯坦的塔利班比,‘真主旅’人数不多,实力有限,不能制造连续的袭击,不是敢于公开反对政府的恐怖武装组织,而是带有密谋团伙的性质。”叶海林分析说。近期该组织发起的零星袭击还包括2007年在锡-俾省首府扎黑丹利用汽车炸弹炸死11名革命卫队成员,以及今年5月,在扎黑丹一座什叶派清真寺实施的自杀式袭击。“这一次袭击显然经过精心策划,反映出伊朗安保方面的疏漏。单个自杀袭击者比较容易携带炸弹躲过安保,这与10月10日塔利班对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陆军司令部的袭击有很大不同。后者的袭击动用了突击队,与政府军进行面对面的枪战,这要求有固定的活动根据地开展训练和更强的技术能力。”

  事发后,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拉里贾尼发表声明说:“伊朗革命卫队将动用更大的力量来确保当地的安全。”

伊朗革命卫队表示,此次袭击事件背后有和美国相关的“外国因素”。伊朗曾指责说,“真主旅”背后有美国支持,目的是为了在伊朗制造混乱。伊朗官员认为,北约军队在与伊朗接壤的阿富汗有军事存在,这是他们对伊朗施加影响的“发射台”。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指责美国利用其在伊拉克的存在支持伊朗境内库尔德地区的恐怖主义分子。英国驻军伊拉克期间,伊朗也曾抨击英国军队支持胡齐斯坦省的恐怖武装袭击。拉什德分析认为:“‘真主旅’建立一个包括巴基斯坦和伊朗的俾路支斯坦的逊尼派国家的政治诉求,与美国制约伊朗及伊朗在该地区的外交思路有契合之处。”殷罡说:“今年8月,巴基斯坦将‘真主旅’的一位高级领导人Rigi移交给伊朗,他曾在伊朗法庭供述他们得到美国的资助和支持。但美国资助‘真主旅’,尚没有其他确凿的证据。” 革命遇袭卫队身亡伊朗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