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天才与神秘主义

作者:薛巍

(文 / 薛巍)

两位天才与神秘主义0( 物理学家泡利(右) )

原子和原型

出于各种原因,大多数科学家尽力避免跟巫术和神秘的东西发生联系,因为它们被17世纪的启蒙运动宣布为不可信的东西。即使是没人敢攻击的牛顿,也宁可秘密地开展他的炼金术试验。从那之后,西方科学逐步坚决地与其神秘主义的起源分道扬镳,虽然从来没有彻底放弃神秘主义,但确保把它们藏到看不见的地方。但今天仍有人相信神秘主义,这些人包括在新墨西哥沙漠巡视调查飞碟的人,他们非常勇敢且并不是愚昧之徒。普林斯顿大学直到2007年2月才最终关闭其ESP实验室(ESP,即Extra Sensory Perception,意为“超感知”。)

虽然他们是在普林斯顿工作,但这些人还是会受到批评,遭到耻笑。从弗兰克斯坦到奇爱博士和莱克斯·卢瑟,疯子科学家成了现代文化中的一种原型,其特点之一是总是相信宇宙被一种只有他理解的看不见的力量统治着,并努力去控制这种力量。而负责任的、可以信任的科学家们则待在可计算的、理性的范围内。

物理学家亚瑟·米勒在《破解宇宙数字:泡利和荣格之间奇怪的友谊》一书中讲述了20世纪两位重要的科学家的故事,他们都没有疯,但都想超出可见、可计算的世界之外。

泡利1929年结婚,但不到一年就离婚了,令他懊恼的是,他妻子离开他不是为了一个更成功的人,而只是一个平庸的化学家。30年代初,在苏黎世就任新职位后不久,精神崩溃的泡利前往心理学家荣格的诊所接受治疗。在随后的25年里,两个人一起工作,不仅是解决泡利的感情问题,还有寻求科学和人心理的结合。

两位天才与神秘主义1( 心理学家荣格 )

荣格把泡利的问题归结于他过于依赖理性,为此他牺牲了感觉。他给泡利制定的治疗方案是释梦,后来他把泡利的400多个梦写到了论文中。泡利回忆他的梦,荣格努力去理解它们,这一部分能让我们洞悉一位科学家怎样超出他自己的专业,解决自己的性格问题。

泡利是理论物理学界的首要成员之一,他因为发现了不相容原理而荣获194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因为对同事的尖锐批评而被他们敬畏,但即使是在他最成功的时候,他也活得不快乐。在汉堡大学担任教授时,他白天研究物理学,晚上饮酒,去红灯区寻花问柳。在他出现在荣格的诊所前,这种生活持续了近10年。

两位天才与神秘主义2( 亚瑟·米勒作品 《破解宇宙数字》 )

两个人在荣格位于苏黎世湖边哥特式的住所里一坐就是几小时,一边享用美食美酒、抽雪茄,一边讨论物理学、心理学、飞碟、耶稣和泡利做的梦。他们的讨论是心灵之旅。荣格说,跟泡利在一起时,他能够进入物理学和潜意识心理学之间的无人地带——最迷人又最黑暗的地方。

在泡利的治疗结束后,二人间的通信延续了几十年。虽然泡利从来没有全面接受荣格相信的同时性——集体无意识带来的思想或行动上的巧合——但1952年,他们一起出版了一本书——《自然和心灵的阐释》。泡利论述了原型在开普勒理论中的位置,提出非理性因素在科研活动中的必要性。

泡利的物理学家朋友都不知道他跟荣格的交往,等到1984年这种关系为世人所知时,他们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人世了。8年后,他们的通信被荣格的同事查尔斯·迈耶编辑出版,这部《原子和原型:泡利与荣格1932~1958年通信集》是研究两个人的心灵和他们理解对方专业不同方式的丰富资料。

还是个小孩的时候,荣格就发现他受到了神秘学的吸引,后来这一点成为他与弗洛伊德决裂的根源。跟弗洛伊德不同,荣格感兴趣的是潜意识中不能归结为个人成长经历而是源自人类共有的深层领域的方面——集体无意识,其内容他称之为“原型”。荣格认为,理解集体无意识需要使用炼金术及神话中的图像和符号。

在读研究生时,泡利开始对17世纪的科学家和神秘主义者开普勒感兴趣。读了开普勒的著作之后,他坚信,寻找自然的普遍规律需要超出通常所定义的科学之外。荣格对他做的心理分析使他相信,炼金术和神秘主义是打开他的思路、提高他的创造性和理解他的驱动力的手段。荣格向泡利解释,炼金术中的符号能说明为什么1924年他在发现不相容原理时经历了那么多焦虑,为什么这些焦虑跟他的神经官能症有关。在余生中,泡利都通过荣格的心理分析来看待自己的研究。

通过讨论,他们形成了一个途径,开始理解被称作意识的这个难以捉摸的东西。他们都相信,他们各自的研究课题孤立时缺少做到这一点的工具和概念。对泡利来说,量子物理学局限于研究用数学加以解释的原子的特性,原子被当做死的物质。但构成我们的原子和分子怎样赋予我们思考爱、恨、死亡和宇宙的能力?另一方面,对荣格来说,心理学缺少处理同时性即有意义的巧合的概念。虽然他们二人没有得出答案,但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讨论的水平和他们综合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努力值得进一步思考。

他们通过交往都获得了信心,相信他们探索心灵的跨学科努力是值得的。在泡利的指导下,荣格熟知了量子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泡利也了解了荣格的心理学、神话、东方的宗教和哲学。他们都被玻尔互补性的概念迷住了,断定相反的东西能够一致,像波和微粒。荣格认识到,炼金术的基本原理——相反者中和之后融为一体——在量子物理学中也随处可见。

神秘数字“137”

荣格和泡利都相信,他们各自研究的不可见世界是真实的,因而必定存在某种联系。问题只是到底是何种联系。其中一个线索是数字137,它在物理学和宗教中一样重要。由此它成了他们寻找两种世界的联系时的一座象征性的灯塔,一条通往灵性领域的道路,只要他们能破解它的含义,就将打开这片领域。

泡利一生始终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精细结构常数的值近似1/137。这个参数包含了光速、普朗克常数和电子电荷量三个基本物理常数。著名天文学家爱丁顿把这个常数视为揭开宇宙结构之谜的钥匙。据说如果在大城市迷路了需要人帮忙,可以考虑在胸前举一个写有137的牌子,必将获得当地物理学家的帮助。

泡利还发现,犹太教神秘主义派系喀巴拉(Kabbalah)为每一个希伯来语字母分配了一个数字,Kabbalah这个词本身的4个字母对应的分别是5、30、2和100,加起来刚好是137。米勒同意,这是神秘主义和物理学之间的联系。

1958年,泡利因胃病住进了医院。因为有一种不祥之感,他问病房号码是多少,护士回答说:“137。”他说:“那我就不能活着出去了。”

荣格和泡利对数字学、对巧合的着迷真的是有点非理性。米勒考察了泡利愿意接受非理性解释的历史,上溯到他对17世纪天文学家开普勒和英国哲学家罗伯特·弗拉德之间的争论。二人都相信自然中隐藏的和谐,但他们的不同之处是,到底是数字3还是4最为重要。“数字学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模糊不清,到处能找到3和4,只需要把它们联系起来。”

泡利从荣格那里受到多少正面影响也是个问题。到1938年,泡利的精神状态稳定了下来,米勒说这可能部分是因为荣格成功地治好了他的心理疾病。“也许是。确定的是,荣格扩展了泡利的视野,向他介绍了一些模糊和不可能证伪的心理学概念——如果泡利是在大学研究室里听到这些概念,他会予以猛烈的抨击。”

荣格对泡利的梦的记述,更理性地解释泡利的梦中出现的图像,但泡利没有意识到,他之所以做那些梦,可能是因为他在醒着的时候越来越全神贯注于荣格的理论,导致他在睡梦中重演这些理论。

米勒是一位物理学家,后来对历史和科学哲学产生了兴趣。他能从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主题。泡利的第二任妻子弗兰卡像荣格一样,努力使泡利成为一位体面的社会成员,在泡利去世后的30多年时间里,她尽力拖延泡利与荣格的通信的出版,以免破坏他作为一名严肃的科学家的形象。米勒的著作表明,弗兰卡的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些信件表明泡利是在严肃地思考他的专业不太认可的理论。

米勒的书解释了科学家的头脑是怎样运行的:通过跟诗人或心理学家一样非理性、一样冲动的直觉的跳跃。心灵一开始寻找并不存在的模式,这样做的时候,往往会遇上一些确实存在的模式。 神秘主义心理学荣格天才两位炼金术

上一篇: 秘鲁探秘(下)
下一篇: 廉价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