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龄妇女受孕难
作者:袁越(文 / 袁越)
( 2006年,66岁的西班牙妇女玛丽娅生下一对双胞胎,成为“吉尼斯”承认的世界最高龄产妇 )
不久前,国内外媒体相继报道了“世界最年长母亲”病逝的消息。这位妇女在66岁的时候利用匿名捐赠的精子和卵子成功地怀孕,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可她在生完孩子不到3年后就因病去世,在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辅助生育治疗的伦理争议。
所谓辅助生育治疗,就是利用激素或者人工授精,甚至试管婴儿等方法帮助不孕夫妇生孩子。不过,像上面这种上升到伦理争议的情况其实是非常罕见的,绝大多数前去寻求帮助的都是35~45岁的大龄妇女,她们从电视上看到了太多的影视明星成功的案例,而66岁怀孕之类的奇迹故事更是让她们心存侥幸,觉得既然别人能行,自己也一定能行。为了多享受几年没孩子的自由生活,她们非常注意保养身体,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节制,还办了好几个健身卡。她们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比同龄人略显年轻的身体,便更加放松了警惕。“实在不行就去医院试试体外受精,或者试管婴儿。”她们这么想。
可是,就在上周,英国《卫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给这些大龄产妇们敲响了警钟。文章作者引用生育专家的话称,即使一名妇女外表看来非常健康,也有可能已经错过了生育年龄,再也无法生出自己的小孩了。
造成大龄妇女不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子宫壁变薄,不适合受精卵着床,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容易掌握受孕时机,阴道分泌物减少,影响精子活动,或者因为某种疾病造成生殖系统异常,等等。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来自妇女的卵子。原来,一名妇女在她刚出生的时候,卵巢内的卵子总量便已确定,再也无法更改了。妇女性成熟后,每个月排出一枚健康卵子等待受孕,如果没遇到精子便会自行萎缩,并随着经血排出体外,被“浪费”掉。然而,无论她多么小心,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一定会接受大量不良刺激,比如辐射,或者导致DNA突变的化学物质等等。这些因素时时刻刻都会作用于卵子库,引发一部分卵子的DNA产生突变,成为“次品”。一旦好卵子都被用光了,她也就无卵可排,再也生不出属于自己的孩子了。
更可能的情况是,有些卵子发生了一些微小突变,但仍然被排了出来。如果此时受孕,就会生出不健康的胚胎。人体有一定的辨别次品的能力,一旦发现胚胎有问题,便会自发流产,终止妊娠。
据统计,25岁左右的健康妇女如果有正常性生活,每个月的怀孕可能性为20%左右,自发流产的比率不到10%。35岁妇女的生育能力则降为25岁时的一半,自发流产的比率也相应地提高到20%。40岁的妇女生育能力则比35岁再降一半,自发流产的可能性也会提高到35%左右。而到了45岁,自发流产的比率便会高达50%,此时要顺利地生下一名健康的宝宝,概率是非常低的。
更要命的是,随着年龄增大,孩子患遗传病的概率也会成倍增长。据统计,生下唐氏综合征婴儿的比例在母亲25岁时大约是1/1200,到了30岁时则为1/1000,35岁时这个比率迅速升至1/400,40岁时更是高达1/100。如果你是一名45岁的产妇,那么生下唐氏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便会达到惊人的1/30!所以医生们都会建议30岁以上的孕妇去做基因测试,以防止出现这种不愉快的情况。
也许有人会说,现代医学是如此发达,只要去医院人工授精,然后密切监视胎儿的发育情况,高龄产妇还是有可能生出一名健康宝宝的。确实,现代医学为高龄产妇提供了远远高于古代的可能性,但前英国生育协会会长马克·汉密尔顿(Mark Hamilton)博士警告说,根据该协会的统计,35岁以下的不孕妇女接受治疗后怀孕的可能性仅为31%,而35~41岁的妇女这个比例迅速下降至不到5%,也就是说,高龄产妇有很大的可能将注定生不出自己的孩子。
“目前的性教育大都是教人怎么避孕。”汉密尔顿说,“但是我们必须改变这一现状,告诉妇女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她们正常怀孕,这已成为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了。”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比尔·莱格(Bill Ledger)建议所有30岁以上仍未怀孕的妇女都去接受一种MoT测验,即通过验血,测出该妇女的生育潜力,并及时发现问题。
不过,现任英国生育协会会长的托尼·卢瑟福德教授则认为,类似MoT这样的测验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如果一名妇女依靠这种测验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生育策略,很可能犯错误。
“如果一名妇女在36岁以后才决定要孩子,那她就是在冒险。”卢瑟福德说,“我们医生的职责就是适时地告诉妇女她的生育潜力,但是我们目前尚无法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