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吃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大仙)
到底出了啥情况呢?原来是“你妈叫你回家吃饭”。时隔二三十年,这句话又回响在神州大地,老没听着了,乍一听,倍儿亲切!
“你妈叫你回家吃饭。”这一句话把中国打回30年前的原形。记得我当年还说过“你姐叫你回家吃饭”、“你奶叫你回家吃饭”。谁叫你回家吃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此过气的叫法却又神奇复活,以另一种话语姿态深入人心。谁还回家吃饭呢?谁不在外头吃呀?谁还没事儿老跟妈一起吃呀?但是,语境通幽处,修辞达深度,一句“你妈叫你回家吃饭”轻飘飘地假装跟谁都没关系,却又直指语言的核心,完成了一次对人生意义的盛大消解。
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是上世纪70年代中段,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就是“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不知道回家问你爸去”。姜文老师曾经在《太阳照常升起》的媒体见面会上,用“不知道回家问你爸去”灭过记者,估计下次他再面对记者无休止的提问就该说:“别问了,都几点了,你妈没叫你回家吃饭呀?”
我们上中学那年代,不喜欢家待着,爱出去玩,一玩就没点儿,所以大人们老得叫我们回家吃饭。晚上一到六七点,大人们(以当妈的为主)就在楼外面高喊:“小凤、三儿,赶紧回家吃饭。”叫不着呀,当妈的哪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儿混呢?于是就求别人家的孩子:“你帮我叫一下我们家那傻小子,叫他赶紧回家吃饭。”咱得照办呀,所以,“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就成为当时最有号召力的语言了。
偶尔也不,如果我们一起玩的孩子,其中有谁特让人烦,我们就会说:“你妈叫你回家吃饭,赶紧滚!”也有胆大比较野的孩子,还没在外面耍够呢,不想回家吃饭,就跟我们说:“别告我妈我在这儿,谁告了我抽谁!”其实,如果不是特饿的话,都不想回家吃饭,因为吃完饭再出来,可就费老劲了。晚饭一过,天一擦黑,家长就把孩子管得跟犯人似的。所以,那时候,谁要回家吃完饭还能溜出来,肯定从家里顺几个窝头和馒头,给那些不回家吃饭的哥儿几个垫垫肚子。
这句“你妈叫你回家吃饭”,让我想起曹操在《赤壁》中灭关羽的那句话:“别老以为我过时了,我再怎么过时,也比你入时!”
依我看,你妈叫你回家吃饭,还差点儿;我那时还传过一句:“那孩子,你妈叫你回家睡觉!”而眼下,“你妈叫你回家吃饭”已有着特定的语境,比如你跟郭德纲说:“你妈叫你回家看春晚!”郭德纲肯定说:“呸,打死我也不看!”■ 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