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收藏与财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 演讲中的马未都 )
“所有金钱所化成的坐标都是对文化的尊重。”
8月8日下午,南京城侨鸿皇冠酒店秦淮厅里,台下,坐得满满当当,台上,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自“百家讲坛”后,再谈“盛世收藏”。
此番马未都谈“盛世收藏”,是《三联生活周刊》与深圳发展银行天玑财富专为其贵宾客户举办的回馈活动。开场前不少南京市民特地赶来,表示愿意出钱买门票,由于场地限制,临时加了座位,仍不能满足需求。一些人未能入场,砸门而入,气氛一时尴尬。
“南京的朋友比较热情,敲门声都比别人大。”马未都上台一句幽默话,大家都乐了。
马未都以2005年,元青花“鬼谷下山”瓶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被一位英国藏家以2.3亿元的价格拍下中国艺术品的天价,来说明文化价值。
“2.3亿元,不管以单个儿计,以重量计、体积计,从任何角度计算,都是全世界最贵的东西,这说明全世界对我们文化的尊重。请注意这个文物是英国人买走的,而且拍卖时1000万英镑以上就全是外国人举手了,这说明西方人对中国的尊重和承认,而这种承认就是用金钱来衡量的。”马未都说,“不可避讳,所有的收藏品都是有价值的。事实上,不管公共收藏还是私人收藏,更无论中国抑或西方,历史上收藏从来就与财富分不开,收藏可称得上文化与财富的结晶。”
将近3个小时的演讲,马未都花了2/3的时间讲“盛世”,从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讲到北宋晚期、明代后期以及康乾盛世。马未都的解释是:“我们的文物都是先人历朝历代创造的,所包含的很大程度都是文化的总和。”他认为,与收藏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高度比,收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中触摸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脉络,感受那份精神的满足与安宁。
“在古代的文物与当代的收藏者之间,应该有一种互动与对话,从那些饱含着历史文化信息的藏品中,解读人类文明发展的奥秘,为民族文化的每一阶段留下清晰的印记。”
演讲中,马未都颇多警句:“很多事情不需要知道,历史没有真相,历史只有道理。”“历史大多是偶然,可以逆转。”“唯以改进为能,不以无过为能。”“从收藏的角度,更希望人们注重文化带来的快乐,而不是金钱带来的快乐。”“情感因素是文化带来的,能伴你一生的乐趣就是文化,其他的乐趣都是短暂的。”
马未都要强调的是,收藏其实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收藏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一种态度。往大了说,甚或涉及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与其祖先的关系,涉及身份的问题和与一个大的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收藏宛若贯通古今的时空隧道,是一种记忆的传承,是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细细把玩中,感受古人的荡气回肠,触摸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
这次马未都的演讲与听众的互动,极好契合了此次系列活动的主旨——“文化携手财富”。作为一本始终致力于关注时代发展进程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以独特的视角、深度的思考和一贯秉持的人文情怀,为读者忠实记录着世界和中国发生的变化,“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而天玑财富,是深圳发展银行集结睿智、诚信、专业、效率所开创的高端财富管理品牌,专为VIP客户提供尊贵理财服务。北斗七星自古为指引方向之星,“天玑”是北斗七星的第三颗星,亦名禄存星,掌管财富。“天玑财富”品牌代表着东方财富智慧。马未都此次演讲,以他切身体会,通过“盛世收藏”,深刻总结了文化与财富彼此成为资源的关系——财富来自文化,文化提升财富的价值,这正是发人深省的理财坐标与境界,从中可以寻找财富积累的捷径。
文化携手财富,马未都解读“盛世收藏”为《三联生活周刊》与深圳发展银行天玑财富联手打造文化之旅的第一站,接下来请继续关注“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系列讲座之后续活动:北京站,大连站。■ 盛世收藏收藏家马未都财富文化收藏三联生活周刊马未都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