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想刺杀内贾德?
作者:蒲实(文 / 蒲实)
( 伊朗总统内贾德 )
7月17日,伊朗官方法尔斯新闻社援引情报部长埃杰耶的话报道,伊朗大选前,以色列官员曾在埃及、法国等地与人民圣战者组织(MKO)成员见面,商讨刺杀内贾德。埃杰耶还说,以色列情报部门还和伊斯兰逊尼派武装恐怖组织“真主旅”(Jundallah)进行过接触。
“这种对刺杀阴谋的指称政治性成分较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李伟研究员向本刊分析。曾宣称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的内贾德,“因为核问题与以色列关系更为恶化,但这并不代表中东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有了新动向”。法国国际关系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让-伊福斯(Camus Jean-Yves)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分析,“内贾德此指称的真实原因是,由于他任命亲家公马沙伊为第一副总统,受到来自伊朗政府内部,甚至其支持者的严厉批评”。内贾德对马沙伊的任命受到强硬派人士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反对。因争议过大,马沙伊现已经辞职。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拉什德·可汗(Rashid Khan)则告诉本刊:“伊朗情报部长的意图很可能是转移伊朗大选后反对内贾德示威者的注意力。”但他也认为,“这一指称背后有其历史逻辑。以色列是伊朗政权的死敌,而MKO在1981年被伊朗政府取缔后,曾在美国和萨达姆·侯赛因的帮助下,以伊拉克为基地反对伊斯兰革命政府。但很难说,以色列和MKO之间会有什么合作。”
让-伊福斯告诉本刊,从政治属性上看,“MKO是民族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的结合,它成立于1965年,先反对伊朗国王,然后反对伊斯兰政权”。拉什德说:“伊斯兰革命后,该组织领导人长期流亡国外,在伊朗国内没有足够的支持力量。”美国、加拿大、伊拉克和伊朗都把MKO列为恐怖主义组织。2009年1月,欧洲联盟理事会把该组织从欧盟的恐怖主义名单上撤销,对其是不是“具有合法性的反政府组织”仍有争议。“MKO总部设在巴黎。”让-伊福斯说,“它受到法国安全部门的严密监控,法国不希望受到阴谋反对伊朗政府的指控。”
“真主旅是活跃于伊朗东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逊尼伊斯兰组织,该组织领袖Abdulmalek Rigi近日称曾得到过MKO的帮助,但这两个组织在意识形态上完全不同,合作可能性很小。”让-伊福斯告诉本刊。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与巴基斯坦接壤。拉什德说:“真主旅之所以能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斯坦活动,是因为这一漫长边境线上大多是山地和沙漠的不毛之地,人迹罕至。走私、人口贩卖、毒品和非法移民都从这里进入伊朗,然后转至欧洲。伊巴边境的管理非常松散,两边官员都很腐败,真主旅也能够据此为活动基地。”现在“巴基斯坦官方在伊朗的压力下开始反对真主旅,他们逮捕了一些真主旅成员,并移交给伊朗当局”。
对于真主旅和MKO的资金来源,“有各种说法”,让-伊福斯说,“真主旅可能受到某些国家与组织的资助,他们和它的瓦哈比意识形态一致”。拉什德告诉本刊:“除了从贩毒和人口走私中得钱,他们还可能获得海湾地区的私人捐赠,以及反对伊朗的国家的资助。”“瓦哈比是极端反什叶的逊尼意识形态。真主旅有两方面的政治诉求:一方面,向伊朗现政府施压,使其放弃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什叶派组织的支持;另一方面,期望在伊朗建立一个包括伊朗和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的逊尼派国家。这与美国和阿拉伯制衡伊朗在海湾地区和巴基斯坦的影响力有目标一致之处。”“巴基斯坦的主流观点认为,它也受到美国资助。”
在萨达姆执政时期,“MKO曾受到伊拉克资助,虽然它现在被美国列为恐怖主义组织,但伊拉克现政府比较容忍该组织在伊拉克的存在。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说明其资金来源”。让-伊福斯说。李伟分析说:“MKO曾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情报机构支持,事实上,现在它只有得到美军的许可,才可能在伊拉克待下去。”
拉什德说:“就我所知,以色列摩萨德与恐怖组织的唯一一次合作,是在阿富汗抵抗苏联入侵时,那是一次CIA、ISI和摩萨德的联合反苏行动。”让-伊福斯也认为:“以色列情报机构几乎没有与任何反政府组织合作过,他们通常从政权高层内部寻求支持。”■ 伊朗革命中东局势伊朗伊斯兰革命内贾德他们刺杀伊朗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