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高级时装周:越哀越美丽

作者:何潇

(文 / 何潇)

巴黎高级时装周:越哀越美丽0( 7月7日,巴黎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Christian Lacroix 品牌秀场 )

“困难在于,我们所处的行业是一个工业,我们并非生活在现代艺术中。”迪迪埃·格伦巴赫(Didier Grumbach)对本刊记者说。迪迪埃的身份是巴黎高级时装公会主席,时装周是他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作为高级时装的管理规范机构,巴黎高级时装公会需要负责包括制定时装周日程在内的各方面工作,我们的采访也因此延后了一周。“我希望Lacroix会生存下来,如果他能把创造性放在高级成衣中,并将高级时装作为一个补充,他的品牌可以继续下去。”格伦巴赫说。

人们担心的不只是一个Lacroix,而是整个高级定制时装周。许多人在怀疑,这个长期以艺术姿态生存的时装工业,在经济衰退下,是否还能如往常一样的气定神闲?Christian Dior展示了其2009~2010秋冬的高级时装设计。向来以喜好夸张高调布景闻名的约翰·加里亚诺忽然之间脾性大改,放弃了豪华的凡尔赛宫,选择了位于蒙田大街品牌本部的沙龙进行展示。周三,另一位法国设计师让-保罗·高提耶(Jean-Paul Gaultier)展示了他本季的高级定制系列,灵感正来源于另一个不景气时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四十年代,是人们谈论高级时装葬礼的时代。”让-保罗·高提耶说。他展示的服装似乎是为黑白片时代的路易斯·布鲁克或劳伦·白考尔这样强悍的女星所做的设计:宽肩黑套装、飞行员风衣以及镶嵌着皮草的连身裙。

从巴黎时装工会公布的参秀名单看,多少显得萧条。名单上正式被列为高级时装的只有屈指可数的10家:Alexis Mabille,Anne Valérie Hash,Chanel,Christian Dior,Christian Lacroix,Givenchy,Jean Paul Gaultier,Valentino……一些老时装屋的名字已然不在列。

另一个现象是,高级时装的客人在发生变化。一些来自俄罗斯、中东、中国、巴西等地的年轻面孔,已经悄然坐到了秀场头排,他们与上世纪那些乘着飞机来观秀的亚洲贵族们不是同一批主顾。在一些时尚观察者看来,高傲的设计师们应该学习如何与这个新顾客群建立起良好关系,尽管这看起来并不容易。“要引诱这批客人,应该让他们看得舒服。但高级定制的价值观依然是十分法国的。”有人在《卫报》上就本次巴黎高级时装周撰文说,“世界上的其他城市也有时装周,但只有巴黎有一周特别贡献给高级定制,这种轻浮傲慢的法式做派的确给高级定制花名册上的品牌带来了增值。但在其濒危的时候,他们也用同样的做派来胡乱修补。”

“高级时装意味着手工艺与服务,是可以保留一辈子的东西。”迪迪埃·格伦巴赫说,“对我而言,时尚是Chanel与Dior表现的那种方式,它象征着奢侈,是对消费者的全面服务,是对质量的寸步不让,也是对客户欲望的适应。”

巴黎高级时装周:越哀越美丽1( 7月8日,法国设计师让-保罗·高提耶在巴黎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展示了他本季的高级订制系列 )

如何面对清高与利益冲突的局面?在本次高级定制时装周上,Chanel与Dior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Chanel高级定制时装发布的时间是时装周的第二天,卡尔皇帝在经济衰退前寸步不让,服装展示的地点依然定在昂贵的巴黎大皇宫。卡尔在场中放上了几只硕大无比的香奈儿5号香水瓶,任由模特穿梭其中。临近结束时,人们看到了一条流线型的丝质长裙,下摆侧开到大腿部位,隐约可见不同材质的内衬,这是从中国传统的旗袍中得来的启发。这一瞥的裙上开衩很快被许多人看做是卡尔皇帝对东方市场的秋波一转,是对中国顾客的暗中传情。几日后,英国媒体上出现了这样的标题——《Chanel东望以诱中国买家》。

人们很快发现,约翰·加里亚诺将本季Dior高级定制展带回家的做法是极为聪明的举动。其在展示中以内衣搭配外套的“半着装法”也是有意为之。这不是为了成为“继麦当娜穿上锥子胸衣后,第二场令人难忘的内衣秀”,而是从“半个世纪前,迪奥先生内屋里半着装的模特身上得来的灵感”。在这场秀上,加里亚诺将观众带回了上世纪50年代:及腰的短上衣、收腰小外套、蕾丝边衬裙、打褶蓬蓬裙……一切看来与上世纪似曾相识,只是添加了加里亚诺式的些许情色。有人明白过来,加里亚诺先生所做的,其实是Dior的经典回顾展,所以,还有什么地方比Dior的本部更合适的呢?与那些秀场相比,它更私人,更不受打扰,更能体现品牌自身特色。

巴黎高级时装周:越哀越美丽2( 7月6日,巴黎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Christian Dior品牌秀场(右) )

而本次时装周里最令人难忘的一场,依然会是Lacroix的高级定制时装秀。尽管它看起来像是为火枪手达达尼昂准备的葬礼:宽松的火枪手罩衫、方形帽、士兵短上衣……Lacroix彩色拼版式的招牌没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黑色和深蓝色。“这不是在哀悼,它们使用起来是很美丽的颜色。”Lacroix坚持说,这是在表现悲剧面孔下生活的欢愉。这种欢愉在整场秀行将结束时,随着“新娘”的出场而变得明朗起来:她穿着金色与白色丝缎做成的婚礼裙子,上面镶嵌着蕾丝和彩色的花朵,明丽得像个太阳。掌声响起,许多人都掉下泪来。■

高级时装是“行事之道”

巴黎高级时装周:越哀越美丽3

——专访巴黎高级时装公会主席迪迪埃·格伦巴赫

三联生活周刊:从本次高级定制时装周上设计师发布的作品看,能否感受到经济衰退的大环境带来的影响?

巴黎高级时装周:越哀越美丽4( 7月7日,巴黎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Chanel品牌秀场(左,中); )

格伦巴赫:高级时装的设计与成衣不同,成衣设计中的一些因素在高级时装的设计中不需要被考虑到;正相反,一些设计出于技术或经济的原因,只能出现在高级时装的系列中。如果将高级时装看成一种“行事之道”(savoir faire),并且有像Armani、Valentino、Dior这样的品牌需要它,它自然会在未来继续生存下去。世界上富裕的女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今年高级时装的成员名单发生了一些变化,成员的数量也在减少,您能否介绍一下现在的情况?

巴黎高级时装周:越哀越美丽5( 7月6日,巴黎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GIVENCHY品牌秀场 )

格伦巴赫:高级时装周日程表上的变动其实很小,Versace与Lanvin早在过去10年间就已不在其中了。也许将来一些名字会再回到其中来,像Lanvin、Balenciaga、Nina Ricci这样的品牌值得再出现在其中。他们也许在未来会这么做,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将高级成衣和高级时装的展示合并在同一场时装秀中,上世纪70年代,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èges)与皮尔·卡丹就曾经这么做过。

三联生活周刊:怎么看待高级时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巴黎高级时装周:越哀越美丽6( 迪迪埃·格伦巴赫 )

格伦巴赫:1945年,高级时装刚开始规范的时候,今天所知的高级成衣并不存在。到1960年,60%的法国妇女依然通过定制来着装。到20世纪90年代,一些著名的服装品牌,如Yves Saint Laurent、Dior和Givenchy等,依然只生产高级时装,而不自己生产高级成衣,多数情况下是许可生产。今天的情况变得刚好相反,时装屋生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级成衣、高级时装是其高于高级成衣的一部分。高级时装成为一个“行事之道”,而不是一种工业,它是奢侈品工业的一个象征。

三联生活周刊:在过去的几十年,高级时装的顾客群发生了什么变化?

格伦巴赫: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一些美国百万富翁和一些亚裔皇室成员开始为其衣橱添置高级时装。譬如,彼得堡的梅隆夫人就曾派私人飞机到纪梵希先生处;诗丽吉王后也做过同样的事,她曾派专机将巴尔曼先生接到泰国。对于今天来说,这是困难的。那些买高级成衣的女士,同时也买高级时装,Lacroix与Chanel都有这样的客户。这些客户遇到特别场合时,会请设计师设计特别的裙子。

三联生活周刊:与高级时装起源的初期比,今天的高级时装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也在发生改变?

格伦巴赫:高级时装在刚诞生的时候,代表着自由,这是因为它意味着设计师的创造,不需要经过皇室的授权。今天的最大改变是全球化。现在,有很多高级时装的新顾客来自来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等地。互联网和飞机,让这些顾客获得高级定制的服务变得容易了。

三联生活周刊: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供方引导艺术奢侈品的循环已经完结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商品和需求为中心的奢侈品营销时代。您如何看待高级时装在这个时尚体系中的地位?

格伦巴赫:高级时装不会消失,只要还有克里斯托巴尔·巴伦西亚加(Cristobal Balenciaga)这样的裁缝——他懂得如何让一件裙子更贴合女性的身体——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被邀请参加高级定制时装秀的新成员中有一些人,如安妮·瓦莱丽·哈什(Anne Valerie Hash)、亚历克西斯·马毕(Alexis Mabille)、拉比·卡弗鲁兹(Rabih Kayrouz)等,都曾在时装公会学校学习过。这里也正是伊夫·圣·洛朗、瓦伦蒂诺与三宅一生接受过培训的地方,所有生产成衣的品牌,都在将高级时装作为一种“行事之道”,并在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时装周美丽时装搭配高级高级定制巴黎巴黎时装周香奈儿越哀越迪奥时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