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齐步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寇研)
假如众多女作家能够穿越时空,站在同一条水平线,接受上帝的审判,上帝说:“预备,齐步走!”她们各有千秋的步态一定令人莞尔。伍尔夫当然是臂弯里夹着书,再用上她28岁时女扮男装的行头:八字须、包头巾、阿拉伯束腰大袍,大约会像女版的阿凡提。卡森·麦卡勒斯无疑会拖着酒瓶,也许还会为她新弄的波波头型满脸不高兴。尤为引人注目的,还是尤瑟纳尔和桑塔格的步姿,她们腰板挺直,直视前方,瞄准目标,导弹一样把自己发射出去。
像周润发早年在《上海滩》中叼烟的招牌动作,尤瑟纳尔的步态也是她典型的做派。有人这么描述她:“我很快注意到她的步伐和姿态:腰板笔直,天生的高傲。我心里想:‘当她起床时,身着睡袍,大概就用这样的姿势走路的。’她像一个王后,好像大门会在她面前自动打开。”尤瑟纳尔的魅力和威仪自成一体。这个“一体”也可以转化为伍尔夫的那句名言:好作品应该是雌雄同体的。而她那句“我就是哈德良”,更令评论家和读者想入非非、津津乐道。
桑塔格行走时也和尤瑟纳尔一样:“行军般大踏步前行,方向明确,脚步坚定,仿佛她对自己需要什么早已心知肚明。”她的威仪不如尤瑟纳尔,但有另一样利器:漂亮。桑塔格声名鹊起是在60年代,她盛赞这个时代:“空气中处处洋溢着新鲜的许可,旧的等级观念已经弱化,并行将分崩离析。”文学前辈尤瑟纳尔想必不会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她自己属于“旧的等级”,即要被桑塔格革命的贵族血统。
桑塔格有好运气,出道没走弯路,紧随着便被罗杰·斯特劳斯这样的大出版商力挺,但年长桑塔格约30岁的尤瑟纳尔也许会就桑塔格的好运气说句风凉话,比如现代年轻人越来越浮躁等等。虽然60年代她也已开始收获名望,但别忘了她在美国那个离桑塔格光怪陆离的纽约“文学证券交易所”十万八千里的小岛默默练内功,一隐忍就是10余年,她完全有资格说这话。桑塔格左手写战斗檄文号召姐妹们反抗男权,右手写暧昧书信以呵护自己与出版商的合作关系;尤瑟纳尔肯定不会欣赏,与出版商打交道总是她的强硬占上风,她从不用女权来造势,因为她即女权。
据说尤瑟纳尔是丑的,或许这也是她沉寂多年的一个原因,不过也从反面证明,她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尤瑟纳尔有贵族风度,她也把自己看做是贵族阶级的遗民,她一定认为桑塔格是个文学暴发户。但在讲究推销策略的时代,“人见人爱”无疑是一个筹码。60年代曼哈顿的一次聚会上,桑塔格为推销自己,来了个很炫的出场。她带着两名“副官”到场,她的传记作者写道:“为了让自己的出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把一支香烟撂在客厅地毯上,一抬脚将它碾灭。”这似乎是黑帮电影中才有的镜头。■ 大师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