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丽·贝耶的时尚复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苌苌)
( 玛丽·贝耶为Stéphane Rolland 2007 年时装秀提供的连肩定制手套 )
皇宫花园(Palais Rayal)呈长方形,四周有游廊围绕着中间宽阔的土地,成排的绿树、喷泉和花圃,不像杜乐丽花园那么大得令人茫无头绪。在晴天的下午,很多住在附近,打扮讲究的小孩由保姆带着,在花园里晒太阳、嬉戏。60幢连排古典建筑围绕着皇宫花园的三面,早年间,法国女作家柯莱特就住在其中一间公寓里,它的另一位著名房客是让·谷科多,所以这里也是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地点。在法国国际电台工作多年的林祖强告诉我,近年,很多文艺界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喜欢居住在这附近,一个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穿过皇宫花园就到了卢浮宫,穿过卢浮宫过塞纳河就是法兰西学院,然后就到了拉丁区的核心区。再一个是因为这一带仍然保存着法国过去的人文景象。比如在定制眼镜的博内家不远处,就有一家老式的糖果店、刀具店。“有意无意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路下,选择这一区域的都是对过去精致生活的影子还有眷恋的人。”
在皇宫花园的游廊下,有两家咖啡馆、一家茶室,此外就是画廊和有传统特色的精品店,都不是针对游客的。比如卖古董胡桃木八音盒的玩具店、琥珀精品店,几家出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鲍尔曼和迪奥女装的古装店。还有几家现代服饰店,比如皮埃尔·阿蒂(Pierre Hardy)的鞋店。毕业于巴黎高师的阿蒂曾为爱马仕设计首饰,属于法国本地高档奢侈品牌愿意与之合作的有人文气息的设计师,他的鞋子中规中矩,不是非要表现设计的那种,是拒绝大集团奢侈品牌的本地淑女和知识分子偏爱的鞋店。此外,还有斯黛拉·麦卡特尼和马克·雅各布的专卖店,联想到两位设计师平时的行事风格倒也不觉得突兀,但因为他们都隶属于大奢侈品集团,据说也曾引起邻居们的紧张。
以上,就是玛丽·贝耶的邻居组成。“有些文化在我们过去的生活轨迹中,我们还能捕捉到,愿意让它留下来一些气息。”玛丽向我解释为什么一定要选址在皇宫花园时说。玛丽·贝耶从事给高档品牌设计首饰和配饰的职业已有20多年,其中也包括手套,香奈儿和圣洛朗的高级时装秀需要手套都要找她。有一阵子,路易·威登出了几双昂贵的貂皮手套,也是玛丽的工人给他们做的。去年底,玛丽买下了长期与她合作的手套工厂,在皇家花园开了店,以自己名字作为品牌,这是欧洲唯一一家高级定制手套的专卖店。
定制手套前,玛丽会先把顾客的手形记录下来,玛丽店里的女士手套从6号到8号半一共有10个尺寸,是因为他们的手套有独一无二的尺寸细分,譬如六又四分之一、六又四分之三这样的号码。除了手型过于特殊的顾客,一般人的手形基本都在这10个尺寸的范围内。量好尺寸后,玛丽要和他们讨论用什么样的皮质,什么颜色,什么款式,对针脚是否有要求,在什么场合、什么季节使用,这都需要工坊的女主人有准确的时尚眼光,并对材质和款型很敏感。工坊设在法国的手套之都米卢,玛丽一周在巴黎,一周在米卢,和她的5个工人一起制作手套。尽管玛丽不是工艺大师,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有太多的细节需要她在现场定夺。
玛丽向我展示了一段录像,是工人鞣制皮革的过程,每块做手套的皮革首先要经过特殊方法泡制,以及工人长时间的大力抻拽——为了把弹性保持在皮革内。小山羊皮的手感比我同时看到的绵羊皮细腻柔润许多,我看到有一道工序是工人在皮革上揉搓婴儿用的爽身粉,还有完全超出想象的几十成百的形状各不相同的金属模器,都是为做一只手套用的。和服装等其他服饰一样,作为“高级定制”,售后服务是有一套讲究的。每年夏天,顾客可以把手套送回店里,店里做免费的清洁和保养,令有些懈了的皮革恢复弹性,然后以全新面貌还给顾客。如果丢失一只,也可以回到店里再定制一只。定制手套的样式很多样,有些大概是当年的俄罗斯贵族传过来的,所以看到玛丽店里的陈设,恍然如回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的时代。装饰有轻柔羽毛的手套,貂皮的手笼,手工编织镂空花纹的手套,有暗扣和手套相连、状如护腕戴在手腕上的饰品,极度精巧可用做晚会装饰,或者一半真皮一半真丝的绣花手套。“每天关于手套我有千百个想法,但无论如何要先保证最好的皮质和做工。”玛丽告诉我。
( 玛丽·贝耶设计的手套 )
和博内家的眼镜店不同,作为眼镜中的高端奢侈品,它的客户群小但是固定,而玛丽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展起她的潜在客户。“太难,太难了。”玛丽说最近她感到很焦虑,希望能成功渡过经济危机。金融风暴在今年4月刮到法国,玛丽的手套店也深受影响。“现在的时尚就是‘不买’。”玛丽告诉我,“以前女孩买了新宝贝,都会打电话给同性朋友大秀她新买的东西,分享愉悦的心情。但现在的情况是,她们骄傲地说,今天我看中一样东西,但是我没有买!”
然而,工业化以来,米卢的手套工厂日渐减少,到目前只剩下两家。而长期和玛丽合作的那一家是唯一可以做定制手套的工厂,在它去年濒临倒闭的时候,玛丽买下了它。但一开始就很艰难:“当我还在为高级衣服设计配饰的时候,我在米卢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夸我有艺术才能,人很能干,可是当有一天,我决定买下这个濒临倒闭的手套工厂时,我发现人们不再那么友善了。他们很震惊,因为我不是本地人,更没有上至几代的手套制作的传统。”不过,玛丽说她也有支持者,也有人认为她能把“米卢制造”的手套带到一个更好的方向。“最终,我想是他们觉得我对美的热情大于对钱的热情,所以,得到了这家工厂。”玛丽说。
( 玛丽·贝耶设计的手套 )
玛丽的合伙人是她的一个客户,因为手指特别纤长,而一直找玛丽帮她定制手套,一听说玛丽要买下那家手套工厂,就召集了几个朋友一起帮她。“为了保持这个品质,我们可能在盈利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等待它被市场认可。对那些要求我们做得更简单、更快、更便宜的著名品牌客户说,我希望自己有力量说“No”,这也是我最终开了这家精品店的原因。我希望我有足够的勇气停止不公平的销售。”玛丽说。
有一年,玛丽去莫斯科推销她的手套。接待她的买手说:“你的手套卖得太贵了,你看,我手上的这副我戴了4年,这样质量的手套才值个好价钱!”玛丽说她拿过来看了看,肯定地说:“这手套就是我们工坊生产的。”那个女人说不可能,因为这是YSL牌的,玛丽把手套翻过来,让她看手指的衬里,因为玛丽工坊出产的手套为了使手指显得纤细,在缝制手指衬里的时候,只缝手指上下面的,手指缝间是没有衬里的。全世界,只有与玛丽合作的那家工坊是这么做的。
( 玛丽·贝耶设计的手套 )
尽管事业一开始有些艰辛,但是玛丽还是尽最大努力,逐步取消大集团品牌在她这里的订单。这些品牌从玛丽这里订购的手套用在时装秀上,拿到专卖店销售时至少翻七八倍的价钱。更多情况是,他们只在高级时装秀时用从玛丽这里定制的手套,而拿到专卖店销售的是他们在人工极便宜的地区做的手套,而价格却仍是那么高昂。“他们一边卖到最贵,一边把成本降到最低。当同行业人都在寻求用差一些的皮革、差一些的手工来降低成本的时候,就给我们制造了艰难的日子。”保持和建立传统的成本很大,比如玛丽工坊里的工人每小时薪水是80欧元,她从来没想过弃用这些带着米卢地区传承技艺的工人,否则这些人和这些工艺将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玛丽努力想恢复的就是保持和传承高级定制中的“法国制造”,她说:“我不反对把产品拿到亚洲的一些地区制作,但是不应该以在法国制造的标准高价销售。这对消费者不公平,对其他地区产地的工人也不公平。”
“我不能把我的名字和坏的质量联系在一起。我想全球人都一样吧,都想吃得好,睡得好,住得好,用好东西。我很在意好的质量。好品质成为时尚,好的品质先于时尚。也许是因为从19岁起做模特以来,我就再也没有和非高品质的事业合作过。我喜欢好的工艺,对我来说,真正的奢侈品应该以正确的方式生产和销售。你买一个包,你可以把它传给你女儿……有一天有个法国记者问我,你是因为喜欢时尚,所以你才做了模特?我说不是这样,我成为模特,是因为我够高够漂亮!我是因为做了模特,才渐渐喜欢上时尚。今天开创时尚事业,和香奈儿夫人、迪奥先生当初的时代有些不一样的是,那时的人们做得是那么好,他们首先是艺术家。但是从70年代,人们开始追求简单、直接、休闲的生活方式。现在除了保暖,很少有人为了优雅戴手套了,这也是我想恢复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人们已经忘记手套可以成为锦上添花的配饰,也许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足够提醒他们这一点的手套。我希望至少在高级定制中,保持‘法国制造’的传统和工艺传承。”“就像文艺复兴?”“是的,我喜欢你说的这个词,这对我来说,就像一场时尚的复兴。”■
( 玛丽·贝耶手套工坊 )
( 玛丽·贝耶在她的手套定制店 ) 手套复兴贝耶时尚奢侈品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