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中:轻盈浪漫的革命母亲

作者:吴琪

(文 / 吴琪)

吕中:轻盈浪漫的革命母亲0( 瞿母饰演者吕中 )

瞿妈妈与葛健豪

69岁的吕中扮演过不同的母亲形象,从电视剧《母亲》中那个山沟沟里的农村妈妈,到略为冰冷的知识分子形象。吕中笑着说:“现在电视荧幕上活跃的也就是那么几个老妈妈,所以我演的母亲特别多。”比较起来,“《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戏是很难拍的,它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讲到建国,中间包括军阀斗争、国共合作和分裂、抗日、西安事变等一系列大事情。通过杨家和瞿家两家人的故事,以及黄埔军校的走向,将这样大的历史背景给拎了起来”。

瞿妈妈是怎样的母亲,与一般的革命者有怎样的不同?在表现瞿家三口人相处的场景中,背景几乎永远是明亮的,柔和的光线轻巧的音乐,瞿妈妈的笑容无声而感人,“这是一个留法归来的母亲,接受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特别是在广州时期,国共合作一起对抗军阀,瞿妈妈的情感是十分轻盈的”。

瞿妈妈的角色,与现实中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最接近。巧的是,吕中曾经接到过其他导演请她饰演葛健豪的邀请,因此对这个人物比较了解,只是后来因为档期问题推掉了。“葛健豪是多么了不起的母亲,缠着小脚的人去法国留学,追求自由平等。”以这样的一个奇女子为原型的瞿妈妈,成为《人间正道是沧桑》里唯一的一个革命母亲形象,形象鲜明,打破了以往共产党母亲大多悲苦的定式。

真实的葛健豪,在她的年代壮举连连,她的革命既是在追求救国救亡的真理,也完全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74岁的罗绍志是原中共双峰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大部分精力都在研究家乡英雄人物秋瑾以及葛健豪的一家人。在向本刊记者讲述葛健豪的故事时,罗绍志不住感慨,“这可是一家出了4个中央委员的革命母亲”。葛健豪是湖南双峰县荷叶桂林堂人,出生于1865年。葛健豪出生的年代,娘家葛氏家族在当地与曾国藩家族、“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并称当地三大望族,彼此联姻。葛健豪的父亲与曾国藩有姻亲关系,从小葛健豪受到私塾教育,16岁嫁给了永丰镇富户之子蔡容峰,生儿育女。

吕中:轻盈浪漫的革命母亲1( 剧中瞿母为瞿恩理发的一幕 )

“家里的大小事务全是葛健豪做主,经营家庭,教育子女。她的丈夫不务正业,成天抽鸦片,很快就把整个家给败了。”比葛健豪小10岁的秋瑾,1896年嫁到双峰县荷叶乡,两家人住得近,葛健豪听说秋瑾是个能文能武的女侠,特意去拜望,受到她革命精神的影响。

1913年,湘乡县立第一女校开始招生了,葛健豪得到这个消息后,尽管家里早已败落,她卖掉了一部分陪嫁的首饰凑足所需费用,带着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还有新丧了丈夫的长女蔡庆熙和蔡庆熙的女儿刘昂,一家三代进了湘乡县城。葛健豪此时已经48岁了,县城第一女校不肯让她报名。她很气愤,便要儿子帮她写一张“状纸”到县衙去告状。县官觉得她是一位了不得的女子,批下“其志可嘉”,令学校破格录取。蔡家祖孙三代5人又去省城长沙求学,在当地传为佳话。葛健豪回乡后创办女子学校。

1919年,在“五四”运动推动下,赴法勤工俭学成为热潮,在从上海赴法国的轮船上,葛健豪和徐特立成为少有的年约半百而去追寻真理的人。在法国,葛健豪非常艰辛地学习和生活,支持了儿子蔡和森与向警予、女儿蔡畅与李富春的自由婚姻。吕中说,“我演的这个革命母亲是特别人性化的,从不避讳儿女私情”。

辗转回国后,随着革命形势逐渐恶化,1928年葛健豪的二儿蔡麓仙与三儿媳向警予先后为革命牺牲。蔡和森与蔡畅商定,把老母亲安排回到了老家湖南永丰。1931年蔡和森在广州牺牲的事情,家人一直瞒着葛健豪,直到她78岁去世,还在等待儿子的回信。

吕中说,她饰演的瞿母因为革命形势逐渐严峻,随着儿子牺牲女儿被捕,“心理变得越来越沉,情感越来越厚,但是内心的坚定和乐观始终未变”。有好几场戏,瞿母都说到“等”,“等着,我和你一起等”。“她读的是大部头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心里对未来有着明晰的判断,从未丧失过含而不露的乐观。”

而吕中认为,瞿母身上也穿插着瞿家和杨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我觉得它很大程度上在诉说国共之间的关系,不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吗?瞿妈妈对立华说的那句话意味很深——咱们是砸断了骨头连着筋。”瞿恩的孩子费明交给了立华抚养,瞿妈妈后来又将秋秋送往延安,“个人与整体、信仰与人性在戏里是贯穿的,阶级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编织在一起非常巧妙”。

表演的饱和点

“其实我是一个挺不好看的演员。”吕中提到1980年《人到中年》剧组挑选演员,吕中从年龄、类型等各方面都很合适,却因为容貌不够出色而落选,潘虹饰演陆文婷一炮走红。“当时对自己的打击挺大的,感觉我这辈子是不是与影视无缘了。”

1973年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吕中,称赞北京人艺在排戏中有一个好传统,即每一部戏都要求演员交排练手记。在这个以日记或散记的形式记录的排练手记里,有演员对剧本、年代、角色、环境的理解,有体验生活的感受和创作角色的方式,然后由导演看,反馈意见,督促演员进步。吕中在经过《雷雨》、《茶馆》、《请君入瓮》、《咸亨酒店》、《屠夫》、《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天之骄子》等剧目锤炼,演技逐渐在同龄的女演员中脱颖而出。1985年《小井胡同》中的小媳妇和1988年《天下第一楼》中的玉雏,成为吕中话剧表演中最受认可的角色。

在饰演的电视剧中,1998年农村题材《母亲》之前,吕中的形象是偏知识女性的,多为律师、作家、知识分子。“于是导演在我试装时,让化妆师拼命往土里化,最后大家都笑我被化成了叫花子。”吕中说,在进入北京人艺前,她在河北省话剧院待过15年,那时候以演农民戏为主要内容,田间地头地跑。“待到我开始演农村母亲了,导演才放心,我对农村生活是完全不陌生的。”

到了2002年,张黎找到吕中饰演《走向共和》里的慈禧。“我内心是胆怯的,基本上快推掉了。慈禧距离我那么远,谁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我刚坐在慈禧的宝座上时,一点感觉也找不到。”进入剧组后吕中开始大量读书恶补历史,“读了那么多之后,我把握了慈禧最核心的一个东西——怕!慈禧在那一段的心理是如履薄冰的,她是一个从后宫选秀一步步走到权力顶峰的女人,后人不是用好或坏就能简单评价她的。在慈禧的年代,女人地位是什么样的?她能走向权力高位,说明她是一个绝顶聪明有政治头脑的人,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政治家。而人在渴望得到一样东西时会竭尽全力,真的得到了渴望至极的权力,反而害怕了起来。慈禧作为一个女人,要向全天下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外强入侵时非常害怕政权败在她的手里。那么多大臣向她讨治理天下的主意,她要证明自己能坐住高位的能力,里边的心思是极其复杂的”。

在饰演武则天时,吕中觉得武则天的伟大更多表现在她的晚年,怎么在掌权之后处理这些权力。“武则天的男性气质更重,她可以打破封建束缚,慈禧则更希望获得封建礼教的认同。晚年武则天知道武氏后继乏人,又将权力让给李氏王朝,留下一块无字碑让后人评说。这个女人是多么了不起,她一直有着如此清醒的头脑。”

吕中说,每一次的历史戏都让她对历史有了另一层解读,而她自己也在各种角色中逐渐快要到达表演的饱和点。“以前我们脑中的历史太概念化了,其实任何一个生活在历史当中的人,都是由多种因素造就的。就像我演的瞿妈妈,要做革命事业,要负责一些同志的吃吃喝喝,有儿女情长,有乐观理想,我要让观众觉得她是可爱的。”■

(本文使用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剧照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提供) 人间正道是沧桑浪漫吕中革命轻盈母亲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