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美第二轮削减战略武器谈判
作者:徐菁菁(文 / 徐菁菁)
( 5月29日,俄罗斯库尔干,美俄“合资”化学武器销毁设施之一休奇耶工厂正式启用 )
6月4日,美国与俄罗斯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关于削减战略武器的第二轮谈判,双方均拒绝透露谈判所取得的成果。此前,俄美于5月19日至20日曾在莫斯科举行首轮正式谈判。
1991年7月,美国和苏联签署了《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又称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项条约于1994年正式生效,将于今年12月5日到期。
外交部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群告诉本刊记者,本轮美俄双方谈判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到期前达成“一项新的、内容广泛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协议”。美国第一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军控专家史蒂夫·彼弗向本刊记者介绍,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包括计算方法、释义和完备的核实方法。据此条约,俄美两国每年派出10位观察员负责核实对方的执行情况,使得该条约能够具有实质性的效力。
“美俄在削减战略武器方面应该是存在共识的。”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研究员樊吉社对本刊记者说,“冷战结束后,两国基于对外部安全环境的判断,认为大国之间发生一场核冲突和核战争的可能性在降低;维持一个庞大的核武库不但是巨大的经济负担,也确实面临扩散的风险。同时,有核国家也面临着广大无核国家呼吁核裁军的压力。”此外,滕建群指出:“核武器是终极武器,对像‘基地’组织这样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不了多少作用,所以进一步削减双方的战略武器本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的军控与裁军政策出现新的调整迹象。”滕建群告诉本刊记者,“特别是今年4月5日,奥巴马在布拉格宣布将带头推进无核武器世界倡议,同时想办法保障核安全。”
彼弗指出:“奥巴马曾经说,‘军控对于美国来说有双重意义,一是减少核武器,二是恢复美国在世界防核扩散领域的领军地位和信任’。俄美两国拥有世界上90%的核武器,两国的合作将有力地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军控合作,防止核扩散。”
“新的削减战略武器谈判也是俄美关系调整的契机。”彼弗说。滕建群指出,美俄关系近年来并不稳定,特别是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以及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使两国关系一直冷淡。但对于新的国际安全形势,在很多问题上美国难以凭借一己之力解决问题,扭转不利局势,也急需进一步改善俄美关系。
尽管两国都有削减战略核武器的意愿和需要,但“从目前的谈判进程看,双方仍有许多关键性问题没有解决,特别是俄罗斯主张要把新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与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挂钩”,滕建群分析说。樊吉社指出:“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后,其导弹防御能力的发展其实已经不受任何约束,这是俄罗斯安全的长远忧虑。就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计划一事,俄美两国已经有了长时间的纷争,这将是新条约谈判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彼弗认为,指望在协议中解决双方的导弹防御分歧是不切实际的。
“俄罗斯希望新条约不仅要限制核弹头,还要限制运载工具,美国对此问题也展现了一定的灵活性。”樊吉社说,“俄罗斯还提出,战略武器不应该部署在边境之外,而如果战略武器不能部署在国外,美国对其盟友的核保护伞可能就会成为争议问题。此外,俄罗斯还要求削减下来的核武器必须销毁,实现裁军的不可逆,而不是仅将处于战斗值班状态的核武器裁减下来转入储备状态,但是短期内美国不愿意触及销毁问题。”
“谈判将非常艰难。”彼弗说,“其一,这关系到国家安全;其二,这次谈判一个重要的议题是核实方法,比如允许对方采取派遣观察员监督条约的实施,就要求双方有强烈的互信,这比谈定具体的限制性数量更困难;第三,美国和俄罗斯拥有不同的核力量结构,由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大多数核力量都是陆地性质,而美国则不同,这使俄美两国在削减数量的结构性问题上也存在达成共识的难度。”
尽管俄美存在较大分歧,但滕建群和彼弗认为,双方能够通过彼此让步,在12月5日前达成新条约。■ 削减第二轮俄美谈判战略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