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网升级背后的中产阶层
作者:李翊(文 / 李翊)
( 2007 年10 月14 日,意大利美女佩内塔获WTA 三级赛女单赛季首冠 )
从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亚洲的国际网球赛事不少,包括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中国北京、中国上海等站,共有10站。升级后的“中网”将成为所有赛事中级别最高、项目设置最全、时间安排最为合理的综合性网球赛事。在全球范围内,也仅有四大满贯的网球赛事级别高于中国网球公开赛。
中网的历史很短。“实际上,网球赛事最初在亚洲只有香港沙龙网球公开赛,而且是单一的男子赛事,受2002、2003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香港经济不太好,区域人口影响力有限。而当时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赛事拥有者希望将网球赛引入内地。正好北京青年传媒集团要做上市公司,文化产业、体育和教育是未来的3个方向,双方一拍即合。”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告诉本刊记者,“2003年因为‘非典’,赛事没有举行,但是在男子赛事筹备同时,向WTA申请了女子赛事,由于时间上前后相接,形成了一个综合赛事,即一个国际巡回赛加上一个女子二级赛事,这是当时亚洲地区级别最高的综合赛事。”
中网升级计划始于2006年。这一年,WTA有意改造赛事结构,打造全球四大皇冠超级赛事。张军慧说,按照规划,北美有两站,迈阿密、印第安纳维尔斯,已经够了。剩下的两站赛事需要在欧洲和亚洲各打造一站。欧洲的名额被马德里拿到,亚洲地区申请这一仅次于四大满贯赛事的城市除了北京,还有上海、东京、曼谷。
北京表现出了更多的诚意。“王岐山市长2007年初在英国做奥运全球推介时会见了WTA主席,表明了中网升级的强烈意愿。争办城市公布那天,北京市主管体育的副市长赵凤桐特意去了迈阿密。”
张军慧如此向本刊记者解读北京的积极:“网球运动的高度职业化以及网球运动员的国际化,为赞助商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营销展示平台,对于城市来说也同样如此。网球定位高端,是一项展现个人风采的高雅运动,而国际化城市是几个维度的综合展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具有举办国际重大赛事的能力。仅以未升级前的2008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为例,在赛期内,共有16家国际电视台在全球30个国家转播了中网赛事,国际转播时长超过260个小时,超过2.6亿名国际观众收看了比赛。这种庞大的规模和受关注程度,在目前国内的各类体育赛事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同中国篮球、中国足球、中国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相比,国际网球赛事占尽了先机。”
( WTA巡回赛亚太区总监舒德伟 )
索尼爱立信WTA巡回赛亚太区总监舒德伟(英文原名David Shoemaker)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升级后的中网,分开来看,女子赛事在亚洲独一无二,是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协会(WTA)全新推出的全球最高四站钻石皇冠赛之一,仅次于四大满贯的级别。世界排名前50名的女子选手必须参赛,否则将面临WTA的严厉处罚;即使球员因伤病原因未能参赛,也必须赶到当地配合商业推广。这种强制性措施将为中网带来莎拉波娃、伊万诺维奇、威廉姆斯姐妹等诸多超级明星。男子方面,中网男子赛事也升级成为全球不多的500分赛事,同期仅有日本东京站赛事重合。届时,国际顶级男子选手大部分都将参加中网,纳达尔、德约科维奇和罗迪克等人都已经明确表达了希望参加中网的意愿。而相对于亚洲范围内的其他赛事来说,中网最强大的优势在于,它是ATP和WTA在亚洲时段内唯一一站实行男女合赛的网球赛事,总奖金额也超过660万美元。这种与大满贯架构类似的赛事体系在全球网球赛事中也并不多见,在观赏性、话题性和趣味性上都让网球赛事更像一个节日。
“北京奥运会后,需要国际化的高端赛事将奥运会为北京营造出的国际体育中心形象延续下去,体现宜居城市、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的战略。”张军慧说。
不过,中网也为争取到赛事升级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申办条件比较苛刻:女子赛事升级的费用1200万美元起,观赛场地要有不低于1.5万人座位,除中央球场,还必须保证相应数量的外场、训练场,还需要相应的商业配套。为了迎接升级后的中网,现在正在对北京奥林匹克网球中心‘花瓣球场’进行改造,包括增设包厢、增加商业服务区域、建带开合式屋顶的网球场等。现在网球的趋势是把天气对比赛的影响降到最低,因为天气会影响观众、比赛安排,影响电视转播。新建的带开合式屋顶的球场将作为中心球场,奥林匹克网球场作为中网的一号球场。另一块最大的投入是奖金,女子为450万美元,男子为几百万美元,也就是所谓‘买得起马,未必配得起鞍’。当你提出申办要求时,你需要考虑的不仅是现在,还有未来的财力。”
ATP和WTA一致看好中国,认为中国市场将是提升发展速度最快的。“根据中国网协统计,中国至少有1200万网球人口,每周打2次球的在500万~600万人。而英国4400万人口,网球注册会员不到600万人。去年WTA和ATP的赛事‘央视’收视率达到1.4,并逐年增加。”
舒德伟说,对中国市场的了解,WTA不如ATP,但是因为女子网球运动员排名前50名的选手中有中国选手,所以WTA在开拓市场上做得更好。“实际上,我们在北京成立亚太总部的决定和选择北京举办顶级指定赛事的决定是相辅相成的。这一决定和北京市政府在中国发展和推动网球运动的愿望不谋而合。”在舒德伟看来,中国网球迷不同于其他国家,他们是更年轻、更有钱、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中产阶层,对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的赞助商极具吸引力。
“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大部分都集中在发达城市的传统、新兴产业及媒体等重要部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公众。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产阶层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也在上升。”
张军慧说,从2006年开始,中网已经尝试在比赛中融入更多娱乐因素,比如引入美食休闲食品,打造网球庙会,买一张票可以玩一天。但是今年明确了中网的定位:网球休闲消费季。“四大皇冠赛事都不一样,印第安那维尔斯站是2月份在沙漠中举行、让人心旷神怡的赛事;迈阿密站比较时尚,有很多流行元素,比如影视明星、乐队表演;马德里则是西班牙人社交、看朋友的机会;至于北京,或许是一场网球嘉年华。”舒德伟如此评价四大皇冠赛事。
“比赛时间将从9月中下旬改到‘十一’黄金周,正好在美网结束近一个月后,这样既能吸引更多大牌球员,也能给他们更多的调整时间,这是吸引球迷的关键。另外,‘十一’黄金周能吸引很多旅游人口。我们也正在和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市旅游局、中青旅等一起策划去外地的旅游推广活动。”对于4个月后的中网赛事,张军慧踌躇满志。
5月26日,在北京朝外大街万通中心WTA亚太区办事处,记者专访了索尼爱立信WTA巡回赛亚太区负责人、首席运营官兼总顾问,年仅38岁的舒德伟。
作为一个全国初级高山滑雪比赛者,舒德伟出生于加拿大渥太华一个完全的网球运动员家庭,他的妈妈,布伦达·纳恩斯·休梅克(Brenda Nunns Shoemaker),是前巡回赛的选手、加拿大联合杯队成员。他的祖父,吉尔伯特·纳恩斯(Gilbert Nunns),在1930年的加拿大排名中获得第1名。
在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舒德伟在1996年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作为加拿大首席法官安东尼奥·兰默的法律助理。
作为一个公司和商业诉讼法律师,舒德伟花了7年时间在纽约两个最有声望的企业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专门做与运动相关的客户代表。2004年4月舒德伟加入WTA,因其独特的法律及商业才智,成为这个管理团队必不可少的一员。2007年,舒德伟被任命为巡回赛新亚太区办事处负责人,总部设在北京,2008年7月开放。在这个职位上,舒德伟负责推进女子网球在亚太地区的增长,这是这次巡回赛的战略重点之一。除了首席运营官和总顾问的双重角色,大卫还监督法律事务、商业及操作领域,包括电视转播权、赞助合同、巡回赛的规则和条例,以及反兴奋剂计划。
2008年,舒梅克被著名的《运动商业周刊》提名进入“40岁以下的40人”名单。
三联生活周刊:在您看来,网球运动的魅力是什么?在欧美,它属于贵族运动吗?
舒德伟:网球运动的魅力和它的运动员是紧密相关的。我们拥有来自90个国家的运动员,她们每年在全球31个国家参加51场比赛。这些球员在索尼爱立信WTA巡回赛赛场上展现出世界一流运动员的天赋和魅力,巡回赛的每一站比赛,每一场比赛都跌宕起伏、充满悬念。
在赛场外,我们的球员是时尚巨星,是前沿时尚杂志封面的常客,年轻女孩子们把她们当做自己的偶像。当郑洁历史性地打进温网半决赛时,可以说整个中国都在为她加油助威。当她把自己温网上赢得的全部奖金捐献给四川地震灾区的人民时,全世界都为她的精神感动。这也是我见过的运动员做出的最感人、最无私的事情!
回答您问题的第二个部分,网球是一项起源于上流社会的运动。然而毫无疑问,在最近几十年,网球已经成为一项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和喜爱的运动。两位巡回赛历史上最优秀的球员——威廉姆斯姐妹从小在普通的家庭里长大,最早是在加利福尼亚康普顿的公共球场上练球。巡回赛的很多其他球星也有相类似的经历。可以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网球已经发展为社会各界有天赋年轻人寻求成功的一个途径。
三联生活周刊:世界女子网球发展到现在,有什么样的变化?
舒德伟:近几十年中,女子网球运动有两项主要的发展。其中之一是竞争的深度。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女子网球著名的运动员只有几个,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你看到的、听到的只有那么几个名字。先是纳芙娜蒂诺娃、艾弗特,然后是格拉芙、塞莱斯,再后来是辛吉斯。女子网球运动的竞争深度在过去20年里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巡回赛中前20位的球员,任何一位都有赢得大满贯的能力。拿今年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举例,作为巡回赛的顶级指定赛事,所有前50名球员都将参加比赛。我深信在这些人中,排名前20位的球员,任何一位都可能成为今年中网的冠军。也正是如此,女子网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精彩。
另一项主要发展是女子网球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在过去的这些年,女子网球运动迅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正是这项运动全球的普及为我们赢得了索尼爱立信总额达8800万美元、长达6年的冠名赞助。这无论是对网球运动,还是对女子运动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作为这项合作的诸多好处之一,巡回赛的全年赛事带给球员8600万美元的总奖金,比往年增长了40%。我们也成功地实现了在10站顶级赛事中,女子球员和男子球员享受等额奖金的目标。这是一项历史性的突破。我认为等额奖金给全世界对网球运动感兴趣的女孩子们发出的信息是,只要你达到赛事的最高水平,你将和从事这项运动的男孩子平起平坐,创造相同的财富。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很多一流的女球员来自东欧,这种趋势对于女子网球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舒德伟:在巡回赛中的确有许多有代表性的球员来自东欧,我们都清楚地记得北京奥运会的女子网球单打颁奖台上站着3名俄罗斯球员。但是,这并非常态。就在不久前,我们仍看到两位来自比利时的姑娘——海宁和克里斯特尔斯在索尼爱立信WTA巡回赛的排名中位居榜首。我深信将来我们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明星球员。全球性是巡回赛的一大特点,而东欧在近年来的崛起正好印证了巡回赛在全球范围的成功。我们有来自美洲的球星(威廉姆斯姐妹),来自欧洲的球星(莎拉波娃、扬科维奇、伊万诺维奇),也有来自亚洲的球星(米尔扎、杉山爱)。中国在近年来的崛起和排名上的提高也是明显的,目前中国有3位球员(郑洁、李娜、彭帅)排在世界前50名。郑洁目前排名17位,正在迅速冲击中国球员历史上的最高排名。
三联生活周刊:当初在决定成立亚太地区办事处包括选择一级赛事举办城市时,除了北京,是否还有别的选择?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北京?
舒德伟:我们当初有几个选择,但是后来几乎没有什么争议地选择了北京。实际上,我们在北京成立亚太总部的决定和选择北京举办顶级指定赛事的决定是相辅相成的,这一决定和北京市政府在中国发展和推动网球运动的愿望不谋而合。我们选择北京举办中网这一最高级别的赛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北京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近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网球运动近几年在中国迅速发展;服务于北京奥运会的世界一流的网球场馆将成为中网的举办地点。我们有来自权威机构的电视转播数据,中国这项赛事收视率居第三位。中国网球迷不同于其他国家,他们是更年轻、更有钱、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中产阶层,对致力于开拓中国市场的赞助商极具吸引力。上面所说的各种因素,我们认为北京已经具备各种条件成为“世界网球运动的首都”。
三联生活周刊:越来越多的国际赛事组织在关注亚洲市场,比如世界拳击协会、NBA等,您觉得WTA在亚洲市场是否存在竞争?如果有,WTA方面会如何应对?
舒德伟:在过去的35年里,索尼爱立信WTA巡回赛在全球的范围和各种体育项目、体育组织竞争,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我们对拓展亚洲市场充满信心。像NBA一样,我们不依靠国际球星来影响中国,我们拥有中国自己的球星。国内一项最近的调查显示,人们公认的10大最有影响力的体育巨星中有3位是“中国金花”,她们的影响力肯定对巡回赛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在中国有真正的比赛(而不是表演赛),这一点是很多体育组织没有做到的。我们在北京有中网,在广州也有广州公开赛。这两站赛事每年都有,国内的网球迷们每年都有机会亲临现场观看顶级网球选手们的精彩比赛。从球迷们的亲身体验以及网球运动的普及来说,这两项赛事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三联生活周刊:能否从你的个人感受出发,评价一下中国几位知名女子网球运动员?
舒德伟: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从技术上看,彭帅正反手技术全面、单打出色的同时,我们看到她在双打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李娜属于底线型力量选手,郑洁打球很聪明,跑动迅速,技巧型选手。在场下她们也很不一样。彭帅有些害羞,和她相处很快乐,很多客户都希望和她拍照,她是个有魅力的女人。李娜很有个性,直爽,前两天我们在东单举办了一个经济学家圆桌会议,其中有一个体育品牌战略演示,邀请了李娜,她刚比赛回来,但是毫无怨言。郑洁热衷于慈善事业,或许是中国形象最好的网球运动员,她的世界排名也升到了15位。毫无疑问,她不仅是中国的球星,也已经是国际球星,在世界各地有自己的“粉丝”。
说到美貌,我们曾把晏紫包含在世界范围的公关活动中,当她做了头发、穿上漂亮的礼服,哇,大家都很惊叹!
三联生活周刊: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女子网球所推行的半职业化改革?
舒德伟:CTA(中国网协)近年来成功地培养出几位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从这点来说,外界很难质疑CTA采取的任何政策。中国获得了雅典奥运会的双打金牌,北京奥运会的双打铜牌。同时,李娜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打进了半决赛。女子网球运动近几年在中国获得了许多历史性的进展。我认为CTA允许运动员单飞是一项非常有勇气、思想开放,同时又顺应规律的举措。我相信这一举措将让现有的运动员在职业网球领域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令CTA能够继续培养更多年轻一代的网球明星。■
(实习记者罗燕对本文也有帮助) 背后网球赛事wta排名网球运动网球规则网球李娜奥运会网球网球中产阶层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