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刘君梅)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0( 马赛水手节上的这位“小马赛”与“小马赛人”香皂上的图案很相像 )

在普罗旺斯内陆撞见“毕加索的香皂”

距马赛90公里的古城阿尔(Arles),寻觅“普罗旺斯特色”的旅行者,在一块手工香皂上见到“皇家手工工场”标记,第一反应就像在人流如织的集市上撞见穿9号球衣的滔哥跋(Drogba)和7号球衣的里贝里(Ribery)。对马赛香皂和马赛足球队,我知道的一样少,期待偶遇带来“惊喜”。

9月4号街转角,咖啡馆兼酒吧和烟草专卖店“POT A TABAC”里,女老板克里斯蒂娜(Christina)麻利地为本地熟客勾兑51号茴香酒,往我的红茶里放柠檬片时放慢了节奏,问我上午在集市上有何收获。我把淘来的手工香皂从草编购物袋倒出,在吧台上一字排开。克里斯蒂娜有些吃惊:“你很了解马赛香皂?你买这么多?”

我对马赛香皂毫无了解,只是爱洗澡。女老板有着和香奈儿类似的消瘦面孔、短发以及独立、果断、有点“冷酷”的气质。她说:“香皂确实是用来洗澡而不是囤积的,听过马赛香皂和毕加索的故事吗?”这个西班牙后裔的语气很神秘。

物质匮乏的“二战”时期某天,毕加索带着他的某一任爱人打开自己贮藏室的门,他说,如果我有意外,这些都是你的。那是一些金条和马赛香皂。他的爱人说,我现在就想要,而且只想要马赛香皂。可是贮藏室的门却被毕加索重新锁上了。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1特殊时期日常用品稀缺可以理解,可马赛香皂究竟有何特别,能珍贵到堪比黄金,珍贵到令毕加索“如此吝啬”?这块香皂究竟浓缩了多少秘密?

这些手工香皂,除了“古法工场”(Fabrique A l'ancienne),全都印有“100%植物”(100% Vegeal)。其中长方形的是植物香精油系列,皂身一侧印有植物名称;而我选的那两个100克和600克的“大立方体”,据说是最传统的马赛香皂,皂身上与众不同地印了大大的“72%的橄榄油”(72% Huile d'olive)。

这些皂身上的凸凹标记就是破解马赛香皂的重要密码。

热心的普罗旺斯人在酒吧的便笺上给我写下一个地址。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272%橄榄油,破译马赛香皂的“血缘”与皇家身份

距阿尔40公里,距马赛70公里,艺术名城沙龙里有一个马赛香皂博物馆(Musée du Savon de Marseille),是马修·法伯赫 (Marius Fabre) 家族在1900年创建的家族博物馆。普罗旺斯的朋友向我推荐它的理由,除了它是唯一的马赛香皂专项博物馆,还因为设置其间的一个手工制皂作坊。它是法国现存的3家“古法”制皂作坊之一。这正是这个博物馆的魅力所在,它不是没生命的标本,而是一株还活着的老树,会随季节更迭,开花结果。

8月以后这里才会热闹起来,法国8月长假,接着是普罗旺斯9月狂欢节,这个源于秋收庆典的节日会持续一个月。11月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单项”丰收庆典橄榄节又将到来,然后是圣诞节“备战”……那时参观者会骤增,博物馆内的制皂作坊也非常忙碌。

初夏,普罗旺斯的吉祥物——知了,还没开始冗长的音乐节演唱之前,博物馆和整个古城一样宁静。这给博物馆制造了老照片的气氛,参观者就在这发黄的记忆里行走。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3( 艺术名城沙龙的马赛香皂博物馆内的藏品 )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4这里珍藏了马赛香皂最早的制造工具,这些模具和切割设备凝固了普罗旺斯香皂制造业曾经的繁荣和有序。最值得玩味的是品牌标志模具:圆的,方的,异形的,这些黄杨木刻图章是不同时期、不同手工作坊和皇家工场出品的马赛香皂的身份证,其上的图案、文字和数字是通向时光隧道那边一段陈年时尚的密码。

设在博物馆内的手工作坊里,那些古董制皂工具和模具也会被保护性利用,在特定时间制作限量珍藏版马赛香皂。作坊里还有不少香皂陈列品,其中有大理石花纹的漂亮香皂,很吸引眼球。那些大理石纹理其实就是因为香皂里的油脂不纯粹造成的。

“18世纪30年代‘马赛香皂’贸易中有两个受欢迎的系列:一类是这种‘大理石’,适合清洗羊毛制品和一般的家居用品,主要出口北非。另一类是白色皂,更纯净,广泛应用在一些专业行业,比如丝绸和针织品行业、地毯制造业、染色业。而洗烫工人和讲究的家庭用它来清洗白色内衣和床上用品。”

而解密“72%橄榄油”,则是打开通向马赛香皂秘密的第一重门。“一块纯正的马赛传统香皂,不含碱,所含油脂均为纯橄榄油,是高级植物精油香皂。以植物精油制造香皂,被公认为是马赛这个城市独有的技术和传统。要破解这个‘独有’以及马赛香皂的‘血缘’,第一个关键词就是这个‘72%橄榄油’的标记。”博物馆负责人告诉我,“12世纪以前,包括马赛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利用地中海海藻灰以及动物油脂混合制造肥皂。最早尝试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脂制造香皂的是西班牙人。路易十四授权大臣柯尔贝(Colbert)负责制订与马赛香皂有关的规章制度。1688年,规章完成并颁布,首次以国家法规的形式确定马赛香皂的质量标准。”

这个标准中特别提到:香皂的油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其他原料——只能是纯橄榄油,其比重占整个香皂重量的72%。马赛香皂从此有了皇家身份,香皂必须烙上的“72%橄榄油”标志,是这种身份的重要标志之一。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5马赛香皂上的另一个密码,“100% Vegetal”(百分之百植物)这个“纯素”又和路易十四联系在一起,这其中的矛盾很有戏剧性。

这位皇帝不仅不是以素食主义,反而是以“饕餮”名垂后世。今天的各国美食评论家还津津乐道他“庞大的”夜宴菜单,由飞禽走兽蔬果甜品叠加起来的法式大餐。他创立了至今被上流社会和美食行业仰望的“法国美食家协会”之前身——烤鹅协会。自1661年起,皇宫盛大的晚宴前必有一个入餐仪式,先由大内总管高喊:“让国王赐给我们肉吧!”

著名的肉食国王,为什么会让皇家香皂“全素”呢?

我这么问,普罗旺斯人的回答出人意料的简单,没有任何玄妙成分:“与当年西班牙人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用于香皂生产的初衷相同,法规明确规定必须是纯橄榄油,一是充分利用地中海地区的橄榄资源,二是便于运输——以纯橄榄油代替动物油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香皂质量,不因夏季高温而受影响。”那时候,在香皂制造过程中添加任何动物油都是被禁止的,同样基于天气的原因,6、7、8三个月生产马赛香皂也被禁止。

所有这些规定都不过是在遵从季节遵从自然罢了,从“沙龙主人”那里获悉,现存的另外两家古法手工制皂作坊在马赛。

一块香皂,一个皇帝与一个港口城市

如果为马赛旧港画地图,它像是一个横卧的字母“U”,开口向东,即地中海。在西南拐弯处有座漂亮的“奥斯曼风格”的弧形建筑,建于1850年,著名的萨玛赫伊丹咖啡馆“La Samaritaine”就在这里。弧形落地窗正好可以180度看马赛旧港。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6( 马赛旧港景色一瞥 )

接近中午,旧港著名的鱼市接近收市,在附近逡巡了一上午的海鸥开始与打扫战场的鱼贩斗智斗勇。游客有人在看地图,有人整理背包,然后起身向西侧的嘎讷比耶赫大街(La Canebiere)走去——那是一条著名的商业街,被称为马赛的“香榭丽舍大街”。我对这个比方不认同,因为这条街并不靠顶级名店吓人,它时髦而生动,有点像巴黎的拉丁区,只是街道更宽阔大气,橱窗都像“装置艺术”。街口的“游客服务中心”可获取免费咨询。

普罗旺斯不论大市小镇都有这样的办公室,那些关于城市文化传统介绍和旅游指南的小册子做得真是到位。不过,如果有时间,要了解街道的文化,还是应该进咖啡馆。

萨玛赫伊丹咖啡馆的常客是附近最昂贵理发店的发型师,港口停泊的那些渔船和游艇的船主,以及城中的很多艺术家、摄影师、附近办公的政府官员。马赛市长也常到这儿就餐或喝咖啡,不是市长大人故意要表现亲民,实在是因为市政厅就在这座“最受欢迎的咖啡馆”东面。当然这位马赛市长也很艺术,每年年末在旧港附近会有“非常马赛,非常普罗旺斯”的群众性戏剧节,市长大人都会热情参与,在戏剧中扮演角色。

马赛男人大多进来先要杯茴香酒,站在吧台前聊天。在这种地方获悉历史或者“野史”资讯,比独坐互联网前更有趣味。法国人和中国人一样爱在餐桌和吧台探讨政治。“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中国的认知度较高,而法国人也乐意跟你聊聊这位被认为是“欧洲君主专制典范”,以及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王(执政时间72年)。

“今天的马赛人怎样看待路易十四对马赛的偏爱?为什么偏偏是马赛,获得香皂制造的技术垄断权?”

这间咖啡馆给出的答案是多层面的。马赛的地理位置为其香皂制造业创造了便利——作为法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马赛坐拥地中海,既是这一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又是“面向东方的大门”。背倚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腹地,农、林、牧、副、渔皆丰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马赛香皂最初的发展其实体现整个地中海地区的资源共享。繁忙的港口曾经代表政策开放与贸易自由。

咖啡馆老板祖塔(Zutta)先生是个65岁、具有国际化气质的矮个男子,有西班牙或意大利血统。他说:“路易十四认同他最信赖的大臣柯尔贝的重商主义,对内整顿官僚机构,克服贪污,严格税收制度;对外加强出口,限制进口。把香皂的制造权交给马赛这座地中海岸城市除了香皂制造技术和原材料来源方面的考虑,避免劣质皂上市控制香皂质量,进而控制贸易和税收,是香皂进入国策的真正原因。”

当路易十四君临军事要塞和最大贸易港,面对地中海,面对西方也面对东方的友邦或者劲敌,决定把制皂的垄断权交给马赛,确实煞费苦心。

“17世纪,除了战争期间,马赛香皂还供应给西班牙。马赛人制造香皂的‘师傅’,客户名单上还有阿姆斯特丹和汉堡。而古埃及人,早在距今4000年以前就用混合植物油的膏状物呵护肌肤、治疗皮肤病,清洗内衣和家庭日用棉麻织物。到了18世纪,他们却要从南部法国进口香皂。马赛香皂的贸易触角还伸向北欧、西欧、英国,以及东方的土耳其帝国。马赛香皂制造业和港口贸易都进入鼎盛期,但是,马赛香皂已经不代表自由贸易,而是国家垄断。路易十四的地缘政治显露霸权色彩。”

最后的“皇家手工工场”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7马赛旧港是这座港口城市经济、传统、文化和风尚的真正发源地。如果说它是城市的“心脏”,旧港南侧,市政厅身后最老的城区(Quartier le Panier),就是马赛城的“肺”。

上世纪中期,老区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一群艺术家偏爱“破旧”,把这里变成了著名的艺术区。我寻找的是马赛仅存的两家古法制皂手工工场之一的“Le Serail”。“Le Serail”是个非常气派的名字——“奥斯曼帝国宫殿”。另一家据悉规模更大,但已经集团化规模化了。

在这里参观游走,时光倒流的感觉强烈,又非常真实。因为地中海的蓝天艳阳,花园的植物,作坊里用来蒸馏的古法制皂小锅,慢慢熬着的橄榄绿皂浆……感官接触到的都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一个马赛香皂皇家手工工场的核心机密——马赛独有的高级植物香精皂制造技术就在这里被慢慢揭开。

“马赛香皂特殊的‘冷制皂’——低温制作,确保了植物精华不被破坏,这种特殊工艺只能通过手工,在有经验的技工人工监控下完成。他们运用个人经验对化学反应进行人为控制和干预。看、触摸、闻,甚至品尝,师傅们对材料颜色和气味的感知水准最终决定香皂的制作水准。”手工制品都像传统烹饪,不可能像快餐那样被完全量化,即便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最终的微妙差异,也全看大师傅的技术、悟性,甚至当时的情绪。

应该说,马赛香皂是地中海地区的混血儿。早期制皂,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技师来自西班牙。当时生产所需的“植物小苏打”通过燃烧盐角草(La salicome,也叫海蓬子)获得,这种草是西班牙特产。制皂所必需的生产原料从地中海各地源源不断地运至马赛港:部分橄榄油料来自西班牙、南部意大利或者北非。1593年,乔治(Georges Prunemoyr)在马赛成立了第一个香皂研究机构,整个香皂制造工艺与意大利、西班牙保持经常性、开放性的交流。

正是沙龙博物馆提到的1688年的一纸诏书才使其突然变成“法兰西皇家纯血”。

国王把香皂制造权交给了马赛,原来分散在各地的小手工作坊,被马赛市郊“皇家手工工场”取代。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的1786年,马赛市郊有48家这样的皇家手工工场。

这不仅帮我理解“马赛香皂”(Savon de Marseille)何以成为一个专有名词,还通过马赛香皂,诠释了“皇家手工工场”。关心政治,对资本主义发展史有兴趣的读者应该知道,它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人,参观这样的地方,还有另一重乐趣,好比参观“官窑”,了解“御用”。

在当年关于马赛香皂的法典中,路易十四明确规定:“在任何时候”,马赛香皂的原料和制作标准都不能改变。但是战争让国王的法典一度失效,国王更无法预料,在他身后,制皂业从“传统的手工”在19世纪变成了“现代工业”,最终,石化原料的化学洗涤产品随工业化进程侵蚀传统生活,手工制皂业走向衰落。

幸好还有一些老作坊,连同路易十四时期的“标准”和“古法”一同流传下来。它们的命运如同中国老字号。当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异乡人,追寻“传统气息和记忆”,或者表达对自然的感恩,马赛香皂这样的传统标志物就有了新的灵魂。

传统的“艺术化再生”

马赛旧港向南,小水井胡同10号有一家香皂店“72%地掷球”(Petanque)。主人菲利浦在店名上玩了一个“非常普罗旺斯”的文字游戏——Petanque是法国南部传统滚铁球游戏,他们到中国进行体育比赛和交流时翻译成“地掷球”,和马赛香皂一样,同为普罗旺斯传统标志性事物。店主把人们熟悉的“72%橄榄油”换成“72%地掷球”。

这个香皂店不到100平方米,一半是商店,一半是“厨房”。“厨师”正在一长条白色香皂上走刀,很快,一条写意的几何“沙丁鱼”完成了。菲利浦在鱼头上系一根带“72%橄榄油”标签的麻绳,轻松地说:“它不是我从马赛港捕捞的,却是我亲手烹制的。沙丁鱼通常都是拥挤、封闭、不透气的代名词,我的沙丁鱼是‘开放的’。”

菲利浦又着手晚餐后的甜点。他左手持水果刀,右手握一块乳白色扁圆香皂,三两下,变成几瓣白色花瓣。操作台上已经躺着几片干柠檬片、一小堆咖啡豆、两排黑巧克力备用。白色花瓣被烙铁一瓣瓣沾在叠置的橙色、抹茶色和奶油咖啡色小块香皂上,然后,柠檬、咖啡豆、巧克力被点缀在最恰当的地方。花样蛋糕完成,亦假亦真。

在普罗旺斯的生活艺术里,传统绝对是“可再生资源”。■

把“正宗”马赛香皂带回家

马赛香皂严格的御制标准能被破解成几个关键词:“古代”、“手工”、“作坊里的小锅”、“100%植物”,油脂为纯橄榄油,占香皂总重量的72%。由路易十四时代规定的标准至今被认为是一块“传统”(古法)马赛香皂最根本的精华所在。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8如果针对过敏性皮肤以及婴幼儿选择香皂,文章提及的老字号品牌“马儿欢庆节”和猫牌,都曾是地中海沿岸甚至欧洲内陆城市家庭的明星产品,一度超出日用品的层面,成为皮肤病学领域或儿科医生认可并推介的清洁用品。另外,它们对纯天然纺织品的清洗也是温和的。

现在,各品牌的马赛香皂都会有“古”和“新”两大系列。

传统香皂标准造型为大立方体,除足量的橄榄油含量并未添加其他植物,所以也没有特别的颜色和味道,温润,介于鹅黄和象牙白之间或者带有橄榄的暗绿色。各个品牌按重量,从100克到1公斤有多个档次供选择,售价3欧元至十几欧元。各品牌也都会推出“家庭实惠装”,普通型如长条形,“法棍”面包,随用随切;甚至还有15公斤块头的“震撼级”,如乡村面包,不求好看但求实在,47欧元,如果不算行李超重在机场的罚款,确实实惠。

普罗旺斯大区是艺术之乡,对传统的尊崇也会有创造性发挥。新品通常是植物香精系列,会有浪漫的主题,今季推出的是“普罗旺斯之梦”、“春夜”和“玫瑰清晨”。

其实无论在马赛还是在普罗旺斯其他城镇,手工作坊、传统集市甚至超市都可能买到质量上乘的传统马赛香皂,关键是谨记那些“密码”,才能得到“正宗”。■

3个香皂品牌中的普罗旺斯

猫牌香皂(Le Chat)与马赛的一个“卫生之家”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9每次到马赛,我都客居丽莲娜夫人(Madame Liliana)家。70岁的丽莲娜夫人依然精致,身材挺拔,举止利落而优雅。这位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富裕家庭的牙医,上世纪70年代后随在政府部门任要职的丈夫搬到法国南部马赛和尼斯生活。

这个家的陈设是典型的“普罗旺斯式”,除了家具,另一个普罗旺斯特色是所有家居布艺、床上用品都是洁白的亚麻或纯棉线钩织品。

浴室面积没有大到奢侈,却有五星级酒店也未必做得到的细心体贴。我指的不是多面功能各异的镜子这类“硬件”,而是一间浴室却备有如此丰富的清洁和沐浴用品。猫牌系列用来洗衣物,有小件内衣和毛巾专用的“手洗系列”,也有适合清洗浴巾、浴衣的洗衣机专用。浴缸一侧是“小马赛”品牌的沐浴露和洗发水,夫人一家都是金棕色头发,她特意为我添置了适合黑发的系列。

医生家里干净是在意料中的,但丽莲娜夫人家却没有过于洁癖的冷酷气氛。客厅里有两个孙女小时候的合影,一间小卧室里甚至还保留了一个已经破损的老式玩偶,墙上贴着长孙女赛琳娜小时候画的帆船和小猫。赛琳娜在2006年9月嫁给了梅兹(Meze)的消防员菲利普,我参加了他们的婚礼。现在,这个家庭里的第四代,一个漂亮的男孩已经出生。

夫人说,她的两个60年代出生的儿子,80~90年代出生的三个孙子辈的孩子,都用猫牌马赛香皂洗澡,也都是穿这个牌子香皂清洗的小衣服长大的。

“我的母亲就曾用猫牌香皂洗毛衣和家人的贴身衣物,这后来成了我的生活习惯。”

我注意到猫牌皂有“经皮肤医学检验‘减弱过敏性’”以及“经儿科医生检验”这样的标注。“在法国,这样的评定是不能随便写在产品上的。”老祖母医生说。

“小马赛人”(Le Petit Marseiliais)与普罗旺斯“芳香人文地理”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10“小马赛人”这个品牌的魅力是它对植物香精的持续探寻。

除传统“立方”,它的沐浴护理系列在纯天然植物萃取方面很有新意,比如经典蓝色装的“海洋气味”来自马赛悠长海岸线上常见的南欧松树(Pin)和海马齿(Criste Marine)。

从地中海沿岸到普罗旺斯腹地,再到阿尔卑斯(法国境内)山麓,从海岸、河谷、湿地到草坡、旱地、山区,从早春到秋冬,橙花和柠檬,紫罗兰和玫瑰,迷迭香与马鞭草,熏衣草和橄榄树,灌木丛里的野杜松和山脚下的果实……常见的入皂草木渐次勾画出普罗旺斯大区的地理风貌和宜人四季。丰富着人们的视觉,也通过香皂渗进肌肤,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丰收女神厚爱的普罗旺斯水草丰美,农林牧渔手工业发达,除橄榄油和其他植物资源,还有制皂业必要的优质海盐资源——除濒临地中海,这里还有无数内海。这些自然资源至今都被保护和合理利用,在普罗旺斯各种丰收庆典上,当地人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自然的恩惠”。

“马儿欢庆节”(Fer a Cheval):

西班牙或者古罗马,普罗旺斯地区的文化混血

72%橄榄油,普罗旺斯与路易十四11一个始于1850年,至今仍受欢迎的老字号品牌“马儿欢庆节”,用其商标形象地讲述马赛香皂融合了怎样的人文地理和传统。

一个法国品牌的形象却非常西班牙,画面色彩是属于地中海的艳丽、饱和、干净。

前文提到最初的马赛香皂是地中海的混血儿,有来自西班牙的血缘和特质。现在,西班牙文化已经融入普罗旺斯多元文化中,成为“普罗旺斯特色”。每年4月和9月,这一地区欢庆春耕与秋收的庆典“Feria”,直接使用了西班牙语“狂欢节”一词,马是狂欢节期间的主角之一。

一个“巧合”是,与马赛香皂一样,路易十四以及他的后代也拥有西班牙血缘。他的母亲安娜虽然王室封号为“奥地利的安娜”,事实上是西班牙公主,路易十四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的亲外孙。

这一地区另一重要“文化血缘”是古罗马,包括马赛老城区在内,普罗旺斯诸城的规划、格局和建筑本身都是古罗马的手笔。法国南部一半居民使用的方言为“奥克语”(OC,罗马方言的总称,今称Occitan)。

在普罗旺斯大区腹地偏北,有一座城镇名字就叫Occitane,城镇也是同样的古罗马格局,以周围大面积种植的优质熏衣草闻名。

另一座历史名城阿尔,早在13世纪就已经具有罗马风格,规模不让马赛的普罗旺斯大城。直到现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古城区还完好保存着古罗马竞技场,并在每年4月和9月狂欢节期间使用。这座古城还保留了古罗马时代的公共浴室遗址。自2世纪起,被古罗马人推崇的古希腊健康女神,也在其后的岁月里随古罗马的统治在这里备受尊崇。

伊斯兰文化也随古代贸易和战争深刻地渗透到了地中海文化中,包括沐浴习俗,比如土耳其浴。

马赛香皂在时尚的变迁中保持着自信。是缘于地理的自信:地中海气候宜人,终年阳光灿烂,物产丰饶。这一地区还有丰富的地形地貌,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洋视野——法国南部最大的河罗纳河(Rhone)自北向南贯穿普罗旺斯大区,在距离阿尔30公里处汇入地中海。同时也是文化的自信:古罗马后裔,现代北非、西班牙、意大利裔移民,共同创造普罗旺斯鲜活的混血文化,共同分享阳光、海风和沃土。

“马儿狂欢节”香皂商标上的阳光、白亚麻和花纯棉织物,既是普罗旺斯地区“土特产”也属于辽阔的地中海。阳光和植物的味道传递一种干净、自律但绝不封闭的积极生活态度。■ 橄榄油路易十四手工香皂普罗旺斯法国马赛72法国旅行

下一篇: 火山谷漫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