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夸大的创伤

作者:袁越

地震、海啸、飓风、战争等等这些天灾人祸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说,必要的心理疏导是必需的,但也不能做过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心理疏导是个很专业的工作,绝不是随便找个好心肠的志愿者就能胜任。心理学家把经历过重大伤害事件后产生的心理不适叫做“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征”,这个概念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于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评估手册》(第三版)对PTSD的诊断标准做出了严格规定,1994年出版的《手册》第四版又对该标准做了补充。目前西方心理学界普遍采用第四版的诊断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PTSD患者必须是亲身经历过能致人死命或者造成严重身体伤害的重大创伤,而且确实感到过恐惧或者无助。患者的表现分为三大类,其一是不断在梦中或者闪回(Flashback)过程中重温灾难时的场景;其二是精神麻木,刻意回避任何能够联想到灾难的事情;其三是精神过度亢奋,表现为失眠、易怒、精力无法集中等。

这个诊断标准已经实行了15年,但最近几年争议不断。以美国哈佛大学精神病学教授理查德·迈克纳里(Richard McNally)为代表的一批精神病学家指责这个标准太过宽泛,把很多原本没有得这种病的人都包括了进来。今年4月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文章,通过大量案例对这个标准提出了质疑。

西方精神病学界对PTSD的研究多半集中在退伍老兵身上,不但因为这批人大都经历过相同的创伤,适合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因为退伍老兵一旦被确诊为PTSD,就能从政府得到一大笔赔偿金,所以PTSD的诊断标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支出。美国政府于1990年对1000名“越战”老兵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有15.4%的人正处于PTSD中,而得过这种病的人更是高达31%。这个31%的数据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公认为PTSD的平均发病率。

但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布鲁斯·多仁温德(Bruce Dohrenwend)于2006年重新研究了当时留下来的原始数据,发现PSTD的发病率只有18%。迈克纳里在多仁温德的基础上又把那些症状轻微,不需要治疗的病人剔出去,得出的结果是11%。也就是说,PTSD真实发病率只有公认数据的1/3。

“原来的定义太过宽泛,很多和创伤不相关的精神疾病也被纳入到PTSD里了。”迈克纳里教授评价说。

比如,按照严格定义,PTSD患者会在头脑中不断重温灾难时的场景。但迈克纳里认为,很多人重温的并不是真实的灾难,而是虚构出来的创伤。换句话说,他们的记忆力出了问题,患上了妄想症。曾经有人对59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兵进行过调查,在他们回国后的第一个月内问了他们19个问题,涉及战争中可能出现的19种创伤类型(比如看到过死人、同伴被杀等等)。两年后,再对这59名老兵问出同样的问题,结果发现其中有70%的老兵在自己的履历上至少多加了一条创伤,其中更是有24%的老兵多加了3条以上,而这些人正是被诊断出PTSD比例最高的。迈克纳里认为,这个调查说明,很多经历过创伤的人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经历,他们的精神障碍源于臆想,和PTSD有本质上的不同。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伊丽莎白·洛夫塔斯(Elizabeth Loftus)就曾通过一系列设计精巧的实验,证明即使是一个成年人也会不自觉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暗示,从而改变自己的记忆。

别小看这种诊断失误,它直接影响了治疗方案的效果。对于真正的PTSD患者,治疗目的就是改变他们对灾难事件的反应,这就要求治疗师引导病人回忆灾难的细节,并在这种不断的回忆中修正病人对灾难的认识。很多得了抑郁症的病人表现出和PTSD非常相似的症状,但病因却正好相反。他们误解了这个世界,虚构出很多子虚乌有的矛盾和困难,并沉浸于其中不能释怀。对待这种病人就必须改变他们头脑中的思维恶性循环,斩断他们和灾难的联系,让他们认识到问题出于他们自己的臆想,真实世界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不堪。

根据一位亲自参加过心理干预的医生统计,所有那些基于PTSD的治疗方案对老兵们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治愈率和老兵们依靠自身努力得到康复的概率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这个社会对心理创伤有种奇特的偏好,这是有政治目的的。”迈克纳里认为,“媒体喜欢报道这样的故事,好让公众意识到战争对参战双方都会带来伤害,所以是不正义的。”但是,医学界对PTSD的过度诊断却给受害者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得了一种很难治的病。迈克纳里相信,正确的做法是帮助病人正视灾难,意识到灾难是一种很难避免的人生经历,鼓励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文 / 袁越) 创伤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