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兑这个字,延伸为兑现、兑付、兑换,现在一般都看做经济词汇,很难联想到自己安身立命所用。但如果追究古人对这个字最早的定义,体会到的,倒都有关人生哲学。

三部古书确定了这个字的定义。首先,按《周易》第58卦兑卦的解释,兑是说,是喜悦的悦,兑、说、悦三字通用,只不过说是开口交流,悦是内心的影响。其次,《诗经·大雅》歌颂周代祖先建功立业的《绵》一诗中,用了“柞棫拔矣,行道兑矣”。柞是柞树,棫是蕤李子,蔷薇科的一种灌木,这句诗的意思是,拔除杂树荆棘,就大道畅通,兑在这里是通。再其次,《老子》第52章中有“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兑变成很具象的一个口——闭塞住这口,终生无忧;打开这口,添了很多繁杂,终生无以拯救。

想理清这三者关系,须先回到《周易》中兑卦的本意。《周易》64卦构成天人关系的系统解释,彼此因果牵连,无法分离。兑的上卦是巽,下卦是涣。巽是八卦中的风,风卑顺谦逊,所以能轻飏无所不入。巽卦连接兑卦,巽入兑之口,受之于兑,兑上兑下,就成为上下丽泽而悦之,这是兑卦的象征。丽是美丽、华丽,但美丽、华丽都须在被附着的前提下,不能单独成立,所以是偶。古人说,离为丽,所以兑的下互卦是离,离是八卦中的火。《周易》中第30卦,卦中说“日月因天而丽,百谷草木因土而丽”,没有天就没有日月,没有土就没有百谷草木。但古人又把意思反过来——火通过照耀呈示偶性,古人却称为离,太阳因此是“离晖”与“离照”。离是距离,之间因为有光的作用,又是相遇。

兑卦的含义由此是,丽是离,是火;泽是水之汇聚,水是坎,八卦中的劳卦;巽是风,也就是天地间流动的空气;巽从口入,面对的不仅有水,还有火,所以,兑卦表面看连接上卦巽,仅仅是风水关系——入口后,风行水上,泽泽相资为丽泽。从因果说,风为入,是彼;水为己,是主;但影响着水的不仅有火,火产生光,风吹水动,和顺后光的作用,泽泽相映。丽泽能解脱坎——之所以为泽,是因有边沿,边沿就是坎,坎就是劳顿。《周易》兑卦中的“民忘其劳”,解释的就是喜悦忘却劳顿的原因。但风、水、光的关系,又必然引向另一面结果——因为有光的作用,风吹水动,必然为散,这就是兑的下卦涣。涣本是水流盛貌,水越盛就越散,会冲决坎。泽下是碱,冲决后流在地上会成为刚卤,刚卤就是碱土,它成为兑的错卦艮,艮是限止。

人靠悦慰藉度世,从散的意味来体会,这个悦显然是空。但这个空却能帮人忘掉生死苦难,劳不倦、死不怨,理想就是这样一种憧憬。在它基础上,就诞生朋党。

这样来体会这个兑,含义就越来越深。风轻飏而入,兑为口舌,舌动于内,兑的性格是主动以二阳之心烘托一阴之志,它的上卦与下卦的上爻都是阴爻,所以是“刚中柔外”,以柔和之态求于交流。古人以此来肯定人说话的目的——说是为悦,所以越高兴话就越多,无话可说就会生病。说为兑为悦,兑是交流交汇;换一角度,和兑为通,通为悦。兑、说、悦三字互为意义,就能明白《周易》中提醒要警惕的“来兑”、“孚于剥”。来兑是有求,孚是孵,剥是剥离、伤害,在剥离中孵育兑,反其道行之,也就是为说话而说话,为取悦而说话,巧言令色,必定是谄媚小人。有厉就是有祸患。在兑、说、悦互为意义中,对小说这种形式的内涵,也自然会有新的理解。

但《周易》兑卦中强调兑的第一含义,首先是为迎合风带来的天理,顺天知人,这是说天理本身迎合着人伦,顺其自然才能和兑。这样的前提下,才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天人关系下,或者说在天人关系投影下,人与人之间通过对话,才能确立自己的形态,互为滋益,这才是丽泽的意思。相感相滋相益,兑离就为笑,朋友的朋因此才是两个月为偶。为什么是两个月?月为缺,其实是要让每个个体都认识到自己有缺,因缺而为友朋。朋由此也成为最早的货币单位,双贝为一朋。《周易》第31咸卦中用的“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朋就是钱财。

应该说,在《周易》诞生的时代,古人在天人合一的背景上,是排斥等价交换的,所以,兑字不是交易,也不能产生“兑换”这样的词语。《周易》兑卦中,古人告诫,和兑是吉,不需怀疑;孚兑是吉,不用反悔。“孚兑”这个词很值得回味——兑要以信誉为孵,也就是说,诚信为本,不计较得失,才能兑到悦。以此,经济关系都建立在互构上,是一个彼此维护的市场。可惜到春秋时,《管子》中就出现了巧转、兑利这样的词,兑一成为交易,智巧就开始成拙。

在此基础再来体会《诗经·大雅·绵》中那个通的辞意,理解就会清晰。因为杂树荆棘都是限制,是艮,伏艮为友,就是兑的通达,有了通达而喜悦,混夷自然被驱逐。《老子》则不过表达的是另一层意思,他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欲海无边,所以才要清心寡欲、见素抱朴,关起门来,掩其耳目、清净六根,强调以自己静修驱除劳扰。■

(文 / 朱伟) 易经周易八卦

上一篇: 大桥与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