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扩张与新兴B2B们的另一个阿里巴巴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 )
马云口头上的狂妄,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互联网界很出名的事情,可阿里巴巴集团下辖众多网站的商业力量,又无形中支持马云有底气可以一次次语出惊人。而2008年7月23日马云以内部邮件形式发表的“过冬论”,在此后的半年时间内逐步显示出其独特的预判性,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马云和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动向。毕竟阿里巴巴作为外贸出口B2B的前沿阵地,往往能通过诸多细节提前感触到全球经贸的真实变化。
就在阿里巴巴集团众多网站高管集体去美国互联网界扩张人脉的同时,一些图谋全球贸易的新兴电子商务公司也正在酝酿。其中前任谷歌中国公司首席战略官郭去疾就是典型,他在2008年末悄悄离开了位于清华南门的谷歌办公室,跑到了位于四惠的华贸写字楼,办起了专注国际小额订单贸易的Lightinthebox。“中文名字还没想好。”郭去疾在电话接受本刊采访时说,“这个公司早在2007年就创立了,我算是创始团队之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催生了Lightinthebox的发展,投资人很看好我们在全球经济危机后的发展空间,所以我才离开谷歌,全职管理Lightinthebox。”据说风险投资联创策源只跟郭去疾谈了很短的时间,郭去疾不愿意透露风险投资到账的具体额度,他说:“第一期给了数百万美元吧,投资人给钱,一方面是他们认可全球消费者面对裁员等问题,都会转移去互联网上购买便宜的中国产品,市场有需求支持的商业空间,再有就是认可我们这个团队,我以前在美国亚马逊干过,还在Google中国公司干过搜索。”
除了郭去疾在此时选择投身电子商务,还有伴随博客概念冷却了的方兴东,他在2008年就悄悄离开了北京,跑到阿里巴巴发源地杭州,干起了他筹划多时的义乌全球网。尽管之前方兴东管理的博客中国网并不成功,但方兴东还是不愿意错过新一轮电子商务机会。作为义乌人,方兴东很早就惦记将家乡旺盛的小商品批发生意转移到互联网上,他昔日创办互联网实验室的时候,特意以咨询报告的形式作过义乌电子商务的研究。而在义乌全球网的首页上,我们可以找到“奋战一百天”的口号,甚至更直白地写着:“全球网,打造另一个阿里巴巴。”
已经上市的阿里巴巴网,以及专注于C2C交易的淘宝网和电子支付工具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三驾马车,无形中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业务上的准垄断者,始终有观点认为马云给其他电子商务后来者,留下的生存空间并不大。Lightinthebox的郭去疾并不排斥这种说法,但他也并不同意电子商务生存空间威胁论,他解释道:“电子商务还是渠道行业,零售业的商业形态很丰富,每个电子商务公司都应该有各自的优势特色。阿里巴巴也就是墨水瓶里的几大滴,我们是一小滴,但把我们倒入全球商业流通领域的大海中,我们都微不足道。我觉得要想让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能真正在全球商业舞台变得拥有统治力,前提条件必须是相互间不拆台,大家一起做生意。”
出口外贸的尾单效应和精细化的小规模B2B仅仅是推动风险投资看好国际电子商务贸易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推动力源自中国境内互联网本身。淘宝网999.6亿元的2008年交易额,比2007年同期的433亿元增长了131%,接近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了,中国本地电子商务零售的快速增长势头很明显。而马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提出将限制淘宝网收入的增长,淘宝今年的主要任务不是商业模式,而是做好商业影响。同时他还强调了支付宝的国际化,推动美国个人商家在淘宝上开店。这无疑是在暗示国际B2C交易的可能性,毕竟美国物价一直很低,同时人民币汇率持续坚挺。
最先提出“过冬论”的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前景?为何风险投资突然间青睐国际间B2B电子商务模式?淘宝网和支付宝组合出的中国特色电子商务零售模式,能否推动国内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为此本刊专访了阿里巴巴总裁卫哲和支付宝执行总裁邵晓锋。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B2B电子商务很受风险投资追捧,出现了不少类似阿里巴巴的国际贸易网站。可是以外贸出口作为经济增长支柱的模式,未来势必发生调整,你认为今后的格局会如何?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对于未来经济走势如何分析?
卫哲:当前经济形势我们的判断是最危险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我们始终监测着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全球买家,我们发现全球总的需求量并没有大幅下降,美国第四季度零售总额下降了2%,为什么突然我们出口企业都感到日子难过了?我们观察到的真相显示,全球买家的采购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变。以前是一个订单直接订10个集装箱,一次性就订下来了,而现在总需求可能从10个集装箱下降到了9个,可却把这9个集装箱分成五六个订单下。这足以说明国际贸易的现状,采购者手头没有多余的流动资金,同时他也担心积压库存,可中国制造商以往习惯了大批量订单,很多都是依靠规模效益实现盈利的。中国出口商品总体上都是单价低于1000美元的产品,只要美国人口总量没有减少,他还得吃,还得消费。我们一直在说拉动国内贸易,过去半年多时间确实很多中小企业关门了,可新开门的中小企业也在增多。我们发现一个两三百人的工厂关门了,但是这个老板会马上再开一个只有二三十人的厂子,甚至这个厂会有三四个人出来再开一个类似规模的小工厂。就业压力只是时间性的,随着新一轮创业高峰的出现,国内贸易会顺应新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创业而变化。
三联生活周刊:亚洲出口型经济体最近都在快速贬值货币,以货币方式促进出口的动作很明显,人民币目前看还没有贬值的动作,你判断货币是否将发生调整?支付宝在其中将受到什么影响?汇率问题是否是B2B电子商务的真正威胁?
邵晓锋:支付宝无疑是目前中国互联网最流行的电子支付平台,以人民币作为基础结算单位,肯定会跟着人民币的波动走。实际上人民币贬值的问题是国家政策,我们还无法做出判断,但无论怎么变化,以国内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电子支付,并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卫哲:相对来说,人民币的走向,对阿里巴巴主导的B2B方式影响更大一些,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是好消息。我们内部的盘算,今年开始,尤其是下半年,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率会提高。要知道在过去10年,我们出口利润是一年比一年低的,为什么会提高呢?一来是价格,健康的通胀会让产品单价上升,再有就是出口企业成本大幅度下降,劳动力成本没有通胀,退税也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过去外贸企业头上的5把刀都突然消失了。去年上半年,很多阿里巴巴的外贸出口会员都说有订单不敢做,做一单亏一单,利润率的恢复才是出口外贸反弹的关键。大通胀应该不会,因为大量基础货币的释放很多是流到了金融内部,这些钱不会流通到市场上,这些钱是在解决以前资产膨胀带来的货币缺口。所以阿里巴巴核心业务的国际贸易B2B会迎来新的平稳成长期。抗汇率变动风险能力是一方面,推动内贸市场的B2B交易发展,对阿里巴巴的长远发展也很关键,目前内贸市场占了阿里巴巴整体收入的38%,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79%。
三联生活周刊:马云上周在美国的时候,提出让支付宝走向全球,以及支持美国商家在淘宝开店,有什么长远的具体计划?
邵晓锋:支付宝作为电子支付平台走向全球的计划确实已经在规划了,一边摸索一边实施吧。目前支付宝已经与包括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等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个境外商家达成合作,支持12种海外货币。2008年底我们跟日本软银电子支付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后者承诺2009年将帮助10家日本电子商务网站接入支付宝,此外支付宝还与日本Netprice集团旗下的Tenso国际物流达成合作,在跨境支付服务外,支付宝可以协助Tenso实现在日本电子商务网站购物的国际物流。支付宝的全球化,会直接推动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多个网站的全球化步伐。
三联生活周刊:支付宝最近几个月的流量发生了什么变化?淘宝上的商品是否因为出口滞缓,出现了大量外贸品回流引发的降价现象?
邵晓锋:从支付宝的交易流量上看,国内电子商务交易增长的结构在缓慢变化,来自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的注册用户,交易量和交易金额都在显著增长。经济危机并没有直接引发淘宝商品的降价,从淘宝网一直监测的淘宝CPI显示,2008年淘宝CPI就一直在走低。这其中有两方面因素:一个是制造企业逐渐适应了网络零售平台,营销成本降低了;再有就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网上购物,消费总量增长稀释性地降低了个体成本。■ 一个B2B新兴阿里巴巴马云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