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办一场《名利场》奥斯卡晚会?
作者:于萍(困困)(
)
向《名利场》现任主编格雷登·卡特先生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恐怕要先拨开另一团迷雾——这个外地人、大学辍学者,是怎么成为纽约康泰纳仕大楼里薪水最高的人的(据说年薪150万美元)?他来自加拿大,这个族裔在纽约文化圈被看成“没文化”的代名词,连卡特本人都说了,“在纽约要想当个文化人,先要成为犹太人,这简直是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格雷登·卡特可能忘了,可他的一个前同事还记得。那是加拿大西部铁路公司的一名巡道员,30年前,他跟卡特是同事。那时候的铁路工人要么是罪犯,要么是铁路工人世家,唯有格雷登·卡特卓尔不群。他算得上中产阶级,第一天来上班时留着飘逸的长头发,穿了一件阿迪达斯牌运动服,还拎一袋子书,里面放着几本杰克·克鲁雅克和一大摞被翻烂的《国家讽刺文学》。这位加拿大工友回忆,那时候的卡特相当惹人喜爱,不过,他还有个特点,非常擅长编造自己的过去,没人真正知道他的底细。有一天工友聚餐,他看到众人吃得有滋有味,问:“这是什么东西?”“猪肉饼。”“天哪!我是个犹太人!”卡特惊慌失措地宣布。
格雷登·卡特从来都不是个犹太人,可现在,这没关系了。他穿着Anderson & Sheppard定制套装,在康涅狄格乡下有栋英式大宅,时不常喝点Gray Goose马提尼,再去伦敦朝拜朝拜。脱口秀主持人杰伊·莱诺说:“他使人愉悦,就像个真正的贵族,一个纽约—康涅狄格养育的扬基贵族。”
他用金丝重新编造了履历。很少有人知道他当过铁路巡道员,偶有提起,他会说,这是我上大学前的事了,我要尝遍生活的滋味。大学没毕业,他就辍学前往纽约,迅速被《时代》周刊录取。干了几年,办起新杂志《SPY》,那是个以讽刺文学和批判专栏著称的杂志,爱登明星糗照,喜欢讥讽名流,至今《SPY》的老员工还不能相信卡特可以接手《名利场》:“如同让狐狸接管鸡舍。”
他就是在蒂娜·布朗闹离职的时候入主康泰纳仕的,当时以为自己可以为《纽约客》工作,可大老板纽豪斯先生说不行,《纽约客》留给蒂娜。他感到相当丧气,临走时甚至把一杯咖啡洒在了纽豪斯先生洁白无瑕的地毯上。最初的几个月,卡特躲在小隔间里闭门不出,仿佛在思索什么,办公室里充斥着蒂娜·布朗的遗党,他们散布卡特不行的谣言。最终他还是走了出来,用后来一位《名利场》撰稿人的话说:“他激发出了潜能,那种使人飘飘然的潜能。他很轻易就让人自我感觉高大、英武,当然还有聪明,就像毒品似的。这种醉人的天赋叫每个人受用,尤其对那些相伴他左右的人——富豪和好莱坞中人,这些人的自我,往往都非常脆弱。”
格雷登·卡特发扬了《名利场》颂扬名流的文风,甚至走得更远——开始操办“《名利场》奥斯卡之夜”,每年借奥斯卡颁奖礼东风,将一干好莱坞掌权者直接拉过来再庆祝一场。大多选在莫顿餐厅,2月初比弗利山庄酒店就成了晚会指挥部,椅子有没有摆好,菜单是否确定,瑞典玫瑰也要在合适的位置绽放。2008年的奥斯卡之夜因编剧罢工临时取消,今年卷土重来,地点改为日落塔饭店,虽然金融危机下必须行缩减之事,可卡特说:“举办地空间的缩小,意味着明星间的距离将更加亲密。”
“《名利场》奥斯卡之夜”上,一记者拿着小本想在里面打探点卡特的小道消息,他远远望见了这位男主人,挤过米克·贾格尔、珍妮弗·安妮斯顿、章子怡,来到卡特身边,突然有个家伙挡过来,要求把小本收起来,再转脸,卡特不见啦。记者只能跟身边的这群明星聊一会儿,他们都说自己手里有很多卡特的绝密消息,不过,未经卡特同意,一个都不说。唯独一位开了金口,微软的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他是纽约之王!他就像个高中‘校花’!”
格雷登·卡特呢?没人知道他在哪里。传闻每逢盛事,他都喜欢躲在高处,做一个冷峻、沉默的观察者。也有见过他的人说,他并不那么叫人如沐春风,他有一种将人看穿的本领,只消几句话,便能当着你的面将你的缺点点燃。如何办一场《名利场》奥斯卡晚会?他要做的并不是拉名单摆花,他要做的,用30年前那位工友的话:“他如果想做成什么事,就假装擅长此事,直到做成了为止。”■ 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