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幸福法则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啤酒幸福法则0

再也没有一种酒或饮料如啤酒一般至情至性,至无压力。无论你肩上的责任是一个单人或者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与啤酒独处的时候,所有的苦涩瞬间都化为了清冽。一个人和一瓶冰啤酒,这种关系可以让幸福点降到最低。因为喝着爽口的啤酒的时候,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都是幸福的。

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制造出了人类第一杯啤酒,方法是将揉碎的面包置于开口容器中,直接让空气中的酵母进入容器中进行发酵,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完全没有考虑到谷物残渣以及杂菌污染的因素,是以第一杯啤酒的味道肯定也毫无幸福感可言。到公元6世纪,这种又酸又苦又贱的难喝饮料已然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期,传入欧洲,成为修道院专属制作的饮料。由于当时已经发现乳酸菌对啤酒口味的影响,所以修道院中制作啤酒的器具要求的是绝对清洁。公元11世纪,斯拉夫人将啤酒花加入了啤酒酿造过程中,这一举措为这种浑浑噩噩了多个世纪的饮料注入了一道细腻的灵魂,啤酒丰富的味觉层次感从此由啤酒花提炼而出,在香和苦之间左右逢源的微妙快感让啤酒瞬时成为令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都爱不释手的饮料。1516年,巴伐利亚的威尔海姆公爵四世制订了《啤酒纯粹法》,规定啤酒只能用大麦、水和啤酒花酿造,该法至今仍受到德国政府的保护。从当时来说,《纯粹法》保证了工业尚不发达时期的啤酒制作业的严谨和安全,但从今天啤酒爱好者的角度看来,这道法令抑制了啤酒发展的脚步,所以如今全球酿造啤酒的国家中,也只有死板的德国人才坚持着这种“本格派啤酒酿造法”吧。19世纪,大型工业冷藏箱的发明和啤酒生产的彻底机械化让啤酒真正成为了“最幸福的庶民饮料”,无论何时何地,清爽可口的啤酒都能信手拈来,让人喝下去之后由衷地发出“哈——”的赞叹声,这是平民的啤酒的最大胜利。

懂得喝啤酒的人最大的特征是宽容,在他们的心目中,永远没有“世界上最好的啤酒”一说。因为他们知道,不同酿造方法生产出的啤酒,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有不同的怡情之法,绝不可轻率断言孰优孰劣。若在某个热闹的足球酒吧,配上大盘炸鱼薯条和喧闹的进球喝彩声,那就是浓烈的Guinness最能燃热气氛,焙焦大麦带来的深黑色泽和略带粗鲁的质朴香味,让人瞬间就回到了散发阵阵汗臭的球场上的学生时代。若在休假的海边小酒店,面对老板娘悉心料理的白酒煮青口贝,则是鲜美细腻的比利时Hoegaarden白啤最能激发出海鲜的鲜甜口感,如果大餐之后有余兴,Felle也是一款口感饱满的比利时啤酒,浅棕色透明液体,就着海风喝一口,其中的苹果香、焦糖香以及恰到好处的微苦交相辉映,让人欲罢不能。陪伴女士的时候微酌甜味的樱桃啤酒,相邀长者的时候豪饮醇厚的炭烧啤酒,而一个人静下心来,寂寥夜色中,石板小路上,或是青青庭园间,则最适合清淡的日本啤酒。有人说日系啤酒味道不够浓,殊不知其真正的精髓即是“水之魂”——日本啤酒最重视水系的利用,是以每个啤酒厂都建造在宛如人间仙境般的依山傍水处,不惜成本维持水源的优质,让日系啤酒拥有啤酒花与泉水的双重灵魂,无论是“沁麒麟”还是Premium Malt's,不用配合任何食物,独饮之清洌感和甘甜味,以及丰富持久的泡沫,都如上好香槟般质感。

中国的啤酒工业起步较晚,但中国啤酒也独有山清水秀的风格,能制造出专属中国的“啤酒幸福感”。有人喜欢历史悠久的哈尔滨啤酒,有人中意偏德国制造工艺的青岛啤酒,有人只喝口感清淡的千岛湖啤酒,也有人举双手推荐低调而口感一流的茅台啤酒为中国第一。比较少人知道的是,其实台湾啤酒也是非常出色的一款啤酒,冰镇后配最庶民的台湾小吃,口感尤其爽快,其秘方则是酿造过程中添加的台湾蓬莱米,增加了啤酒的甘美度。喜爱中国啤酒的不光是中国人,很多外国人也对不同的中国啤酒趋之若鹜,我所知道的一位日本先生,在中国喝了10年中国啤酒后,为自己的一双儿女分别取名为“燕京”和“青岛”。有儿有女有啤酒,人生的幸福感不过如此。■ 啤酒美食幸福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