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熊猫

作者:王星

如果那也称得上“系列”玩具的话,我小时见过的第一种以熊猫形象为主题的系列玩具该是北京动物园熊猫馆外那些大大小小的绒毛熊猫纪念品。虽然没有统一的名称,但同样僵硬刻板的面部与四肢设计使它们一望可知属于同一家族。到了1990年,自然就有了“盼盼”。尽管“盼盼”这个名称如今已经更多地成了防盗门的代名词,但这只熊猫毕竟当年曾身穿白衣白裤以各种形象亮相各种场合,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那场面蔚为可观。

在不少玩具厂商和设计师看来,熊猫属于“天生丽质”的那种:毛色简洁,古典或前卫哪种设计都容易调配;身体圆胖,外形具备足够的亲近感。可惜,最早一批称得上“设计师玩具”且以熊猫为主题的系列玩具并非出身中国。2008年是“趴趴熊(Tarepanda)”发售10周年,但这只懒熊猫真正的诞生日期其实更早。1995年,刚加入日本SAN-X公司美术设计部门的末政光由于设计得不到采用而身心疲惫,突然想到根据自己的心境设计一个玩偶,于是画出了一只全身趴在地上、懒洋洋的熊猫。“Tarepanda”原意为“垂着的熊猫”,译成中文后衍生出“趴地熊”、“趴趴熊”几种名号。1998年2月,趴趴熊正式发售,于是有了它的“法定”生日。更具影响力的是1999年以趴趴熊为主题的画册的发售。该画册两个月就在日本销售出30万本,还因此成为日本一种新的图书分类:“减压图书”的典型代表。从趴趴熊的个性设定可以清楚看出它的“减压秘诀”所在:身长3到5厘米;不分雌雄,靠分裂繁殖;以滚动为移动方式,速度为每小时2.75米;最喜欢的东西是白糖做的点心。不过,与那位诞生于70年代、能躺着绝不坐着的加菲猫前辈相比,趴趴熊其实也没懒出太多新意。

日本的熊猫主题玩具着实不少。有为了恶搞70年代的经典机器人动画《铁甲万能侠》(Mazinger Z)而创造出来的Panda-Z,也有近乎Hello Kitty熊猫版、闪烁着大眼睛的熊猫Ken和Merry。2004年亮相上海动漫博览会的“点心熊猫”据说是日本Bandai公司专门为中国顾客度身设计的。该系列玩具将熊猫形象和中国传统面点结合在一起,每个人物的性格都与它所代表的“点心”有所联系:“肉包子熊猫”是点心熊猫的首领,体格健壮,力大无比,必杀技是泰山压顶(很怀疑《功夫熊猫》中爱吃肉包的阿宝的设定正是从中得到了启发);“小笼包四重奏”算是个四人合唱组合,擅长无伴奏演唱;“烧卖兄弟”是三个还不大会说话的未成年熊猫;“云吞熊猫”唠叨、时尚,以自己美丽的肌肤为傲,因极度讨厌干燥所以经常与汤做伴;“月饼熊猫”是知心大姐式人物,“饺子熊猫”是自恋酷哥;“桃馒头熊猫”是冒失但乐观的行动派,“麻团熊猫”则是喜欢做白日梦的慢性子,一旦失败就会极度消沉。

这些形象设定赋予熊猫是否合适,那是仁者见仁的事。反正可以套用老话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熊猫”,或者如同“Panda Queen”的创立者所言:“每个人都是一个熊猫。”“Panda Queen”算得上近年来难得的“纯国产”、“纯熊猫”制品。它2006年诞生于北京,创始人红旗。红旗本人也算“熊猫收藏家”,家中聚集了上百个各式各样的熊猫形象制品,确实对熊猫形象的多样性有足够的发言权。至于“Panda Queen”自己的熊猫形象,红旗的设定是:“Panda Queen是一只具有双重‘熊’格的熊猫,表面弱弱,内心澎湃,具有高贵的黑白气质。它代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熊猫生活用品,倡导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Panda Queen”的“熊猫生活用品”目前包括帆布包、软陶冰箱贴、软陶首饰、马克杯、抱枕等。曾经身为“环保主义摄影师”的红旗坚持所有制品以环保材料手工制作,主打的帆布包系列的面料是未经任何染色的原色帆布,各种软陶制品由红旗亲自手工制作,棉线钩织成的汽车靠垫头枕则是红旗母亲的杰作。

单纯看“Panda Queen”这只斜着一线眯缝眼、带着几分慵懒与狡黠的熊猫,最直接想到的倒未必是它努力倡言的“环保”等等。更能说明它个性的其实是“Panda Queen”博客中以它为主角的各种“日记画”。“Panda Queen”嗜爱巧克力,于是改写“失乐园”的故事为“熊猫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而那种果实流落人间后被称为‘可可’。”“Panda Queen”心目中的“西安梦幻套餐”是“凉皮+肉夹馍+冰峰汽水”,它在夏日的理想与加菲猫常唠叨的一样伟大:“一直泡在咖啡里。”它的郁闷有时很直白:“如果你感到实在太快乐,就在下午17点开车去北京东三环吧。”有时带着几分灰色:“我有一间阁楼/一张那样的木床/一束向日葵/一块画布/只差一个/像凡高那样/不能自拔的耳朵。”绿旗袍倚着中山装的“婚礼图”据说是“Panda Queen”自己婚礼当天的忠实写照;成为经典图案,在帆布包上频频出现的“熊猫百睡图”则是送给某位失眠朋友的“催眠良药”。

熊猫作为“睡眠天使”可谓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它还被称为“貘”的唐朝。白居易那篇《貘屏赞》就是借一个熊猫图案屏风起兴的,说是睡觉时把画有熊猫图案的小屏风挡在头前可以防止头疼,所谓“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Panda Queen”产品中包括了不少熊猫形抱枕与靠垫头枕,或许也是想借用熊猫的这点古代彩头,但我更情愿相信这与红旗本人对熊猫的感情有关,毕竟当年她的第一个熊猫收藏品就是一个灰茸茸的抱枕。

“Panda Queen”的信念之一是:“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对于熊猫喜爱的心情会通过手的温暖传递给同样喜欢熊猫的人。”然而,不同的人对熊猫形象的理解和喜爱熊猫的方式或许并不如同想象中一样容易沟通。名为“SAM”的熊猫外星人系列玩具就宁愿颠覆传统认知中熊猫所代表的温柔和平一面,讲述一群打扮成熊猫的外星人化身为各个国家地区的著名人物侵略地球的故事。看得出来自巴西的艺术家坎帕纳兄弟也对熊猫满怀感情,但他们选择的表达方式着实有些惊世骇俗:他们设计制作了一张以上百个绒毛熊猫玩具组成的沙发。坐在近百只熊猫身上是否会舒服暂且不说,7.5万美元的售价本身就更令人胆寒。与其说能传达出某种温暖感,这样的沙发更像是那句话的装置化写照,即所谓“每个人都是一个熊猫”。■

(文 / 王星) 熊猫大熊猫